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现状_2013年医患关系舆情报告:杀医案之后,谁还愿意做医生
本文关键词:医患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庄庆鸿制表
“不要学医!”这4个字,来源于温岭杀医案后被医护人员群体广为转发的一张网络照片。楼顶上,一名医生的白大褂背上写着这4个黑色大字。
10月25日,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3名医生被前患者袭击,造成1死2伤。这使医患冲突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中青舆情监测室统计显示,与去年的医患关系舆情相比,2013年,医护人员群体自我保护的呐喊更为强烈,但网络对医护群体依然是骂声居上。这带来的是医护人员群体继续为医疗体制“承伤”,他们和大众患者的诉求愈加“错身而过”,医患之间更加缺乏共识。
2013年,三甲医院伤医案占比高达八成
中青舆情监测室对2013年1月以来媒体报道的20件伤医事件进行了统计。从受害者的职业身份来看,一线医生首当其冲,占到75.0%,护士占比为25.0%。
与之相对,患者家属是最主要的伤医者,比重高达60.0%,家属一般是因对医护人员的服务、医疗方案等不满,,对医护人员下重手。其次是患者本人,占比为30.0%。
但有时候,患者或家属行凶是源于一个很小的导火索,甚至难以理喻。如2013年1月15日,北京通州潞河医院一急救女医生出诊遭殴打,只因要求家属找帮手抬患者。消息一曝出,立刻吸引大量网民和媒体关注,当日舆情数量达到两万多条。
从遇害地点来看,八成以上的事件在医院发生。
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间,中国医院协会等机构的调查表明,中国医院场所暴力伤医事件逐年递增,每年每所医院发生的平均数从2008年的20.6次上升到2012年的27.3次。
“中国医生目前正处于危机之中。”连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也在去年特别刊出了这篇不涉及医学科技的长文,“最近几年,他们在自己的工作中,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涉及个人人身安全的威胁。中国需结束医生面临的暴力威胁。”
医院外发生的伤医事件,也占到15%。如2013年1月19日,内蒙古包钢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朱玉飞,接到包头市120指挥中心电话,急救出诊。而后,病患在家中把朱医生杀害。此事再次震惊社会舆论,舆情总数直线上升。
四五月,各地接连发生6起伤害医生的事件,特别是武汉一患者家属不满病情介绍,刺伤查房医生,沈阳一家长因女儿高烧,殴打医生致脑震荡,青岛一患儿家长嫌接诊太慢,抡拳暴揍医生。此三起事件尤其引人关注,再次引发网民对医生职业安全的关注,使两月的网络舆论数持续高位运转。
9月和10月,媒体陆续曝出各地伤害医生的事件,数量达9起,光10月就发生了6起。
其中,9月的湖南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三护士被打成重伤事件和10月25日的浙江温岭三名医生被刺事件,更是引起网民、媒体和政府的热切关注,舆情信息量达140803条。
中青舆情监测室统计,三级甲等医院发生的伤医事件最多,占比达80%。
这正体现了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基本矛盾——“大医院,挤破头,小医院,空荡荡”。有媒体评论认为,频发的医患冲突正源于此,“核心是优质医疗资源供给短缺”。
大城市的三甲医院,集中了优势的医疗设备、人员、技术资源,导致人们集中去三级甲等医院看病,从而导致伤医事件发生的概率较高。相比之下,二甲医院及其他等级医院的伤医事件则数量较少。
杀医案伤了医生的心
2013年10月25日上午,温岭第一人民医院,一个暴徒持刀直剌五官科主任王云杰的心脏部位,致命。
案发后,医生们的反应,不再只是默默地继续看病。
10月28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00多名医务人员趁下班时间,聚集在医院内,打起了“还我尊严”、“医疗暴力零容忍”的横幅标牌。连日来,浙江杭州、台州等地多家医院都自发悼念遇难医生王云杰。
这个“还我尊严”,并非师出无名。
中青舆情监测室统计,网络评价中,指责医生“自作自受”的言论盖过了同情理解的声音。网友“颜是颜色的颜”批评温岭医生的举标语行为:“黑吃黑、收红包暗箱操作、视人命如草芥的时候,这些所谓有德的医生又在哪里呢?只不过触及了自己的利益,医生就全体出动反抗。”
今年以来频发的伤医案,让医生凋零的不仅是尊严,更是生命。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台州医院院长陈海啸在微博上“哭自己的行业”:“健康是我们共同的梦想,疾病是我们医患共同的敌人。唇亡齿寒,同命相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命之不存,梦将附焉?凶杀已为今日医生不该承受的生命之重,何日医生能回归纯纯的治病救人之职能?”
本文关键词:医患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09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angbiaozhuanli/160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