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资源利用论文 >

公费医疗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15-09-18 10:17

公费医疗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费医疗管理,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费医疗管理制度,根据前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和近几年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新的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费医疗制度是国家为保障国家工作人员身体健康而实行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国家通过医疗卫生部门向享受人员提供制度规定范围内的免费医疗预防。   第三条 公费医疗制度的实施应贯彻积极防病,保证基本医疗, 克服浪费的原则,由各级公费医疗管理部门管理和监督。   第四条 承担公费医疗任务的医疗机构,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坚持医疗原则,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保证公费医疗制度的正确实施。   第五条 享受公费医疗的个人及其所属单位, 都有义务遵守各级公费医疗管理部门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要切实加强对享受人员的思想教育,纠正和抵制不正之风。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不得利用职权搞特殊化。   第二章 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范围   第六条 属于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人员:   一、各级国家机关、党派、人民团体由国家预算内开支工资的、在编制的工作人员。   凡经费自理或实行差额补助的各级各类学会、协会、研究会、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不享受公费医疗。   二、各级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体育、经济建设等事业单位由国家预算内开支工资的、在编制的工作人员。   凡实行差额预算管理(不含全民所有制的医院)和自收自支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及上述一、二款所列单位的临时工、季节工、学校的兼职代课教员不享受公费医疗。   三、在国家预算内开支工资的、属于国家编制的基层工商、税务人员。   四、中华全国总工会、各级地方工会、产业工会在编的脱产人员,以及由县或城区以上工会领导机关举办、实行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在编制的工作人员。   凡工会举办的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季节工、兼职代课教员,以及在财务上实行差额管理和自收自支管理的工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不享受公费医疗。   五、属于享受公费医疗单位的,经批准因病长期休养的编外人员,长期供养和待分配的超编制人员。   六、受长期抚恤的在乡二等乙级以上革命残废军人和残废军人教养院、荣军院的革命残废军人。   七、属于享受公费医疗单位的离退休人员,在军队工作没有军籍的退休职工。   八、不享受公费医疗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符合国务院退休办法,且退休后由民政部门发放退休金的人员。   九、国家正式核准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不含军事院校)计划内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研究生(不含委托培养、自费、干部专修科学生)和经批准因病休学一年保留学籍的学生,以及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因病不能分配工作在一年以内者。   十、享受公费医疗的科研单位招收的研究生。   十一、享受公费医疗的单位招收的在编制的合同制干部、工人(不含劳保福利实行统筹办法的合同制工人)。   十二、中央和国务院规定享受公费医疗的其他人员。   第三章 公费医疗经费开支范围   第七条 公费医疗经费开支范围。凡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人员的下列费用可以全部或部分在公费医疗经费中报销,具体报销比例由各地合理确定。   一、享受公费医疗人员,在指定医疗单位就诊的医药费(含床位费、检查费、药品费、治疗费、手术费等)。   二、因急症不能赴指定医疗单位就诊,在就近医疗单位(国家、集体)就诊的医药费。   三、因公外出或假期探亲,在当地医疗单位(国家、集体)就诊的医药费。   