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森林论文 >

马尾松和云南松花粉的特异性分子鉴定

发布时间:2021-11-21 12:53
  松花粉是指松科植物马尾松、油松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花粉,但不同树种来源的松花粉在活性成分的含量上有所差别。因此,准确鉴定松花粉的树种来源对保证松花粉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规范松花粉市场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性状及化学法在检测松花粉原料的树种来源上的局限性,通过比较不同松树树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在accD基因中挖掘了马尾松和云南松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根据其特异性位点,通过人为引入错配碱基的方式分别设计了马尾松和云南松的特异性引物,并利用多重PCR对不同松树的花粉进行了鉴定。除了松树的特征性条带外,马尾松和云南松的花粉样品还分别产生了168 bp和342 bp的特异性条带。实验建立的多重PCR方法不仅可以将活性成分含量较高的马尾松、云南松的花粉与其他松树花粉及混淆品蒲黄区分,而且可以鉴定市售松花粉产品的原料来源。结果表明,采用叶绿体基因可以对花粉的DNA进行扩增并实现对花粉来源的鉴定。该方法可以作为松花粉原料来源的鉴定体系,保证松花粉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也为松花粉及产品质量的检测标准的完善和补充提供了新的DNA分子标记手段。 

【文章来源】:食品科技. 2020,45(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马尾松和云南松花粉的特异性分子鉴定


不同松树花粉叶绿体acc D基因序列的比对结果

序列,相对位置,引物,松花


实验所用引物的相对位置图

序列,多重PCR,凝胶电泳,花粉


以PmF、PyF和PaF为正向引物,以PaR为反向引物,以1.3.4所述的反应条件对不同松树花粉的模板DNA进行多重PCR扩增,扩增产物的凝胶成像结果如图3所示。所有的松花粉样品(泳道1~14)均产生了由PaF和PaR扩增出的长度为454 bp的共有条带,而松花粉的混淆品蒲黄(泳道15)则没有条带产生。而马尾松的花粉样品(泳道1~3)还同时产生了由PmF和PaR结合扩增出的长度为168 bp的特异性条带,云南松的花粉样品(泳道4~6)则同时产生了由PyF和PaR结合扩增出的长度为342 bp的特异性条带。油松(泳道7~8)、黑松(泳道9~10)、赤松(泳道11~12)的花粉样品除了454 bp的共有条带外,均未有特异性条带产生。这说明实验设计的马尾松和云南松花粉的品种特异性引物在所述的反应条件下分别对各自的目标树种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市售的2种松花粉样品中,一种花粉样品产生了3条带,另一种则产生了1条带。这说明市售的松花粉样品的原料来源混杂,并未对原料按树种来源进行区分。将图3中马尾松和云南松的特异性条带分别切胶回收并进行克隆测序,测序获得的序列与图1的序列比对结果完全一致。对采集的大量花粉及松针样品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与图3完全一致。因此,实验建立的多重PCR方法不仅可以将活性成分含量较高的马尾松、云南松的花粉与其他松树树种的花粉进行区分,而且可以通过其特异性条带准确鉴定出马尾松和云南松的花粉。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松花粉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J]. 朱巧莎,侯占群,段盛林,牟德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09)
[2]蒲黄、松花粉等花粉类药材及其混伪品的DNA条形码鉴定[J]. 马孝熙,孙伟,任伟超,向丽,赵博,张雅琴,宋明,慕泽泾,陈士林.  中国中药杂志. 2014(12)
[3]云南松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研究[J]. 蔡年辉,吕学辉,贺斌,陈诗,李根前.  西部林业科学. 2013(06)
[4]松花粉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分析[J]. 李向东,白玉琢.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2(19)
[5]松花粉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综述[J]. 毛永强.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8(03)
[6]油松SSR-PCR引物筛选及反应体系的建立[J]. 张冬梅,杨娅,沈熙环,茹广欣.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02)

硕士论文
[1]黑松、赤松及其杂种ITS和TrnL-F序列分析[D]. 闵旭峰.山东农业大学 2013
[2]松花粉的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D]. 董素哲.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2
[3]松花粉指纹图谱数据信息库研究与建立初探[D]. 陈伟.烟台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095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fmb/35095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9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