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叶坡垒传粉生物学初探
发布时间:2021-11-10 08:34
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为常绿乔木,是我国热带季雨林的代表树种之一。它树型优美,具一定的耐寒性,是我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为阐明其传粉生物学特征和迁地保护的繁殖潜力,该文在引种地桂林植物园对狭叶坡垒的开花物候、花尺寸和花气味进行了观察和测量,运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花粉活力、柱头活性检测和人工自交等方法对其繁育系统进行了检测,观察了访花昆虫并检验了其传粉效率,通过人工异交检验了繁殖潜力和可能的传粉限制。结果表明:(1)桂林植物园内狭叶坡垒的花期为7月底到9月底,持续60 d左右,一个花序花期约12 d,单花期约3 d,花朵开放时间为17:00—18:45。(2)雌雄同熟,雌蕊空间位置高于雄蕊,高花粉活力和高柱头可授性出现时间基本一致。(3) OCI等于4,P/O为10 788±984。(4)无自动自花授粉能力且自交不亲和,自然条件下和异交授粉能坐果且坐果率无显著差异。(5)蕈蚊是狭叶坡垒唯一的传粉者。(6)主要花香成分为β-榄香烯、(E)-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和1-石竹烯。综上所述,狭叶坡垒繁育系统为异交,在迁地保...
【文章来源】:广西植物. 2020,40(1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蕈蚊访花频率
本实验设置4个处理:(1)对照,即自然授粉,目的是检测自然条件下坐果情况;(2)套袋,目的是检测是否能自动自花授粉,袋子在花蕾即将打开时套上,花谢后取下;(3)人工同株异花授粉,目的是检测自交是否亲和,花粉来源为同一个体的其他花;(4)人工异株异花授粉,目的是检测充分异花授粉的坐果潜力,花粉来源为其他植株的花。果实成熟后统计坐果率。坐果率=(结实总数/处理个数)×100%。1.7 花香成分分析
狭叶坡垒访花者蕈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罗汉果花气味物质量化分析方法研究[J]. 方振名,胡兴华,刘长秋,黄仕训. 广西植物. 2018(11)
[2]紫花含笑传粉生物学初探[J]. 柴弋霞,蔡梦颖,金晓玲,张冬林. 广西植物. 2017(10)
[3]广西特有属——异裂菊属开花生物学及繁育系统特征[J]. 史艳财,邹蓉,唐健民,陈宗游,柴胜丰,韦霄. 西北植物学报. 2015(04)
[4]濒危植物扇脉杓兰的花部特征与繁育系统[J]. 刘芬,李全健,王彩霞,连静静,田敏. 林业科学. 2013(01)
[5]苜蓿花期调控与传粉效率的研究[J]. 张爱勤,何爽,马生军. 中国草地学报. 2011(02)
[6]四川六个厚朴种群遗传结构[J]. 于华会,杨志玲,刘若楠,林杰君. 生态学杂志. 2010(11)
[7]濒危植物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的开花物候与传粉成功[J]. 张文标,金则新. 生态学报. 2008(08)
[8]濒危植物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繁育系统研究[J]. 宋玉霞,郭生虎,牛东玲,郑国琦,马洪爱,李苗. 植物研究. 2008(03)
[9]广西特有濒危植物狭叶坡垒群落特征研究[J]. 黄仕训,陈泓,盘波,唐文秀,骆文华. 西北植物学报. 2008(01)
[10]濒危植物巴东木莲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的研究[J]. 陈发菊,梁宏伟,王旭,何正权,李凤兰. 生物多样性. 2007(05)
博士论文
[1]龙脑香科两种濒危植物的保护遗传学研究[D]. 李巧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02
硕士论文
[1]凹叶厚朴繁育系统研究及其濒危的生殖生物学原因分析[D]. 王洁.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
本文编号:3486939
【文章来源】:广西植物. 2020,40(1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蕈蚊访花频率
本实验设置4个处理:(1)对照,即自然授粉,目的是检测自然条件下坐果情况;(2)套袋,目的是检测是否能自动自花授粉,袋子在花蕾即将打开时套上,花谢后取下;(3)人工同株异花授粉,目的是检测自交是否亲和,花粉来源为同一个体的其他花;(4)人工异株异花授粉,目的是检测充分异花授粉的坐果潜力,花粉来源为其他植株的花。果实成熟后统计坐果率。坐果率=(结实总数/处理个数)×100%。1.7 花香成分分析
狭叶坡垒访花者蕈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罗汉果花气味物质量化分析方法研究[J]. 方振名,胡兴华,刘长秋,黄仕训. 广西植物. 2018(11)
[2]紫花含笑传粉生物学初探[J]. 柴弋霞,蔡梦颖,金晓玲,张冬林. 广西植物. 2017(10)
[3]广西特有属——异裂菊属开花生物学及繁育系统特征[J]. 史艳财,邹蓉,唐健民,陈宗游,柴胜丰,韦霄. 西北植物学报. 2015(04)
[4]濒危植物扇脉杓兰的花部特征与繁育系统[J]. 刘芬,李全健,王彩霞,连静静,田敏. 林业科学. 2013(01)
[5]苜蓿花期调控与传粉效率的研究[J]. 张爱勤,何爽,马生军. 中国草地学报. 2011(02)
[6]四川六个厚朴种群遗传结构[J]. 于华会,杨志玲,刘若楠,林杰君. 生态学杂志. 2010(11)
[7]濒危植物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的开花物候与传粉成功[J]. 张文标,金则新. 生态学报. 2008(08)
[8]濒危植物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繁育系统研究[J]. 宋玉霞,郭生虎,牛东玲,郑国琦,马洪爱,李苗. 植物研究. 2008(03)
[9]广西特有濒危植物狭叶坡垒群落特征研究[J]. 黄仕训,陈泓,盘波,唐文秀,骆文华. 西北植物学报. 2008(01)
[10]濒危植物巴东木莲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的研究[J]. 陈发菊,梁宏伟,王旭,何正权,李凤兰. 生物多样性. 2007(05)
博士论文
[1]龙脑香科两种濒危植物的保护遗传学研究[D]. 李巧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02
硕士论文
[1]凹叶厚朴繁育系统研究及其濒危的生殖生物学原因分析[D]. 王洁.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
本文编号:34869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fmb/3486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