四、因手术或危重病住院后恢复期,进行短期疗养或康复治疗的,经原治疗单位建议,所在单位同意,公费医疗主管部门批准的医药费;非手术或非危重病恢复期进行疗养或康复医疗,经指定医院建议,所在单位同意,公费医疗主管部门批准的药品费。   五、因原治疗单位没有的药品,必须外购(指到国家医药商店或其他医疗单位)并附医院证明的药品费。   六、根据规定转外地医疗单位(国家、集体)治疗的医药费。   七、计划生育手术的医药费。   八、因病情需要,经治疗单位出具证明安装的进口人工器官,不超过国产最高价格部分的费用。   九、因病情需要,进行器官移植,按公费医疗、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应由公费医疗负担的费用。   十、因公负伤、致残的医药费用。   十一、用于危重病抢救或治疗公伤所必须的贵重、滋补药品(含血液制品)的费用。   第八条 自费范围。除第七条规定的开支范围以外的费用,由患者自理。举例如下:   一、各种不属于公费医疗报销的自费药品,异型包装药品, 未经批准的外购药品。   二、挂号费、出诊费、伙食费、特别营养费、住院陪护费、特护费、婴儿费、保温箱费、产妇卫生费、押瓶费、中药煎药费(包括药引子费)、取暖费、空调费、电话费、电炉费;病房内的电视费、电冰箱费等。   三、医疗咨询费、医疗保险费(指医疗期间加收的保险费)、优质优价(指医院开设的特诊)规费、气功费(不含气功治疗费)。   四、非公费医疗管理部门组织的各种体检、预防服药、接种,不育症的检查、治疗费。   五、各种整容、矫形、健美的手术、治疗处置、药品等费用以及使用矫形、健美器具的一切费用。   六、就医路费、急救车费、会诊费及会诊交通费。   七、各类会议的医药费。   八、各种磁疗用品费。   九、未经指定医疗单位介绍或公费医疗机构批准,自找医疗单位或医师诊治的医药费。   十、未经公费医疗管理机构同意自去疗养、康复、休养的医药费用。   十一、由于打架、斗殴、酗酒、交通肇事、医疗事故等造成伤残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十二、出国探亲、考察、进修、讲学期间发生的医药费用。   十三、其他由当地公费医疗管理部门规定不应在公费医疗经费中报销的费用。   第四章 公费医疗管理   第九条 要建立健全公费医疗网点, 指定公费医疗医院,定点就医。定点医院的确定应由公费医疗管理机构和享受单位商定。有条件的定点医院可设置公费医疗诊室或指定专职医生。   第十条 单位医务室要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并积极开展医疗预防宣传。   第十一条 各级医疗单位要完善会诊、 转诊制度。对疑难重症,其治疗单位应组织医生会诊;本院无条件治疗,必须转诊的,经科主任批准,提出转诊治疗的建议。凡需转外地治疗的人员,应持指定医院病情摘要,转诊证明及所在单位介绍信,经公费医疗主管部门批准,方可转诊。凡转到外省治疗的,须经省(市)的公费医疗管理部门或卫生厅(局)审查批准,并事先与转往的医院联系妥当,取得同意后,方能转院治疗。   第十二条 住疗养院和康复医疗, 应经原治疗单位、接收治疗单位、所在单位同意,并由公费医疗主管部门批准。住疗养院或康复医疗一般不得超过三个月,如病情需要延长疗程,应持上述三方证明,报公费医疗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三条 医疗单位要切实加强药品管理。 除小卖部外,不得经营、销售营养、滋补药品和药品以外的其他商品。医务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要严格执行公费医疗开支范围、药品限量的规定和用药规范。对违反规定,滥用药品,扩大开支范围造成浪费的,按本办法第三十条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四条 医务人员要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努力学习医疗技术,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坚持医疗原则,自觉纠正和抵制不正之风,模范遵守和执行公费医疗制度规定。   第五章 公费医疗管理机构和职责   第十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设立由政府负责人以及卫生、 财政、组织、人事、医药、工会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以卫生部门为主,统一领导各级公费医疗工作,并设置办事机构,配备相应编制的专职管理人员。公费医疗管理机构的职责是:   一、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公费医疗的政策、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二、对本地区公费医疗工作的计划、预测、组织协调、统计、调研等实施管理。   三、对本级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单位和人员的范围及资格的审核。   四、负责本级公费医疗经费预算的编制和经费的管理使用,并向主管部门编报公费医疗经费决算。   五、对下级公费医疗管理工作的检查、指导。   六、公费医疗政策的宣传、教育。   第十六条 承担公费医疗任务的各医疗单位,应设立公费医疗管理机构,其职责是:   一、认真执行公费医疗制度、规定。   二、组织、领导医院公费医疗各项具体管理工作,制定并落实本院公费医疗管理措施。   三、监督、检查本院对公费医疗制度、规定的执行情况。   四、公费医疗经费包给医院或由医院代管的,医院应向公费医疗管理部门定期报送经费执行情况。   