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森林论文 >

构树不同种源叶性状变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3 18:08
  【目的】分析构树不同种源叶表型性状遗传变异规律,为构树遗传多样性研究和优良种源的筛选等提供参考。【方法】以30个构树种源的叶为材料,通过测量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周长等8个叶的表型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构树不同种源间8个叶表型性状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性状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叶面积与叶长、叶宽、叶周长、叶柄长和绒毛密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2)不同叶片性状间变异系数幅度为12.72%~64.50%,该结果初步表明不同种源间叶片性状的遗传变异幅度较大,叶面积、叶长、叶宽和叶周长的种源重复力均在55%以上,表明构树的叶性状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遗传控制的。3)对不同种源建立叶面积拟合方程,除四川大邑外,其他种源的叶面积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说明这些模拟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后续试验可通过叶长与叶宽预测叶面积,简化试验。4)对构树叶各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周长和绒毛密度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种源间构树叶的地理变异是以纬度变异为主。5)根据叶片的8个性状可将30个构树种源聚为3类。【结论】构树不同种源间叶表型性状差异显...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0,40(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构树不同种源叶性状变异研究


不同种源构树叶片形态性状聚类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运用杂交构树对尾矿生态修复和矿区绿化[J]. 彭献军,王金山,沈世华.  天津农业科学. 2016(12)
[2]苦楝不同种源叶片性状变异研究[J]. 陈丽君,刘明骞,廖柏勇,丁美美,陈晓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6(05)
[3]33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果(核)性状以及产量的比较[J]. 陈芬,姚小华,王开良,任华东,常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6(01)
[4]刨花润楠叶片形态表型分析[J]. 张冬生,叶雪兰,谢金兰,黄锦荣,罗万业,陈桂琼,魏锦秋,范剑明.  广东林业科技. 2015(03)
[5]喀斯特石漠化区构树资源开发利用效益评价[J]. 魏媛,吴长勇,姜丽.  绿色科技. 2014(09)
[6]杂交构树在滨海盐碱地生态绿化中的应用[J]. 王金山,刘金升,彭献军,倪正云,王广军,沈世华.  天津农业科学. 2014(02)
[7]红榉不同种源叶片形态性状变异[J]. 王旭军,程勇,吴际友,张玖荣,刘伟强.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13(03)
[8]17个红锥种源叶片性状变异分析[J]. 张凤良,张方秋,潘文,徐斌,段安安,王有兵,朱报著.  广东林业科技. 2011(03)
[9]锑矿区构树富集重金属的特性研究[J]. 童方平,龙应忠,杨勿享,李贵,石文峰,易霭琴.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4)
[10]不同种源厚朴叶片性状变异及幼苗生长量研究[J]. 舒枭,杨志玲,杨旭,段红平,甘光标,于华会.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9(04)



本文编号:3623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fmb/3623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f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