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广州段及南薰礁表层水和鱼体内微塑料污染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10 01:33
微塑料是一种新型污染物,在世界各地的河流、湖泊、海水、土壤、沉积物中都有发现微塑料的踪迹,甚至在一些水生生物和哺乳动物体内也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微塑料对环境的危害很大,比如作为有机污染物的载体在环境中迁移,与有机污染物产生复合毒性效应,释放有毒单体进入环境中,被动物摄食堵塞损害其器官,进而直接影响到生物体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通过食物链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珠江是中国第三长河流,流域人口约占我国总人口数的1/8,是华南重要的淡水生态系统,并且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塑料制业中心。南薰礁位于南海南沙群岛,被许多发展中国家包围,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导致近海地区环境中的污染物增加。目前,关于珠江流域及南沙群岛微塑料污染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采样器加筛网过滤的方法采集珠江广州市段表层水体、南沙群岛之一南薰礁附近的表层水和野生鱼类,分析其中微塑料的丰度、形态等特征,并通过拉曼光谱检测其聚合物类型,进而推断微塑料污染来源。为我国南方微塑料污染监测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一)本研究对珠江口及广州沿岸城市段水中塑料微粒的丰度及分布进行了研究。在所有的采样点水体中都发现了微塑料颗粒,城市段...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一 前言
1 微塑料的定义和来源
2 微塑料对环境的危害
3 微塑料污染的研究现状
3.1 水体中的微塑料污染
3.2 生物体内的微塑料污染
3.3 沉积物中的微塑料污染
4 微塑料研究方法概述
4.1 样品采集方法
4.2 观察鉴定方法
4.3 鱼类样品胃肠道内微塑料检测方法
5 研究内容和意义
二 珠江广州市段及入海口表层水体中微塑料污染现状调查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剂与材料
2.2 实验方法和步骤
2.2.1 采样点
2.2.2 样品采集
2.2.3 微塑料分离
2.2.4 微塑料显微镜观察
2.2.5 拉曼光谱仪检测
2.2.6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2.3 理论分析和计算
2.4 质量保证和控制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珠江广州市段表层水体中的微塑料分布与丰度
3.2 珠江广州市段表层水体中的微塑料形态特征
3.3 珠江广州市段表层水体中微塑料的化学组成特征
4 讨论
4.1 微塑料的空间分布特征
4.2 微塑料形态特征分析
4.3 微塑料组分和来源分析
4.4 小结
5 结论
三 南薰礁表层水和鱼类样品中微塑料污染特征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剂与材料
2.2 实验方法和步骤
2.2.1 表层水样研究方法
2.2.2 鱼类样品研究方法
2.3 理论分析和计算
2.4 质量保证和控制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南薰礁表层水体中微塑料的丰度与分布
3.2 南薰礁表层水体中微塑料的形态特征
3.3 南薰礁表层水体中微塑料的化学组成特征
3.4 鱼类样品胃肠道内微塑料丰度与形态特征
4 讨论
4.1 表层水中微塑料污染
4.1.1 微塑料污染空间分布
4.1.2 微塑料形态特征分析
4.1.3 微塑料组分和来源分析
4.2 鱼类样品胃肠道内的微塑料污染
4.2.1 微塑料丰度
4.2.2 微塑料形态
4.2.3 小结
5 结论
四 总结
1 论文结论
2 论文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12773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一 前言
1 微塑料的定义和来源
2 微塑料对环境的危害
3 微塑料污染的研究现状
3.1 水体中的微塑料污染
3.2 生物体内的微塑料污染
3.3 沉积物中的微塑料污染
4 微塑料研究方法概述
4.1 样品采集方法
4.2 观察鉴定方法
4.3 鱼类样品胃肠道内微塑料检测方法
5 研究内容和意义
二 珠江广州市段及入海口表层水体中微塑料污染现状调查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剂与材料
2.2 实验方法和步骤
2.2.1 采样点
2.2.2 样品采集
2.2.3 微塑料分离
2.2.4 微塑料显微镜观察
2.2.5 拉曼光谱仪检测
2.2.6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2.3 理论分析和计算
2.4 质量保证和控制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珠江广州市段表层水体中的微塑料分布与丰度
3.2 珠江广州市段表层水体中的微塑料形态特征
3.3 珠江广州市段表层水体中微塑料的化学组成特征
4 讨论
4.1 微塑料的空间分布特征
4.2 微塑料形态特征分析
4.3 微塑料组分和来源分析
4.4 小结
5 结论
三 南薰礁表层水和鱼类样品中微塑料污染特征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剂与材料
2.2 实验方法和步骤
2.2.1 表层水样研究方法
2.2.2 鱼类样品研究方法
2.3 理论分析和计算
2.4 质量保证和控制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南薰礁表层水体中微塑料的丰度与分布
3.2 南薰礁表层水体中微塑料的形态特征
3.3 南薰礁表层水体中微塑料的化学组成特征
3.4 鱼类样品胃肠道内微塑料丰度与形态特征
4 讨论
4.1 表层水中微塑料污染
4.1.1 微塑料污染空间分布
4.1.2 微塑料形态特征分析
4.1.3 微塑料组分和来源分析
4.2 鱼类样品胃肠道内的微塑料污染
4.2.1 微塑料丰度
4.2.2 微塑料形态
4.2.3 小结
5 结论
四 总结
1 论文结论
2 论文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127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jiqiao/38127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