第十七条 享受公费医疗人员的所在单位应设置公费医疗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其职责是:   一、认真执行当地公费医疗制度、规定,并具体制定本单位公费医疗管理办法。   二、按规定定期向同级公费医疗管理部门报送享受人数和公费医疗经费开支情况。   三、公费医疗经费包给单位或由单位代管的,单位应向公费医疗管理部门定期报送经费执行情况。   四、管理本单位涉及公费医疗的其他事宜。   第六章 公费医疗经费预算的管理   第十八条 按规定应由国家负担的公费医疗经费在国家预算中单列一款。 经费预算由各级财政部门安排,经由卫生部门拨付给公费医疗管理机构统一管理使用。公费医疗管理机构对医疗单位、享受单位和个人的经费管理办法,由各地自行确定。   第十九条 公费医疗经费开支包括下列各项:   一、享受公费医疗人员正常的医药费开支。   二、列入事业编制的公费医疗管理机构的经费支出。   第二十条 公费医疗的预算定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可能确定,并监督执行。   第二十一条 享受单位因办公地点迁移,由甲地迁入乙地,其公费医疗关系,应办理转移手续,即由甲地公费医疗主管部门出具证明,由乙地公费医疗主管部门按规定办理公费医疗事宜。   第二十二条 凡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迁移的中央驻地方单位,应由迁出地公费医疗主管部门和中央主管部门出具证明,由迁入地公费医疗主管部门按规定办理公费医疗事宜。迁移人数较多时,迁出地和迁入地省级财政部门应根据迁移人数,报请财政部办理公费医疗经费的划转手续。   第二十三条 享受公费医疗人员调入其他享受单位,应办理公费医疗关系转移手续,即由调出单位出具证明,由调入单位按规定办理公费医疗事宜。   第二十四条 中央驻地方单位的公费医疗,由当地公费医疗管理机构统一管理,所需经费由地方财政部门统筹安排。   第二十五条 高等学校带工资的大学生,其医药费由原单位在有关经费中安排。   第七章 公费医疗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各级公费医疗管理部门应建立和健全对公费医疗享受单位、 医疗单位的监督检查制度,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条例。享受公费医疗的单位、个人和所有医疗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公费医疗管理制度和规定,接受公费医疗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第二十七条 公费医疗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   一、对医疗单位、医药销售单位药品购销范围、医疗收费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对医疗单位、公费医疗享受单位执行公费医疗人员享受范围、经费开支范围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对医疗单位、公费医疗享受单位医疗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四、对享受公费医疗人员医药费报销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 公费医疗检查可采用组织自查、联查、互查、 抽查等方式,有条件的可配备专业人员检查。检查结果应由公费医疗主管部门及时向有关单位通报。   第八章 公费医疗工作的考核奖惩   第二十九条 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 建立公费医疗工作的考核制度,制定奖惩条例。公费医疗主管部门对下级管理部门、享受单位、医疗单位的考核,享受单位对享受人员的考核以及公费医疗管理部门对享受单位及个人、医疗单位的奖惩办法,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第三十条 对加强和改进公费医疗管理工作,模范执行公费医疗政策、规定,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予表扬或奖励。对管理松弛、违反规定造成损失浪费的医疗单位应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没收违纪金额和加成收入,并处以罚款等处分,没收和罚款全部上缴财政。对情节恶劣触犯刑律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对公费医疗享受人员违反公费医疗规定造成损失浪费的,应责令其赔偿损失并罚款。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卫生部、财政部备案。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卫生部、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过去凡与本办法相抵触的规定,同时废止。



本文编号:21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jiqiao/21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8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