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主要生长性状遗传参数和选择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18 07:03
对营建于2000年的马尾松半同胞子代测定林树高、胸径与材积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林龄1~5 a,树高性状遗传力随林龄增大而增大,在林龄5~6 a后,树高、胸径性状遗传力趋于平稳。材积性状遗传力在林龄5~10 a逐渐降低,10~19 a趋于稳定。认为幼龄期环境因素对树高性状遗传潜力表达的影响大于胸径性状。2)树高、胸径性状间表型相关与遗传相关均随林龄增大而增大。各林龄树高、材积间表型相关较稳定,加性遗传相关随林龄逐渐增长,各林龄胸径、材积间表型相关系数与加性遗传相关系数都接近1。树高、胸径与材积性状各林龄遗传相关均高于表型相关。树高、胸径与材积性状各林龄与决选林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呈随林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在林龄5a与19 a时的表型相关与遗传相关系数均达到0.6。认为林龄5 a后可以使用胸径性状的选择代替材积选择。3)使用线性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树高、胸径性状林龄间的表型相关与遗传相关。树高、胸径性状在选择效率达到80%的情况下,获得最高年度增益的最佳选择林龄均为林龄5 a。4)使用10%的亲本入选率进行胸径性状选择时,胸径性状的遗传增益以及树高、材积性状的间接遗传增益...
【文章来源】:南方林业科学. 2020,48(06)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树高、胸径、材积性状历年生长量变化及表型方差
树高、胸径、材积性状相近林龄间的加性遗传相关均较高(表1-3)。相近林龄间表型相关胸径性状较高,树高性状略低。树高、胸径、材积性状林龄间相关性随着观测值林龄差距的减小而增大。树高、胸径、材积性状造林后各林龄与决选林龄表型相关和加性遗传相关均呈逐年增大趋势。树高性状林龄5 a时与林龄19 a表型相关系数为0.61,林龄10 a时达到0.81;林龄2 a时与林龄19 a遗传相关系数为0.67,林龄5 a时达到0.80。胸径性状林龄5 a时与林龄20a表型相关系数为0.69,林龄6 a时达到0.80;林龄5a时与林龄20 a遗传相关系数为0.75,林龄10 a时达到0.89。材积性状林龄5 a时与林龄19 a表型相关系数为0.71,林龄6 a时达到0.81;林龄5 a时与林龄19 a遗传相关系数达到0.86。图3 各林龄树高、胸径、材积性状间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
各林龄树高、胸径、材积性状间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尾松无性系幼林生长性状变异分析[J]. 王胤,姚瑞玲.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01)
[2]广西马尾松三个优良种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生长性状变异分析[J]. 冯源恒,李火根,杨章旗,黄永利,陈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3]马尾松2个世代种子园6年生家系生长的遗传变异与增益比较[J]. 金国庆,张振,余启新,冯随起,丰忠平,赵世荣,周志春. 林业科学. 2019(07)
[4]马尾松改良种子园早期评价与选择[J]. 贾婕,钟凤跃,颜培栋,杨章旗. 广西林业科学. 2017(01)
[5]马尾松种质资源自由授粉子代遗传变异及选择[J]. 甘振栋. 林业科技开发. 2015(04)
[6]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8年生子代生长分析与选择[J]. 林文龙. 浙江林业科技. 2015(01)
[7]马尾松产脂力与生长性状的家系变异及优良家系早期选择[J]. 刘青华,周志春,范辉华,刘月荣,沈丹玉,陈文荣. 林业科学研究. 2013(06)
[8]不同林龄马尾松的种源选择效果[J]. 金国庆,秦国峰,刘伟宏,储德裕,丰忠平,周志春. 林业科学. 2011(02)
[9]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多年度测定与早期选择[J]. 陈亚斌. 林业科技开发. 2011(01)
[10]杉木无性系木材密度遗传变异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J]. 胡德活,阮梓材,钱志能,黄越茂,黄小平,陈忠林.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4(05)
博士论文
[1]马尾松生长与材性的遗传变异、基因作用方式及环境影响[D]. 刘青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
硕士论文
[1]马尾松半同胞子代测定林变异分析及优良家系选择[D]. 武紫娟.四川农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41877
【文章来源】:南方林业科学. 2020,48(06)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树高、胸径、材积性状历年生长量变化及表型方差
树高、胸径、材积性状相近林龄间的加性遗传相关均较高(表1-3)。相近林龄间表型相关胸径性状较高,树高性状略低。树高、胸径、材积性状林龄间相关性随着观测值林龄差距的减小而增大。树高、胸径、材积性状造林后各林龄与决选林龄表型相关和加性遗传相关均呈逐年增大趋势。树高性状林龄5 a时与林龄19 a表型相关系数为0.61,林龄10 a时达到0.81;林龄2 a时与林龄19 a遗传相关系数为0.67,林龄5 a时达到0.80。胸径性状林龄5 a时与林龄20a表型相关系数为0.69,林龄6 a时达到0.80;林龄5a时与林龄20 a遗传相关系数为0.75,林龄10 a时达到0.89。材积性状林龄5 a时与林龄19 a表型相关系数为0.71,林龄6 a时达到0.81;林龄5 a时与林龄19 a遗传相关系数达到0.86。图3 各林龄树高、胸径、材积性状间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
各林龄树高、胸径、材积性状间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尾松无性系幼林生长性状变异分析[J]. 王胤,姚瑞玲.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01)
[2]广西马尾松三个优良种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生长性状变异分析[J]. 冯源恒,李火根,杨章旗,黄永利,陈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3]马尾松2个世代种子园6年生家系生长的遗传变异与增益比较[J]. 金国庆,张振,余启新,冯随起,丰忠平,赵世荣,周志春. 林业科学. 2019(07)
[4]马尾松改良种子园早期评价与选择[J]. 贾婕,钟凤跃,颜培栋,杨章旗. 广西林业科学. 2017(01)
[5]马尾松种质资源自由授粉子代遗传变异及选择[J]. 甘振栋. 林业科技开发. 2015(04)
[6]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8年生子代生长分析与选择[J]. 林文龙. 浙江林业科技. 2015(01)
[7]马尾松产脂力与生长性状的家系变异及优良家系早期选择[J]. 刘青华,周志春,范辉华,刘月荣,沈丹玉,陈文荣. 林业科学研究. 2013(06)
[8]不同林龄马尾松的种源选择效果[J]. 金国庆,秦国峰,刘伟宏,储德裕,丰忠平,周志春. 林业科学. 2011(02)
[9]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多年度测定与早期选择[J]. 陈亚斌. 林业科技开发. 2011(01)
[10]杉木无性系木材密度遗传变异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J]. 胡德活,阮梓材,钱志能,黄越茂,黄小平,陈忠林.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4(05)
博士论文
[1]马尾松生长与材性的遗传变异、基因作用方式及环境影响[D]. 刘青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
硕士论文
[1]马尾松半同胞子代测定林变异分析及优良家系选择[D]. 武紫娟.四川农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41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fmb/3541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