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森林论文 >

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生态地理分布及无公害控制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5 01:28
  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均为我国重要的蛀干害虫,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猖獗为害,严重威胁林业、经济林和风景园林的发展。为了控制天牛危害,总结40余年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生态地理分布、无公害控制技术的原理以及实践。明确了白僵菌、桑天牛卵啮小蜂、灭幼脲对桑天牛以及线虫、绿僵菌对光肩星天牛的致病机理,总结了我国北方主要树种对光肩星天牛和桑天牛的抗性序列,进而提出一整套桑天牛无公害控制技术,建成了"树种合作防御天牛危害的宏观模式"样板,有效控制了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危害。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生态地理分布
    1.1 中国地理分布区
        1.1.1 桑天牛在中国的生态地理分布
        1.1.2 光肩星天牛在中国的生态地理分布
    1.2 分布区温湿度阈值
        1.2.1 中国桑天牛分布区温湿度阈值
        1.2.2 中国光肩星天牛分布区温湿度阈值及发生预测
    1.3 分布区及猖獗类型划分
        1.3.1 桑天牛在京津冀不同地形区的分布及猖獗类型划分
        1.3.2 光肩星天牛在东北地区猖獗类型划分
2 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防控机制研究进展
    2.1 中国北方主要树种抗天牛序列研究
        2.1.1 中国北方主要树种对桑天牛抗性序列研究
        2.1.2 中国北方主要树种对光肩星天牛抗性序列研究
    2.2 利用天敌控制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技术研究
        2.2.1 应用桑天牛卵啮小蜂防治桑天牛卵技术
        2.2.2 应用花绒寄甲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
        2.2.3 应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
    2.3 利用微生物控制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技术研究
        2.3.1 应用白僵菌防治桑天牛幼虫技术
        2.3.2 绿僵菌对光肩星天牛致病机理研究
        2.3.3 昆虫病原线虫对光肩星天牛致病机理研究
3 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无公害控制技术集成
    3.1 无公害措施控制桑天牛技术集成
    3.2 树种合作防御天牛危害宏观模式技术
4 结语与讨论



本文编号:3755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fmb/3755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5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