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境胡杨叶片δ 13 C和δ 15 N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1-11-06 16:18
以新疆南北疆8个不同生境林龄群体的胡杨叶片为材料,测定幼树和成熟胡杨叶片的天然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值(δ13C、δ15N)以及碳含量、氮含量和比叶面积,分析叶片δ13C、δ15N值与海拔、经纬度、叶片碳氮含量、比叶面积以及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胡杨幼树和成熟林叶片δ13C平均值分别为-27.863‰(-28.776‰~-26.695‰)和-28.230‰(-29.717‰~-26.033‰),不同生境胡杨叶片间的δ13C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幼树林叶片δ13C均大于对应成熟林;幼树和成熟林叶片δ15N平均值分别为3.259‰(-1.842‰~9.082‰)和3.651‰(0.798‰~5.779‰)。(2)胡杨幼树和成熟林叶片碳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6.225‰(44.573‰~49.056‰)和45.720‰(43.226‰~47.349‰),它们叶片氮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
【文章来源】:西北植物学报. 2020,40(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不同生境幼树林叶片C、N含量与δ13C、δ15N值的关系
图2显示,成熟林叶片C含量与其δ13C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2=0.1700,P<0.01),而其N含量与δ13C值呈正相关关系(R2=0.0020,P>0.05),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成熟林叶片C含量与δ15N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2=0.0520,P<0.01),而其N含量与δ15N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2=0.0450,P<0.05)。从图3可知,不同生境的胡杨幼树林叶片C含量与其δ13C呈正相关关系(R2=0.0770,P>0.05),而与其δ15N值均呈负相关关系(R2=0.0640,P>0.05),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幼树林叶片N含量与其δ13C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2=0.1620,P<0.01),而与其δ15N值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2=0.2450,P<0.05)。
幼树林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与δ13C值呈正相关关系(R2=0.9998,P<0.001),而成熟林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与δ13C值呈正相关关系(R2=1.0000,P<0.001)(图5)。不同生境幼树和成熟林的水分利用效率随着δ13C数值增大而增大的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图3 不同生境幼树林叶片C、N含量与δ13C、δ15N值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叶龄杉木人工林叶碳氮化学计量及其稳定同位的海拔梯度变化特点[J]. 王亮,曹小青,孙孟瑶,李培玺,滕臻,徐小牛. 生态环境学报. 2019(09)
[2]唐古特白刺叶性状及叶片δ13C、δ15N沿降水梯度的变化特征[J]. 董雪,李永华,辛智鸣,刘明虎,郝玉光,刘丹一,陈新均,张正国. 生态学报. 2019(10)
[3]60Co-γ射线辐射对NaCl胁迫下胡杨种子萌发的影响[J]. 卡依拉·阿布都艾尼,伊丽米努尔,依巴代提·木合旦尔. 核农学报. 2019(03)
[4]贡嘎山林线峨嵋冷杉叶片功能属性特征[J]. 赵小祥,王根绪,彭阿辉,张莉,冉飞,杨阳,杨燕. 山地学报. 2017(05)
[5]不同种源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种子萌发对盐胁迫的响应以及与生态因子的关系[J]. 伊丽米努尔,木巴热克·阿尤普,雪合拉提·伊明诺夫,卡依拉·阿布都艾尼.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7(04)
[6]稳定13C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田土壤碳循环和团聚体固碳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金鑫鑫,汪景宽,孙良杰,王帅,裴久渤,安婷婷,丁凡,高晓丹,徐英德. 土壤. 2017(02)
[7]荒漠植物梭梭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赵丹,程军回,刘耘华,刘利利,李瑞霞,盛建东. 生态学报. 2017(08)
[8]地下水埋深对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叶片形态结构和水力导度的影响[J]. 王日照,陈亚鹏,陈亚宁,潘莹萍,何广志. 中国沙漠. 2016(05)
[9]模拟增温对高寒草甸植物叶片碳氮及其同位素δ13C和δ15N含量的影响[J]. 赵艳艳,徐隆华,姚步青,马真,张春辉,王芳萍,周华坤. 西北植物学报. 2016(04)
[10]毛乌素沙地2种锦鸡儿属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J]. 徐婷婷,毕江涛,马飞.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16(01)
博士论文
[1]川西亚高山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δ13C的海拔响应研究[D]. 冯秋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
