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声发射技术的木材害虫信号特征检测
发布时间:2022-01-26 07:13
针对木材害虫声发射(AE)信号检测问题,研究杨树木段中麻点豹天牛幼虫AE信号波形特征及其信号的能量,为钻蛀害虫声音的监测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取一段具有麻点豹天牛幼虫的杨树木段,通过采样频率为500 kHz的2通道木材蠕变声发射信号采集系统采集原始AE信号。对采集到的原始信号滤波后进行小波分解,通过对各层高频信号的分析获取AE信号的频域特征,并对其进行重构与信号解析。结果表明,麻点豹天牛幼虫AE信号的主频主要集中在30 kHz附近,其信号的能量在16:00最高,反映了该幼虫在15:00-16:00较活跃。
【文章来源】: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0,35(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AE信号采集系统硬件组成
由于原始信号中含有大量的噪声信号,从原始信号的频谱图中不能准确分析出AE源信号特征,必须把采集的原始信号中的噪声信号去除掉[16]。为此,本研究采用小波分析的方法从原始信号中重构有效的AE信号波形,此信号的5层小波分解的时域信号如图4所示,相应的频域信号如图5所示。图3 原始信号滤波后的波形与频谱
原始信号滤波后的波形与频谱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尾松胶合木胶层对声发射信号传播特性的影响[J]. 李新慈,鞠双,罗廷芳,李明.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9(03)
[2]马尾松胶合木表面声发射信号各向异性传播规律[J]. 鞠双,李新慈,罗廷芳,李明. 林业工程学报. 2019(02)
[3]应用小波分析法对马尾松胶合木表面声发射信号特征检测[J]. 鞠双,李新慈,罗廷芳,李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8(08)
[4]云南松表面声发射信号采集与特征分析[J]. 于帅帅,申丽娟,李杨,李明.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7(02)
[5]缝锤小蠹与美西部云杉小蠹的声学特征与比较[J]. 潘杰,刘翔,邵沛泽,颜柳松,秦国勋,安榆林,温俊宝. 环境昆虫学报. 2014(03)
[6]红脂大小蠹声音信号记录、分析与发声器官电镜观察[J]. 王鸿斌,赵丽稳,罗茜,张真,孔祥波. 林业科学研究. 2012(01)
[7]害虫声音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 韦雪青,温俊宝,赵源吉,许志春. 林业科学. 2010(05)
[8]桔褐天牛和桑粒肩天牛幼虫声行为的研究[J]. 程惊秋. 林业科学. 1993(04)
本文编号:3610062
【文章来源】: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0,35(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AE信号采集系统硬件组成
由于原始信号中含有大量的噪声信号,从原始信号的频谱图中不能准确分析出AE源信号特征,必须把采集的原始信号中的噪声信号去除掉[16]。为此,本研究采用小波分析的方法从原始信号中重构有效的AE信号波形,此信号的5层小波分解的时域信号如图4所示,相应的频域信号如图5所示。图3 原始信号滤波后的波形与频谱
原始信号滤波后的波形与频谱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尾松胶合木胶层对声发射信号传播特性的影响[J]. 李新慈,鞠双,罗廷芳,李明.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9(03)
[2]马尾松胶合木表面声发射信号各向异性传播规律[J]. 鞠双,李新慈,罗廷芳,李明. 林业工程学报. 2019(02)
[3]应用小波分析法对马尾松胶合木表面声发射信号特征检测[J]. 鞠双,李新慈,罗廷芳,李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8(08)
[4]云南松表面声发射信号采集与特征分析[J]. 于帅帅,申丽娟,李杨,李明.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7(02)
[5]缝锤小蠹与美西部云杉小蠹的声学特征与比较[J]. 潘杰,刘翔,邵沛泽,颜柳松,秦国勋,安榆林,温俊宝. 环境昆虫学报. 2014(03)
[6]红脂大小蠹声音信号记录、分析与发声器官电镜观察[J]. 王鸿斌,赵丽稳,罗茜,张真,孔祥波. 林业科学研究. 2012(01)
[7]害虫声音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 韦雪青,温俊宝,赵源吉,许志春. 林业科学. 2010(05)
[8]桔褐天牛和桑粒肩天牛幼虫声行为的研究[J]. 程惊秋. 林业科学. 1993(04)
本文编号:3610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fmb/3610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