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 简介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主办的科技类学术性期刊。该刊1991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传播地质灾害与防治领域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宗旨,以推动该领域科技创新和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方向.是中国国从事地质灾害研究,特别是地质灾害防治及生态地质环境方面的权威性刊物,深受国内外同类专业人士的赞赏和喜爱。 版权信息《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刊名: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The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 and Control
主办: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周期: 季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3-8035
CN: 11-2852/P
邮发代号: 82-362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创刊时间:1990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专门登载有关自然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震、黄土湿陷、粘性土胀缩、冻土融陷、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矿井突水、岩爆、瓦斯爆炸、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机制、规律、监测、预报,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研成果或学术论文。本刊物是我国从事地质灾害研究,特别是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威性刊物。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 主要栏目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理论探讨区域地质环境
城市地质灾害
工矿地质灾害
道路工程地质灾害
海洋地质灾害
专题研究
监测技术与方法
防治工程技术
其它
短文
信息园地等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 发展历程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为了配合国际减轻自然灾害灾10年活动及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探讨地质灾害成因机制,总结、交流地质灾害防治经验,1990年3月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创办了《地质灾害与防治》刊物。在1年半的试刊阶段,共出版了6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1991年4月原国家科委正式批准,《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正式创刊并与公众见面。(《地质灾害与防治》更名为《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该刊物由原地质矿产部主管,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主办。这是一部较全面地反映地质灾害学科、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此期间《学报》的编辑部设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环境科学系,负责《学报》的编辑、出版及发行工作。
1997年后,鉴于经费及管理等方面的原因,经第二届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讨论并经有关领导研究决定,自1998年1期始,《学报》的编辑、出版及发行工作由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秘书处负责,并增加主办及协办单位,编委会与编辑部成员作了适当调整。
截至2002年底,共出版了13卷57期,其中正刊46期,试刊6期,增刊5期。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 办刊宗旨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创办14年来,一贯坚持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办刊宗旨始终是为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和研究工作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创造一个窗口,通过交流、探讨有关自然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诱发的各种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规律,研究防治新技术、新方法,促进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 期刊特色
《学报》主要登载有关自然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震、黄土湿陷、粘性土胀缩、冻土融陷、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矿井突水、岩爆、瓦斯爆炸、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机制、规律、监测、预报、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研成果或学术论文。该刊物是我国从事地质灾害研究,特别是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威性刊物。现已被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该期刊不仅是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技术人员、科研与教学人员的良师益友,也是各级领导从事管理和决策的参考资料。目前发行面不仅覆盖了大陆各省(市、区),而且港、台地区及日本等均有订户及作者。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 投稿须知
征稿内容
有关自然和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震、黄土湿陷、粘性土胀缩、冻土融陷、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矿井突水、岩爆、瓦斯爆炸、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机制、规律、监测、预报及防治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研成果或学术论文。
投稿
网上投稿;简化字以国务院公布者为准。
稿件
应包括题目、著者、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部分。
题目
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外文题目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
著者 附著者的工作单位、地点、邮编(含相应的英文部分,其中作者名用汉语拼音)。
作者简介 即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及研究方向。注在首页地脚处。
摘要
(含英文摘要)为论文的浓缩,即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及评论的简述应包括研究目的 、观点、思路、方法 、结果 、结论(含存在问题),并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为便于对外交流,中文摘要一般宜300个汉字;英文摘要应与中文部分一致。其中的中国地名、人名均应采用汉语拼音。英文摘要如需编辑部代译,请投稿时说明。翻译费用从稿酬中扣出。
关键词
一般3~8个,并附英文关键词。
引言
简要介绍论文背景、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理论依据、技术方案等。应言简意赅,避免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释。
正文
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应占主要篇幅。
稿件必须文风端正、实事求是,引用数据及资料准确。词语要精炼,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8000字(包括图、表及参考文献。其中图版不超过2版);消息报道不超过1000字;专题性讲座可分期连载。
文中各项标题层次分明,标题分级采用:1(左对齐),1.1(左对齐),1.1.1(左对齐)…形式。
文中的外国人名,请给出原文的姓、名全称。属省或州以下的外国地名,须注出原文。
数目字一律用阿拉伯字。有关计量单位一律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需排斜体的外文请在其下划线。易混淆的字母请注明文种、大小写、上下角标等。同一名词术语、计量单位、人名、地名等前后应统一。
表格、公式等的注释用星号标出。其它注释用半圆括号以阿拉伯数字标示。除图、表的注释直接置于图、表之下外,其余均作脚注。
应提交简明、清晰的黑白图件,其中图名、图例均放在图框外。凡涉及国界的图件,必须绘制在地图出版社最新公开出版的地理底图上,否则不能采用。图件简单者可占半栏,宽小于7.5cm,图内字用宋体六号(相当7.5号);图例用小方框表示,放在图框外图名之上,用1、 2区分;图注用1-;2-;区分,放在图名下方;若图件复杂不能用半栏表示,可用通栏,宽不超过13.5cm,其它如图例、字大小均同上述要求;照片须色调分明、层次清晰。
引用的资料(包括数据和图、表)须注明出处。
结论 应简明扼要。
参考文献 只列所采用的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中、英文对照),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顺排(中、外混排);未公开发行者列入脚注。编号用方括号标示,排列格式:序号、姓名、文章题目、刊名、出版年份、卷期、参阅页码。
基金项目
需在稿件首页地脚处注明项目来源及编号。
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同时已纳入“中国期刊网”如作者不同意入编本刊光盘版及网络版,请予说明。
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 (3个月内本编辑部将对稿件是否采用予以答复)。此外,本刊编辑部只对原稿负责,并可对来稿作适当的修改。编辑部要求作者修改的稿件,应于规定期限内修改后及时返回,若超过2个月,则按作者自动撤稿处理。所投稿件一经刊用,均付稿酬(包括稿件入光盘版及网络版的报酬),且赠送该期刊。不采用的稿件均不退还,请自留原稿。
本文编号:324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kzz/32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