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生态安全评价及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13 20:22
生态安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剧烈。生态安全评价及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探究城市生态安全变化和空间要素优化配置的重要研究内容,为准确掌握城市生态安全和生态安全格局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区域生态安全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郑州市为例,运用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法分析出2000、2010、2018年郑州市生态安全状况及变化趋势;根据生态安全评价结果选取生态源地,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建立最小累积阻力面,在此基础上识别出缓冲区、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构建出郑州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0、2018年郑州市生态安全水平分别处于安全级、安全级、较安全级状态;登封市生态安全水平最高,其次分别是巩义市、中牟县、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市辖区;市辖区生态安全恶化速度最快,其次分别是新密市、新郑市、巩义市、荥阳市、登封市、中牟县;市辖区生态安全恶化增速最快,其次分别是新郑市、巩义市、新密市、登封市、中牟县、荥阳市;2000至2018年期间,生态安全等级时空变化具有三种明显特征。(2)选出31个生态源地斑块,面积为159231hm...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市化导致区域生态安全压力日益突出
1.1.2 生态安全研究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1.3 郑州市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1.2 研究综述
1.2.1 相关概念
1.2.2 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综述
1.2.3 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综述
1.2.4 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
1.3.1 郑州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1.3.2 郑州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1.3.3 郑州市生态安全保护对策研究
1.4 研究目的
1.4.1 郑州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目的
1.4.2 郑州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目的
1.4.3 郑州市生态安全保护对策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现实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基础数据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研究区域范围
2.1.2 自然条件概况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1.4 生物资源概况
2.1.5 生态环境问题
2.2 基础数据分析
2.2.1 数据来源
2.2.2 土地利用分类
2.2.3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及占比
2.3 小结
第三章 郑州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3.1 评价单元及指标选取原则
3.1.1 评价单元确定
3.1.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指标体系框架介绍
3.2.2 评价指标确定
3.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3.3.1 熵权法基本原理
3.3.2 熵权法计算步骤
3.4 评价方法与标准
3.4.1 评价方法
3.4.2 评价标准
3.4.3 获取生态安全等级空间分布
3.5 评价结果与分析
3.5.1 郑州市市域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3.5.2 郑州市行政区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3.5.3 郑州市生态安全等级时空变化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郑州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4.1 郑州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
4.2 郑州市生态源地提取
4.3 郑州市最小累积阻力面建立
4.3.1 阻力因子选择及综合阻力面生成
4.3.2 最小累积阻力面的生成
4.4 郑州市缓冲区识别
4.5 郑州市生态廊道识别
4.6 郑州市生态节点识别
4.7 郑州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结果
4.7.1 郑州市生态源地
4.7.2 郑州市缓冲区
4.7.3 郑州市生态廊道
4.7.4 郑州市生态节点
4.8 小结
第五章 郑州市生态安全保护对策研究
5.1 强化生态源地保护
5.1.1 保护和恢复黄河湿地、水库
5.1.2 将耕地纳入重要生态用地部分
5.1.3 提高自然过渡带生境质量
5.2 加强生态廊道建设
5.2.1 打通被道路隔断的生境斑块
5.2.2 恢复市辖区河流自然形态
5.3 重塑生态节点
5.4 不同水平缓冲区用地规划
5.4.1 生态缓冲区
5.4.2 生态过渡区
5.4.3 开发建设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53706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市化导致区域生态安全压力日益突出
1.1.2 生态安全研究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1.3 郑州市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1.2 研究综述
1.2.1 相关概念
1.2.2 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综述
1.2.3 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综述
1.2.4 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
1.3.1 郑州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1.3.2 郑州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1.3.3 郑州市生态安全保护对策研究
1.4 研究目的
1.4.1 郑州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目的
1.4.2 郑州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目的
1.4.3 郑州市生态安全保护对策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现实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基础数据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研究区域范围
2.1.2 自然条件概况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1.4 生物资源概况
2.1.5 生态环境问题
2.2 基础数据分析
2.2.1 数据来源
2.2.2 土地利用分类
2.2.3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及占比
2.3 小结
第三章 郑州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3.1 评价单元及指标选取原则
3.1.1 评价单元确定
3.1.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指标体系框架介绍
3.2.2 评价指标确定
3.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3.3.1 熵权法基本原理
3.3.2 熵权法计算步骤
3.4 评价方法与标准
3.4.1 评价方法
3.4.2 评价标准
3.4.3 获取生态安全等级空间分布
3.5 评价结果与分析
3.5.1 郑州市市域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3.5.2 郑州市行政区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3.5.3 郑州市生态安全等级时空变化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郑州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4.1 郑州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
4.2 郑州市生态源地提取
4.3 郑州市最小累积阻力面建立
4.3.1 阻力因子选择及综合阻力面生成
4.3.2 最小累积阻力面的生成
4.4 郑州市缓冲区识别
4.5 郑州市生态廊道识别
4.6 郑州市生态节点识别
4.7 郑州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结果
4.7.1 郑州市生态源地
4.7.2 郑州市缓冲区
4.7.3 郑州市生态廊道
4.7.4 郑州市生态节点
4.8 小结
第五章 郑州市生态安全保护对策研究
5.1 强化生态源地保护
5.1.1 保护和恢复黄河湿地、水库
5.1.2 将耕地纳入重要生态用地部分
5.1.3 提高自然过渡带生境质量
5.2 加强生态廊道建设
5.2.1 打通被道路隔断的生境斑块
5.2.2 恢复市辖区河流自然形态
5.3 重塑生态节点
5.4 不同水平缓冲区用地规划
5.4.1 生态缓冲区
5.4.2 生态过渡区
5.4.3 开发建设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53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jiqiao/385370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