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森林论文 >

鲁中南山区松树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2-02-13 07:37
  近自然抚育作业于徂徕山林场、泰山林场和明光寺林场进行,采用目标树抚育作业方式,对不同林分进行间伐处理,时长分别为2、10和3年。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抚育处理后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和冠幅较对照提高3.13%~12.89%、3.03%~8.91%和2.75%~25.91%;林分生长速度加快,保留木的胸径、树高和冠幅年生长量分别提高21.43%~66.67%、9.21%~26.15%和64.29%~300%;林下灌木层植物种类增多,出现侧柏、臭椿等喜光物种;油松纯林和松栎混交林中草本植物多样性改善,Simpson、Shannon-wiener和Gleason指数分别提高0.95%~1.93%、5.33%~10.43%和4.67%~18.18%,马唐、大油芒、羊胡子草等植物重要值提高;另外,抚育间伐后林下土壤pH提高0.77%~3.78%,土壤容重降低5.48%~12.68%;同时,过氧化氢酶、土壤磷酸酶、土壤蔗糖酶、土壤脲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6.74%~29.33%、4.79%~4.99%、2.13%~10.34%和1.25%~25.56%。近自然抚育间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林分生长量积累、...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20,55(1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鲁中南山区松树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效果分析


近自然改造后各林分生长特征

林分,纯林,油松,赤松


抚育采伐后,3种林分保留木冠幅年生长量较对照处理均有所提高(图2C)。其中,油松纯林中保留木冠幅年生长量较对照提高2.92倍,且呈显著差异,但是,抚育处理对赤松纯林影响不明显;抚育采伐后松栎混交林中栓皮栎和油松保留木冠幅年生长量较对照分别提高100%和64.29%。2.4近自然抚育改造对灌木层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土壤图,林分,酶活性,土壤


松栎混交林中林下土壤酶活性与油松纯林变化一致,均表现为抚育处理高于对照处理,其中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对照处理分别提高6.74%、4.79%、2.13%和25.56%,且以过氧化氢酶提高幅度最大。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江平原草甸土水田土壤酶活性的演变特征[J]. 焦峰,吕淑敏,汪昊,唐雷,张东萌,王秋菊,刘峰.  安徽农业科学. 2019(23)
[2]抚育间伐对马尾松林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J]. 王向军.  山西农经. 2019(22)
[3]我国人工林发展研究[J]. 王云霖.  林业资源管理. 2019(01)
[4]北川河流域森林冠层结构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J]. 黄团冲,贺康宁,王先棒,王世雷.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8(04)
[5]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辽东落叶松林生长的影响[J]. 黄鑫春.  林业资源管理. 2016(01)
[6]秦岭华山松林间伐强度对其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J]. 孟庆旭,张胜利,李侃,李伟.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6(02)
[7]抚育间伐对川中丘陵区柏木人工林生长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 杨育林,李贤伟,王海明,刘运科,潘业田,张军.  山地学报. 2015(02)
[8]中国人工林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 陈幸良,巨茜,林昆仑.  世界林业研究. 2014(06)
[9]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土壤酶和活性有机碳的短期影响[J]. 成向荣,袁健军,刘佳,舒骏,虞木奎.  中国农学通报. 2014(04)
[10]“近自然”林业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空间[J]. 孟锐.  四川林业科技. 2012(03)

硕士论文
[1]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煤矿排土场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与土壤酶活性研究[D]. 文月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22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fmb/3622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f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