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油茶染色体制片技术优化及核型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04 04:28
【目的】染色体是种内品种变异的遗传物质基础,明确普通油茶主栽品种染色体倍性及核型特征,可为育种和栽培中品种配置提供依据。【方法】以普通油茶3个主栽品种(‘华硕’、‘华鑫’、‘华金’)的扦插苗和实生苗根尖为试材,对油茶染色体制片技术实验进行优化,对3个品种进行核型分析。【结果】①改良的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更适合普通油茶染色体制片,根尖以0.002 mol/L 8-羟基喹啉预处理5~6 h,1.75%纤维素酶和1.75%果胶酶酶解120 min,蒸馏水后低渗30 min,制片效果最佳。②3个品种扦插苗染色体数目均为2n=6x=90,为六倍体,而3个品种的实生苗染色体数目为90、87、85和75等。③对扦插苗根尖细胞中期分裂相进行核型分析可知,‘华硕’、‘华鑫’核型都为2A,‘华金’核型为2B,核型公式分别为2n=90=63m(3SAT)+27sm(‘华硕’)、2n=90=58m(SAT)+32sm(‘华鑫’)、2n=90=64m+26sm(SAT)(‘华金’),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是6173%(‘华硕’)、61.13%(‘华鑫’)、61.44%(‘华金’)。【结论】优化的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更适...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预处理优化
1.2.2 酶解和后低渗优化
1.2.3 核型分析
1.3 图片及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普通油茶染色体制片技术的优化结果
2.1.1 优化的预处理条件
2.1.2 酶解和后低渗的优化条件
2.2 普通油茶3个品种实生苗和扦插苗的染色体数目
2.3 普通油茶3个品种的核型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西成林油茶叶片春梢末期营养诊断[J]. 胡国珠,高伟,许怡欣,龚春,宁博轩,徐林初,杨馥宁.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2]紫薇异倍体的杂交亲和性分析及子代倍性鉴定[J]. 王滑,陈放,段丽君,叶要妹.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03)
[3]12份连翘种质资源的核型参数分析[J]. 申建双,叶远俊,潘会堂,张启翔.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01)
[4]ISSR在油茶品种鉴别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J]. 于小玉,喻方圆,刘建兵,陈军勇.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5]中华猕猴桃不同倍性间杂交后代倍性分离和遗传变异分析[J]. 饶静云,刘义飞,黄宏文. 园艺学报. 2012(08)
[6]油茶花药离体培养影响因子研究[J]. 范晓明,袁德义,谭晓风,邹锋,姜志娜,王晓红,曾艳玲.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7]苹果属皱叶型植株实生后代倍性鉴定研究[J]. 王颖,周攀,王玉霞,魏鑫,董文轩. 北方园艺. 2008(11)
[8]濒危植物杜鹃红山茶的细胞学研究(英文)[J]. 王霜,王仲朗,梁静,管开云. 云南植物研究. 2007(06)
[9]利用EXCLE制作核型模式图[J]. 乔永刚,宋芸. 农业网络信息. 2006(10)
[10]山茶属植物核型研究进展[J]. 李光涛.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1(05)
博士论文
[1]山茶花生殖生物学及倍性育种基础研究[D]. 贾文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5
本文编号:3707602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预处理优化
1.2.2 酶解和后低渗优化
1.2.3 核型分析
1.3 图片及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普通油茶染色体制片技术的优化结果
2.1.1 优化的预处理条件
2.1.2 酶解和后低渗的优化条件
2.2 普通油茶3个品种实生苗和扦插苗的染色体数目
2.3 普通油茶3个品种的核型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西成林油茶叶片春梢末期营养诊断[J]. 胡国珠,高伟,许怡欣,龚春,宁博轩,徐林初,杨馥宁.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2]紫薇异倍体的杂交亲和性分析及子代倍性鉴定[J]. 王滑,陈放,段丽君,叶要妹.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03)
[3]12份连翘种质资源的核型参数分析[J]. 申建双,叶远俊,潘会堂,张启翔.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01)
[4]ISSR在油茶品种鉴别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J]. 于小玉,喻方圆,刘建兵,陈军勇.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5]中华猕猴桃不同倍性间杂交后代倍性分离和遗传变异分析[J]. 饶静云,刘义飞,黄宏文. 园艺学报. 2012(08)
[6]油茶花药离体培养影响因子研究[J]. 范晓明,袁德义,谭晓风,邹锋,姜志娜,王晓红,曾艳玲.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7]苹果属皱叶型植株实生后代倍性鉴定研究[J]. 王颖,周攀,王玉霞,魏鑫,董文轩. 北方园艺. 2008(11)
[8]濒危植物杜鹃红山茶的细胞学研究(英文)[J]. 王霜,王仲朗,梁静,管开云. 云南植物研究. 2007(06)
[9]利用EXCLE制作核型模式图[J]. 乔永刚,宋芸. 农业网络信息. 2006(10)
[10]山茶属植物核型研究进展[J]. 李光涛.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1(05)
博士论文
[1]山茶花生殖生物学及倍性育种基础研究[D]. 贾文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5
本文编号:37076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fmb/3707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