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沉积物不同粒径颗粒物中重金属赋存、吸附行为及生态风险评价
发布时间:2023-10-02 00:06
在水动力的作用下,浅水湖泊沉积物-水界面沉积物易受到扰动并发生再悬浮,悬浮颗粒物上的重金属会释放到水体中,从而造成了潜在的生态风险。再悬浮过程中,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悬浮时间有很大差异,因此不同粒径颗粒物造成的潜在生态风险也会有所差异,本研究以此为背景展开研究。在浅水湖泊巢湖设置5个采样点,以巢湖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根据斯托克斯沉降公式对采集的表层沉积物进行湿沉降,以便于分离出所需的粒径组分即(<1 μm、1-2.5 μm、2.5-5 μm、5-10 μm、10-30 μm)。然后采用 Tessier 法对这五组粒径颗粒物及原泥进行形态分析,并对各粒径颗粒物进行理化性质测定(有机质、非晶质氧化铁/铝、游离氧化铁/铝)。其次,研究了各粒径颗粒物对典型金属Cu、Pb的吸附特征。最后采用各种常见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评价各组颗粒颗粒物的潜在生态风险。相关研究结果如下:(1)5个采样点不同粒径颗粒物理化指标浓度都是随着粒径的减小呈增加的趋势,有机质随粒径的变化范围为0.50%~3.96%,Feo为7.10~34.65 g/kg,Fed为50.39~134.36g/kg,Alo为 0.675~6...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来源
1.2.2 浅水湖泊中沉积物再悬浮的研究
1.2.3 浅水湖泊中沉积物粒径分级研究
1.2.4 浅水湖泊中沉积物金属赋存形态研究
1.2.5 浅水湖泊中沉积物重金属的行为
1.3 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技术路线
2 巢湖颗粒物分级分离及理化特征研究
2.1. 研究站点概括及采样时间
2.2 巢湖沉积物颗粒物分级分离方法
2.3 巢湖沉积物颗粒物理化特征分析方法
2.4 巢湖颗粒物分级分离及理化特征
2.4.1 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
2.4.2 颗粒物的理化性质特征分析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3 巢湖不同粒径颗粒物重金属赋存形态
3.1 形态提取方法
3.2 不同粒径颗粒物上不同重金属的赋存结果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巢湖不同粒径颗粒物重金属吸附行为
4.1 实验方法
4.2 巢湖不同粒径颗粒物对Cu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平衡
4.2.1 本研究巢湖各采样点不同粒径颗粒物对Cu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平衡
4.3 Pb在巢湖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平衡
4.3.1 东巢湖、西巢湖、中巢湖不同粒径颗粒物对Pb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平衡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巢湖沉积物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
5.1 评价方法
5.1.1 地累积指数法
5.1.2 次生相原生相比值法
5.1.3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5.1.4 风险评价编码法
5.2 结果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849704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来源
1.2.2 浅水湖泊中沉积物再悬浮的研究
1.2.3 浅水湖泊中沉积物粒径分级研究
1.2.4 浅水湖泊中沉积物金属赋存形态研究
1.2.5 浅水湖泊中沉积物重金属的行为
1.3 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技术路线
2 巢湖颗粒物分级分离及理化特征研究
2.1. 研究站点概括及采样时间
2.2 巢湖沉积物颗粒物分级分离方法
2.3 巢湖沉积物颗粒物理化特征分析方法
2.4 巢湖颗粒物分级分离及理化特征
2.4.1 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
2.4.2 颗粒物的理化性质特征分析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3 巢湖不同粒径颗粒物重金属赋存形态
3.1 形态提取方法
3.2 不同粒径颗粒物上不同重金属的赋存结果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巢湖不同粒径颗粒物重金属吸附行为
4.1 实验方法
4.2 巢湖不同粒径颗粒物对Cu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平衡
4.2.1 本研究巢湖各采样点不同粒径颗粒物对Cu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平衡
4.3 Pb在巢湖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平衡
4.3.1 东巢湖、西巢湖、中巢湖不同粒径颗粒物对Pb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平衡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巢湖沉积物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
5.1 评价方法
5.1.1 地累积指数法
5.1.2 次生相原生相比值法
5.1.3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5.1.4 风险评价编码法
5.2 结果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849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jiqiao/384970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