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森林论文 >

30年生江南油杉生物量的结构分配特征

发布时间:2022-02-08 16:54
  以30年生江南油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量的结构分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南油杉各器官的生物量构成比例稳定,坡位差异对各器官(组分)间生物量的大小排列顺序影响不大,但对同一器官(组分)的生物量大小具有不同程度影响,主要测树因子与各器官生物量大小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江南油杉整株各器官间生物量大小顺序均为树干>树枝>树根>树皮>树叶,且坡位间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例差异不大,分别为50%、22%~23%、15%~17%、8%、3%~4%。树干生物量占比约是树枝的2倍,侧根生物量占比约是主根生物量2倍。江南油杉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大小顺序不受坡位因子影响,均表现为树干>大枝>小枝>皮>叶,所占比例分别在59%~60%、16%~17%、10%~11%、9%~10%、4%;树干、大枝、皮和总生物量坡位间的大小排列均为下坡>中坡>上坡;而小枝叶生物量排序为中坡>下坡>上坡,数值上非常接近。 

【文章来源】:热带农业科学. 2020,40(08)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30年生江南油杉生物量的结构分配特征


上坡位江南油杉地上部分生物量构成图

构成图,油杉,生物量,构成图


在中坡位(图3),江南油杉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大小排列顺序与上坡位一致,树干、大枝、小枝、皮、叶分别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59%、16%、11%、10%和4%。在下坡位(图4),江南油杉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大小顺序为树干>大枝>小枝>皮>叶。标准木树干生物量最大,为316.25 kg/株,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60%,叶的生物量为最小,为21.70 kg;各器官占标准木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比例分别为60%、16%、10%、10%、4%。

构成图,油杉,生物量,构成图


在3种不同坡位条件下,江南油杉各器官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一致,均为树干>大枝>小枝>皮>叶,且各器官生物量所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比例相近,树干、大枝、小枝、皮、叶所占比例均在59%~60%、16%~17%、10%~11%、9%~10%、4%,这说明坡位因子虽然显著影响江南油杉的生长指标(表2),造成生物量显著差异,但不同坡位江南油杉地上部分各器官间的生物量构成比例差异不大。说明江南油杉地上部分各器官间生物量构成比例由其树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与材积测定相比,生物量测定的对象更为复杂,测定的部分也多,因而使得生物量的测定工作即复杂又困难。但树木生物量与其胸径、树高等测树因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关系可为树木生物量测定提供依据。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将江南油杉生长指标(胸径、树高、冠幅)和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树干、皮、叶、枝)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江南油杉测树因子胸径与树高生物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树高与树干、树皮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树干生物量与树皮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江南油杉测树因子与树干、树皮生物量间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说明江南油杉的生长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间接反应其生物量含量与构成,这可为江南油杉的栽培目标提高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供磷水平及方式对杉木幼苗根系生长和磷利用效率的影响[J]. 吴文景,梅辉坚,许静静,马祥庆,邹显花,吴鹏飞.  生态学报. 2020(06)
[2]马尾松广东种源与湖北种源的人工林生物量分配差异[J]. 张振,金国庆,周志春,孙林山.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02)
[3]15年生桉树中大径材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J]. 施福军,覃丽群,吴敏,秦武明.  安徽农业科学. 2019(06)
[4]坡位梯级微变化对红椎林木生长的影响[J]. 郭文福,郝建,韦菊玲.  林业资源管理. 2019(01)
[5]江南油杉优树子代苗期生长性状遗传变异研究[J]. 黄荣林,蒋燚,刘菲,刘雄盛,姜英.  林业科技通讯. 2018(12)
[6]上海两种常绿阔叶树种生物量分配及异速生长模型[J]. 冷寒冰,景军,奉树成.  生态学杂志. 2018(12)
[7]海南岛北部3种经济林树种的生物量、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J]. 杨众养,陈宗铸,陈小花,杨琦,雷金睿.  经济林研究. 2018(03)
[8]光照、水分、基质对江南油杉种子萌发的影响[J]. 王鸿彬,刘雄盛,蒋燚,刘菲,黄荣林.  广西林业科学. 2018(02)
[9]闽北山地坡位对闽楠生长和林下植被丰富度的影响[J]. 曹祖旺.  防护林科技. 2018(06)
[10]海南北部幼龄小叶榄仁单木生物量及空间分配特征[J]. 陈小花,陈毅青,陈宗铸,杨琦,雷金睿.  热带农业科学. 2018(02)

硕士论文
[1]江南油杉苗期根叶物候相关性及其节点养分含量变化研究[D]. 黄千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154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fmb/36154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7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