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森林论文 >

不同月份沙棘根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的分析对比

发布时间:2021-11-09 11:40
  为深入了解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根瘤细菌的多样性及其随时间变化,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中国沙棘(H.rhamnoides subsp.sinensis)4个不同月份根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在根瘤瘤瓣刚刚开始萌发的3月,沙棘根瘤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高于5、7月和8月。4个采样时间所获得的根瘤细菌可归类为21门36纲75目145科234属,其中有8菌门的17菌纲在不同采样时间一直存在。从相对丰度来看,放线菌门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始终为优势菌纲,其相对丰度3月为65.30%,5、7月和8月均超过96.05%;同时,根瘤细菌中还存在变形菌门的α-、β-和γ-变形菌纲(Alpha-,Beta-,Gammaproteobacteria)以及拟杆菌门噬纤维菌纲(Cytophagia)和鞘脂杆菌纲(Sphingobacteriia)等多种类型的非放线菌。弗兰克氏菌目(Frankiales)细菌在整体根瘤细菌群落中的相对丰度3月为48.60%,显著低于5月的93.54%、7月的95.48%和8月的94.73%;4个采样时间共获得5科6... 

【文章来源】: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0,35(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月份沙棘根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的分析对比


不同时间沙棘根瘤细菌在门水平上的Venn图和主要细菌门的相对丰度

根瘤,丰度,细菌,沙棘


4次采集的根瘤样品共出现36个纲的细菌,其中8门17菌纲的细菌在各个采样时间一直存在,其余的细菌纲只在某些采样时段出现(图2A)。就相对丰度而言,这17个共有菌纲中,放线菌门的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始终为优势菌纲,其次为变形菌门的α-、β-和γ-变形菌纲(Alpha-,Beta-,Gammaproteobacteria)、以及拟杆菌门的噬纤维菌纲(Cytophagia)和鞘脂杆菌纲(Sphingobacteriia)(图2B)。在7月的根瘤样品中,共出现26个菌纲的细菌,但放线菌纲依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相对丰度为97.05%,而α-、β-和γ-变形菌纲的相对丰度仅仅分别为1.60%、0.63%和0.32%,噬纤维菌纲和鞘脂杆菌纲则分别只有0.05%和0.07%,其余菌纲的相对丰度均<0.05%(图2B)。

序列,细菌,根瘤,沙棘


在4个采样时间,弗兰克氏菌目始终是沙棘根瘤细菌的优势菌目,共获得该目下的5科6属10条OTU代表序列,但每个采样时间都以归属于弗兰克氏菌科弗兰克氏菌属的OTU235为主,在该目中的相对丰度始终保持在99%左右;其他OTUs的相对丰度极低(表3)。2.2.4 不同时间沙棘根瘤细菌在OTU水平上的组成及相对丰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种立地条件下沙棘林地土壤中细菌多样性比较[J]. 张明明,张情,樊梦颖,刘西平.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0(02)
[2]沙棘根瘤及根瘤内弗兰克氏菌形态的显微观察[J]. 张情,张明明,樊梦颖,张春丽,刘西平.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0(01)
[3]马衔山中国沙棘根瘤内共生细菌多样性研究[J]. 张爱梅,韩雪英,王嘉,孔维宝,牛世全,朱学泰.  生态学报. 2019(01)
[4]烟草不同部位内生细菌的多样性[J]. 林丽,陈泽斌,何群香,徐松萍,华金珠,黄丽,徐胜光.  江苏农业科学. 2017(22)
[5]四川盆地大豆根瘤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促生效果[J]. 钟宇舟,余秀梅,陈强,谭渊,刘汉军,陈翠平,李艳梅,赵燕.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7(01)
[6]可可西里豆科植物根瘤内生细菌系统发育及促生特性研究[J]. 王金平,齐雅琳,韩素贞.  安徽农业科学. 2016(17)
[7]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油藏微生物多样性[J]. 许颖,马德胜,宋文枫,魏小芳.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6(03)
[8]沙棘研究现状、开发利用及发展前景[J]. 林赫杰,陈钰.  天津农业科学. 2010(02)
[9]沙棘和沙枣根瘤中固氮放线菌物种多样性研究[J]. 刘志强,张利平.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1)
[10]沙棘的生态建设与开发利用[J]. 李小华,梁建平,杨自力.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2(S1)

硕士论文
[1]沙棘根瘤形态结构及根瘤细菌的分离鉴定[D]. 张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2]沙棘弗兰克氏和非弗兰克氏放线菌的分离、培养及分子鉴定[D]. 徐瑞瑞.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
[3]根瘤内生放线菌的系统分类研究[D]. 张利敏.河北大学 2009
[4]海南尖峰岭木本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研究[D]. 彭玉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9



本文编号:3485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fmb/3485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1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