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经济发展趋势 当前山东省经济形势(3)
(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大。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以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重点保障脱贫攻坚、重大水利工程、绿色生态农业补贴改革、农村产业融合等重大工程,将政策目标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进一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的精确性、指向性和实效性。积极采取产业基金、信用担保、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9.56亿元,在35个县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山东经济发展趋势稳步扩大大蒜、马铃薯、大葱、大白菜、蒜薹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范围,全省蔬菜参保面积达200万亩,保额4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6%和45.5%。编制山东蔬菜、烟台苹果、鲁花食用油、金锣生猪等4支价格指数并正式向社会发布。
(四)农民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全省扎实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力度,促进农民创业就业,拓宽增收渠道。一季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48元,同比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1727元,增长8.6%;经营净收入2089元,增长7.3%;财产净收入118元,增长9.0%;转移净收入615元,增长9.4%。根据调研情况分析,预计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五)农业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1.69万个村(社区)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任务。昌乐县国家级“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任务基本完成,109个县(市、区)建立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全省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12.5万亩,流转率达到30.6%。在13个县(市、区)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截至5月末,全省“两权”抵押贷款余额25.9亿元,同比增长115.8%。省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圆满完成,土地托管、村社共建等做法在全国推广。国有林场改革全面铺开,莱阳、新泰、滕州、沂南4个县(市)林地经营权流转试点面积达到440万亩。
(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速。大力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全省上半年预计实现乡村旅游消费总额3820亿元,增长13.5%;农产品电商交易额260亿元,增长30%左右。在6个县、65个乡镇、602个村,扎实推进“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作,模式创新、主体创新、体制创新取得明显成效。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全省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18.1万户、4.8万户,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9400家。“粮改饲”试点深入推进,27个试点县“粮改饲”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畜牧养殖大县种养结合整县推进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诸城、阳信、禹城等7个县纳入试点。
当前,山东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应予以高度关注。
一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日益突出。今年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130.6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18%,青岛、烟台、潍坊、威海胶东四市较历年同期偏少53%~21%。截至6月20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及南四湖、东平湖总蓄水量36.684亿立方米,较历年同期多蓄18.8%;胶东四市大中型水库蓄水量仅4.601亿立方米,95座大中型水库中有35座低于死水位,小型水库几乎全部干涸,绝大部分河道断流,725.2万亩在田作物受旱,全部分布在胶东四市,多地出现因旱临时性饮水困难。
二是农产品价格走低影响农业增效。受粮食连年增产、库存充裕、国内外粮价倒挂等因素影响,粮价持续在低位运行,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突出。上半年,玉米平均价格为0.84元/斤,同比下降4.7%。受传统生产方式、分散经营模式和养殖功能单一等因素影响,目前畜牧产业周期性波动依然较大,生猪产业在经历2016年黄金周期后持续回落,生猪和猪肉价格同比下33.74%和24.85%;家禽行业近几年不断探底,年初又遭遇H7N9流感疫情影响,损失惨烈,鸡蛋价格同比下降24.96%。
三是农民收入增幅延续放缓态势。近一个时期,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同比均有所回落,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下滑,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速度放缓,生产经营形势不容乐观,农村劳动力就业需求减少,直接影响农民工工资水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将延续放缓态势。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了3.3、2.5和1.6个百分点,今年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预计上半年增速与一季度基本持平,保持在8%左右。
六、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情况
当前,山东部分领域风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为:
一是就业形势稳中承压。1-5月份,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同比下降10.5%,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同比分别下降23.6%和13.2%。去产能职工分流安置压力较大,特别是济钢关停搬迁涉及一次性安置人员较多。
二是金融风险不容低估。全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持续“双升”。5月末,全省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2.58%,较年初上升0.44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上升。部分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存在潜在的兑付、续发风险。企业债务风险频发,导致区域内企业融资成本大幅上升。
三是其他领域风险需高度关注。胶东半岛旱情加剧,95座大中型水库蓄水量较历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对工农业生产带来较大影响。工业生产安全隐患较多,需加大排查和防范力度。
本文编号:1264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kzz/1264785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