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期刊 >

犯罪研究杂志哪里买_犯罪研究杂志社官网-犯罪研究编辑部投稿邮箱

发布时间:2016-09-12 11:00

  本文关键词:犯罪研究杂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犯罪研究

该刊杂志/杂志社简介:

    犯罪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自创刊以来,以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为主题,坚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读"的理念。犯罪研究内容详实、观点新颖、文章可读性强、信息量大,众多的栏目设置,犯罪研究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犯罪研究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犯罪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上海市犯罪学学会主办、学校协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专业性理论刊物,创刊于1981年华东政法学院刑事侦查学教研室,1983年成为上海市犯罪学学会会刊。
    《犯罪研究》以开放的姿态成为刑事法学、侦查学、犯罪学研究的阵地和交流的窗口,受到全国刑事法学、犯罪学、侦查学领域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认同和欢迎。杂志同时也反映了上海市犯罪学学会的理论研究活动。
    《犯罪研究》密切关注刑事犯罪和刑事法学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及时跟踪立法动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综合刑事法学、犯罪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侦查学等学科理论,多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地研究刑事犯罪问题,为打击和预防犯罪,建设和谐社会、平安社区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依据。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犯罪研究》杂志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国内外有一定地位的学术性刊物:
1、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知网收录、维普期刊网收录、万方数据库收录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龙源期刊网收录
2、北大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3、数据:
DC数据、MARC数据
4、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5、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262;总被引频次:245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522;综合影响因子:0.227
6、期刊荣誉:
全国法律类核心期刊

犯罪研究杂志主要栏目:

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检察官论坛、国外动态

犯罪研究编辑部投稿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万航渡路1575号
邮政编码:200042
电话:021-62071864
邮箱:crimeres@sh163.net

犯罪研究杂志社已发表论文目录:

1、侦审体制改革研究 郭春莲;
2、反贪技术侦查的路径选择 缪晓琛;
3、受贿型职务犯罪案件分析 陈建军;
4、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研究 张洪成;黄瑛琦;
5、共同犯罪中主从犯的认定问题 项谷;张菁;
6、论我国电子证据的可采性规则 魏韧思;顾星;
7、人质危机谈判功能与实现路经 张明刚;何睿;
8、宽严相济政策的模式构建与实证研判 刘沛?;
9、两大法系证人保护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王永杰;
10、完善减刑假释同步检察程序规范的思考 张玉清;
11、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保障初探 张晨;韩元梅;
12、刑事诉讼运用骨龄鉴定若干问题的思考 章建新;黄卓懿;
13、信息技术如何与检察工作实现最佳结合的探索与研究 许朝晖;
14、论我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犯罪控制模式的选择 黄书建;虞浔;
15、民族型恐怖主义犯罪防范浅议——中国语境下的探讨 罗开卷;李伟华;

犯罪研究杂志社投稿须知:

1、文章标题要简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
2、正文应层次清楚,行文规范,方便阅读,字数一般以2500-8000字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编,多位作者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4、来稿必须附有100-300字的内容摘要和3-5个关键词
5、如文章获得基金项目资助,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并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6、正文中图表主要是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图表应设计合理,先后分别给出图表序号
7、来稿请注明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学历、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详细邮寄地址
8、希望作者投稿时务必将以上要素补充完整、以减轻编辑部的后期工作负担,谢谢合作!
8、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修删,不同意请在稿件中声明
9、请勿一稿多投,发现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担
10、犯罪研究杂志录用通知书为信件版,发放通知书采用快递、请详细写出收信地址
11、若不能被录用,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处理方式的作者请转投他刊
12、本站并非犯罪研究杂志社和犯罪研究编辑部官方网站
13、若向该刊投稿,请直接与犯罪研究杂志社编辑部联系

关键词阅读:

延伸阅读:

  • 网站首页
  • 频道首页

  •   本文关键词:犯罪研究杂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4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kzz/114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0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