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论文创新 >

论文学写作须创新意

发布时间:2018-01-12 14:44

  本文关键词:论文学写作须创新意 出处:《写作》2013年Z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作家 反映现实 鲁迅 论诗绝句 优秀作品 杜甫 清代诗人 李白 模仿 公式化


【摘要】:正清代诗人赵翼《论诗绝句》说:"满眼生机转化钧,大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该诗旨在反对模仿,提倡创新。本来一个社会有一个社会的风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矛盾,如果作家随人俯仰,拾人余唾,就势必产生公式化的作品,决然不能深刻地反映现实,所以他主张:"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论诗》)他另一首《论诗》列举唐代李白、杜甫两大诗人:"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
[Abstract]:Zhao Yi, the poet of the Qing Dynasty, said, "all eyes turned into vitality, big workers competed for the new day, advanced 500 years of new ideas, by the millennium and then felt Chen." the poem was aimed at opposing imitation. Promote innovation. Originally a society has a social style, an era has the contradiction of an era, if the writer with people, pick up the rest of the saliva, it is bound to produce formulaic works. It is absolutely impossible to profoundly reflect the reality, so he argues that "poetry and prose follow the world's movement and become new day after day." (Poems on the subject) another of his poems enumerates Li Bai and du Fu in the Tang Dynasty. So far has felt not fresh. Jiangshan generation of talented people out, each collar coquettish number
【分类号】:I04
【正文快照】: 清代诗人赵翼《论诗绝句》说:“满眼生机转化钧,大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该诗旨在反对模仿,提倡创新。本来一个社会有一个社会的风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矛盾,如果作家随人俯仰,拾人余唾,就势必产生公式化的作品,决然不能深刻地反映现实,所以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孝存;关于作家的话题[J];文学自由谈;1994年03期

2 宇文浩然;作家的灵魂[J];理论与创作;1994年05期

3 焦会生;作家要养浩然之气[J];殷都学刊;1996年04期

4 罗瑞宁;漫话作家[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1期

5 凤栖;善待作家[J];大舞台;1996年02期

6 李云峰;略谈作家的现代化[J];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7 黄展人;艺术真实与生活本质[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8 朱鸿;作家段位论[J];小说评论;2000年04期

9 王锡渭;作家的心态[J];心理与健康;1995年01期

10 李丛中;论作家的社会角色[J];思想战线;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清福;;文艺创作中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2 黄明仲;;诗人作家是什么[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7年务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郭瑞;;“创作方法”辨析[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8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4年

4 黄中模;;从“镜子”论看达·芬奇与金圣叹的美学思想[A];水浒争鸣(第四辑)[C];1985年

5 罗俊容;;碧野访谈录[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胜冰;;批评家的角色问题[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邹建军;;编选后记[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陈长义;;创作过程中情与理的辩证关系[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8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4年

9 ;阿毛访谈录[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少青;;文学家的“眼光”[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一九八二年年会论文集[C];198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红孩;散文八怪[N];法制日报;2001年

2 金莹;二月河提议“作家免税”引发争议[N];文学报;2008年

3 刘贤冰;从专业作家到“专业”作家[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河西;时钟里的身体[N];文艺报;2004年

5 王干;文学与疾病[N];北京日报;2003年

6 洪治纲;想像的匮乏意味着什么[N];文艺报;2003年

7 舒晋瑜;追寻青春文学的网络出身[N];中华读书报;2005年

8 徐怀谦;文学要有趣、有益[N];人民日报;2004年

9 张全之;时代对文学要求什么?[N];文艺报;2005年

10 范党辉;请求赴震区救灾[N];文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曾传芳;叙事策略与历史重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王春云;小说历史意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俊虎;梦想在泥泞中放飞:自由·自觉·自卑·自毁[D];兰州大学;2008年

4 李秀兰;中朝现代女作家作品中的内在意识比较[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国庆;作家与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2 吴琳;文学翻译中的自译[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孙婷婷;文学存在的镜像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桦桢;文学创造主体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5 葛秀丽;小说的虚构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雪军;新时期文学读者意识的流变[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魏国;中韩二十年代身边小说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白曼;鲁迅杂文与金学铁杂文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朱彦;文学创作与童心[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国贞;论“文气”说与作家人格的涵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414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angbiaozhuanli/1414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f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