6个杨树无性系木材密度及干缩性能差异
发布时间:2021-10-18 15:54
以6个杨树无性系木材为研究对象,对杨树的密度及干缩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杨树木材的加工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6个杨树无性系木材基本密度为0.33~0.43 g/cm3,气干密度为0.39~0.51 g/cm3,全干密度为0.37~0.49 g/cm3,密度在不同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50号杨、中林46杨、南杨木材密度沿径向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而108杨、N179杨和桑巨杨木材密度呈现先降低后逐渐增加的趋势。杨树无性系木材气干和全干干缩差异均值分别为2.53和2.22,不同无性系间气干干缩率(径向、弦向、体积、干缩差异)和全干干缩率(径向、弦向、体积、干缩差异)差异均极显著。50号杨、N179杨和桑巨杨木材干缩差异沿髓心向外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中林46杨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108杨和南杨则是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木材密度与不同状态下干缩差异呈极显著负相关;木材基本密度除与弦向和体积气干干缩率不相关,与其他干缩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干缩指标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文章来源】:林业工程学报. 2020,5(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径向变化规律
由表4可知,全干状态下,108杨弦向和体积干缩率最大,分别为8.63%和12.77%,50号杨径向干缩率最大为4.01%,变异系数14.54%~19.80%;桑巨杨的弦向、径向和体积干缩率最小,分别为7.29%,3.26%和10.79%,变异系数14.66%~24.81%。全干状态下干缩差异均值为2.22,50号杨最小为2.04,表明全干状态下50号杨稳定性最好,但干缩差异值大于2,表明干缩差异程度较大。由图2b可知,50号杨、N179杨和桑巨杨的全干干缩差异在径向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表明材性在中部附近较差,靠近树皮处性能较好;中林46杨则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表明木材稳定性越来越差;108杨和南杨则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表明这2个无性系木材中间部位木材稳定性最佳。由表5可知,在全干状态下,弦向、径向、体积及干缩差异在不同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P=0.000)。2.3密度和干缩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洲黑杨无性系木材纤维性状遗传变异[J]. 刘玉鑫,颜开义,何伟,潘惠新.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2]’中山杉118’与落羽杉胸径生长及木材密度的比较研究[J]. 朱越骅,潘彪,於朝广,殷云龙,张耀丽.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3]赤桉幼龄材物理力学性质研究[J]. 尚秀华,张沛健,罗建中,吴志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4]不同状态胡杨木材物理性质变化研究[J]. 宁国艳,王喜明,王哲.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7(04)
[5]不同品系美国黑核桃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J]. 张俊佩,王滋,周贤武,赵荣军,徐慧鸽,贾志明,裴东. 林业科学. 2016(06)
[6]美洲黑杨新无性系主要物理力学性能研究[J]. 潘彪,王丰,连彩萍,潘惠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4(06)
[7]长江滩地杨木密度和干缩性的研究[J]. 罗真付,潘彪,陆步云,张雪峰,陈施羽. 林业科技开发. 2012(02)
[8]不同林分长白落叶松木材气干密度和主要力学性质的变异性与相关性[J]. 邵亚丽,邢新婷,赵荣军,安珍,上官蔚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02)
[9]不同桉树无性系及树干高度木材的干缩特性研究[J]. 任世奇,罗建中,谢耀坚,陈健波.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2(01)
[10]三种速生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比较研究[J]. 姚胜,蒲俊文. 福建林业科技. 2008(03)
本文编号:3443073
【文章来源】:林业工程学报. 2020,5(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径向变化规律
由表4可知,全干状态下,108杨弦向和体积干缩率最大,分别为8.63%和12.77%,50号杨径向干缩率最大为4.01%,变异系数14.54%~19.80%;桑巨杨的弦向、径向和体积干缩率最小,分别为7.29%,3.26%和10.79%,变异系数14.66%~24.81%。全干状态下干缩差异均值为2.22,50号杨最小为2.04,表明全干状态下50号杨稳定性最好,但干缩差异值大于2,表明干缩差异程度较大。由图2b可知,50号杨、N179杨和桑巨杨的全干干缩差异在径向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表明材性在中部附近较差,靠近树皮处性能较好;中林46杨则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表明木材稳定性越来越差;108杨和南杨则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表明这2个无性系木材中间部位木材稳定性最佳。由表5可知,在全干状态下,弦向、径向、体积及干缩差异在不同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P=0.000)。2.3密度和干缩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洲黑杨无性系木材纤维性状遗传变异[J]. 刘玉鑫,颜开义,何伟,潘惠新.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2]’中山杉118’与落羽杉胸径生长及木材密度的比较研究[J]. 朱越骅,潘彪,於朝广,殷云龙,张耀丽.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3]赤桉幼龄材物理力学性质研究[J]. 尚秀华,张沛健,罗建中,吴志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4]不同状态胡杨木材物理性质变化研究[J]. 宁国艳,王喜明,王哲.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7(04)
[5]不同品系美国黑核桃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J]. 张俊佩,王滋,周贤武,赵荣军,徐慧鸽,贾志明,裴东. 林业科学. 2016(06)
[6]美洲黑杨新无性系主要物理力学性能研究[J]. 潘彪,王丰,连彩萍,潘惠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4(06)
[7]长江滩地杨木密度和干缩性的研究[J]. 罗真付,潘彪,陆步云,张雪峰,陈施羽. 林业科技开发. 2012(02)
[8]不同林分长白落叶松木材气干密度和主要力学性质的变异性与相关性[J]. 邵亚丽,邢新婷,赵荣军,安珍,上官蔚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02)
[9]不同桉树无性系及树干高度木材的干缩特性研究[J]. 任世奇,罗建中,谢耀坚,陈健波.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2(01)
[10]三种速生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比较研究[J]. 姚胜,蒲俊文. 福建林业科技. 2008(03)
本文编号:3443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fmb/3443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