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种子性状及浸种后内源激素含量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04 16:54
【目的】研究油茶种子性状,分析油茶种子浸种期间吸水率及吸水速率,探讨种子浸水机制下内源激素动态变化规律,为标准化砧木培育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长林3号’(3号)、‘长林4号’(4号)、‘长林40号’(40号)、‘长林18号’(18号)、‘长林53号’(53号)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种子形状参数、体积,并在人工气候控制条件下计算不同浸种时间的吸水率和吸水速率;利用液质联用(LC-MS)方法对‘长林18号’(18号)种子浸种不同时间和温度条件下赤霉素(GA3)、脱落酸(ABA)、水杨酸(SA)和茉莉酸(JA)、生长素(IAA)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进行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各激素含量差异。【结果】品种间种子体积由大到小依次为长林53号、40号、18号、3号、4号,且53号与其他品种存在显著差异;种子三维系数显示长林3号、4号和40号多呈扁平状,18号和53号多近球形,且种子三维系数与种子横径长度显著相关;3号和4号种子体积与纵径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40号和53号横径与侧径存在显著负相关,18号种子体积与形状参数无相关性。各品种浸种48 h后吸水...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种子性状测定
1.3 种皮透水性测定
1.4 种子萌发试验
1.5 内源激素测定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油茶种子的形状参数
2.2 油茶种子性状相关性分析
2.3 油茶种子的吸水率及吸水速率
2.4 油茶种子的发芽率
2.5 油茶种子浸种期间的激素变化分析
2.5.1 赤霉素(GA3)含量变化
2.5.2 水杨酸(SA)含量变化
2.5.3 茉莉酸(JA)含量变化
2.5.4 脱落酸(ABA)含量变化
2.6 油茶种子浸种期间内源激素含量比值分析
2.7 浸种温度对油茶种子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本文编号:3754643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种子性状测定
1.3 种皮透水性测定
1.4 种子萌发试验
1.5 内源激素测定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油茶种子的形状参数
2.2 油茶种子性状相关性分析
2.3 油茶种子的吸水率及吸水速率
2.4 油茶种子的发芽率
2.5 油茶种子浸种期间的激素变化分析
2.5.1 赤霉素(GA3)含量变化
2.5.2 水杨酸(SA)含量变化
2.5.3 茉莉酸(JA)含量变化
2.5.4 脱落酸(ABA)含量变化
2.6 油茶种子浸种期间内源激素含量比值分析
2.7 浸种温度对油茶种子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本文编号:3754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fmb/3754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