[2]中国西部森林树种对环境变化梯度的生理生态响应[D]. 陈立同.兰州大学 2010
[3]灵石山不同海拔米槠林优势种叶片δ13C及养分等属性特征的研究[D]. 王英姿.福建农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西藏沙棘叶片属性的空间变化及对环境的响应研究[D]. 蒋碧玉.西北师范大学 2014
[2]额济纳绿洲胡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因子[D]. 刘倩雯.北京林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80139
【文章来源】:西北植物学报. 2020,40(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不同生境幼树林叶片C、N含量与δ13C、δ15N值的关系
图2显示,成熟林叶片C含量与其δ13C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2=0.1700,P<0.01),而其N含量与δ13C值呈正相关关系(R2=0.0020,P>0.05),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成熟林叶片C含量与δ15N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2=0.0520,P<0.01),而其N含量与δ15N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2=0.0450,P<0.05)。从图3可知,不同生境的胡杨幼树林叶片C含量与其δ13C呈正相关关系(R2=0.0770,P>0.05),而与其δ15N值均呈负相关关系(R2=0.0640,P>0.05),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幼树林叶片N含量与其δ13C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2=0.1620,P<0.01),而与其δ15N值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2=0.2450,P<0.05)。
幼树林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与δ13C值呈正相关关系(R2=0.9998,P<0.001),而成熟林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与δ13C值呈正相关关系(R2=1.0000,P<0.001)(图5)。不同生境幼树和成熟林的水分利用效率随着δ13C数值增大而增大的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图3 不同生境幼树林叶片C、N含量与δ13C、δ15N值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叶龄杉木人工林叶碳氮化学计量及其稳定同位的海拔梯度变化特点[J]. 王亮,曹小青,孙孟瑶,李培玺,滕臻,徐小牛. 生态环境学报. 2019(09)
[2]唐古特白刺叶性状及叶片δ13C、δ15N沿降水梯度的变化特征[J]. 董雪,李永华,辛智鸣,刘明虎,郝玉光,刘丹一,陈新均,张正国. 生态学报. 2019(10)
[3]60Co-γ射线辐射对NaCl胁迫下胡杨种子萌发的影响[J]. 卡依拉·阿布都艾尼,伊丽米努尔,依巴代提·木合旦尔. 核农学报. 2019(03)
[4]贡嘎山林线峨嵋冷杉叶片功能属性特征[J]. 赵小祥,王根绪,彭阿辉,张莉,冉飞,杨阳,杨燕. 山地学报. 2017(05)
[5]不同种源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种子萌发对盐胁迫的响应以及与生态因子的关系[J]. 伊丽米努尔,木巴热克·阿尤普,雪合拉提·伊明诺夫,卡依拉·阿布都艾尼.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7(04)
[6]稳定13C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田土壤碳循环和团聚体固碳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金鑫鑫,汪景宽,孙良杰,王帅,裴久渤,安婷婷,丁凡,高晓丹,徐英德. 土壤. 2017(02)
[7]荒漠植物梭梭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赵丹,程军回,刘耘华,刘利利,李瑞霞,盛建东. 生态学报. 2017(08)
[8]地下水埋深对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叶片形态结构和水力导度的影响[J]. 王日照,陈亚鹏,陈亚宁,潘莹萍,何广志. 中国沙漠. 2016(05)
[9]模拟增温对高寒草甸植物叶片碳氮及其同位素δ13C和δ15N含量的影响[J]. 赵艳艳,徐隆华,姚步青,马真,张春辉,王芳萍,周华坤. 西北植物学报. 2016(04)
[10]毛乌素沙地2种锦鸡儿属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J]. 徐婷婷,毕江涛,马飞.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16(01)
博士论文
[1]川西亚高山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δ13C的海拔响应研究[D]. 冯秋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
[2]中国西部森林树种对环境变化梯度的生理生态响应[D]. 陈立同.兰州大学 2010
[3]灵石山不同海拔米槠林优势种叶片δ13C及养分等属性特征的研究[D]. 王英姿.福建农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西藏沙棘叶片属性的空间变化及对环境的响应研究[D]. 蒋碧玉.西北师范大学 2014
[2]额济纳绿洲胡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因子[D]. 刘倩雯.北京林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80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fmb/3480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