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微博舆情发展态势分析报告【2】
本文关键词:微博舆情,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二、2012年微博舆情变迁与特征
(一)舆情频度与类型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选取的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的100件热点舆情案例,事件类型统计情况是:社会民生类舆情事件所占比例最大(28%),其次是反腐倡廉类舆情事件(23%)和社会安全类舆情事件(12%),其余较为平均地分散于环境保护、文化道德、公共卫生、涉外关系等舆情事件中(见图2)。
图2:2012年百大舆情事件类型分布
图3:2012年百大舆情事件持续时间情况
从百大舆情事件的持续时间来看,多数事件的热度维持在一周之内,持续时间维持在两周以上仅占16%。微博舆情发展过程的迅捷性、多变性特点展露无疑(见图3)。
(二)社会动员能力显著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使得社会动员速度更快、社会参与度更广、发生频度更高,线下运动频繁将考验政府有效驾驭社会风险的能力。在我们抽取的2012年度100个舆情事件中,出现线下行动的事件占整体样本的21%。另据《2012年天涯社区网络维权舆情事件社会心态分析报告》 显示,在抽取的914条帖文中因维权引发的群体事件有374起,占样本总量的40.92%。2012年的什邡、启东、镇海大规模环保群体事件,微博助群众赢得诉求,当地不少网民通过微博、论坛等对现场进行文字、图片直播,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
图4:2012年微博热点舆情中网民参与形式分布
微博的社会动员能力还体现的在社会参与的倡导之上。在钓鱼岛事件中,民众自发掀起的保钓行动浪潮,向世界宣示了我国公民的爱国情操。2012年来“微公益”正大步向前推展,2013年1月初发起的“光盘行动”,经过媒体的传播放大,迅速成为社会大规模参与的线下活动。现代社会关系网与互联网关系更加密切,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社会各界都需要关注社会动员的新形式,提高对信息时代社会动员机制的认识和创新运用,积极凝聚社会共识和建设力量。
(三)网络反腐引领话题领域热点
网络反腐一直是舆论关注的重中之重,2012年,“微博反腐”大放异彩,微博反腐的传播扩散、挖掘深度、影响范围都在不断扩大,网络反腐趋向专业化、娱乐化、常态化,网络反腐跨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地。“房叔”、“表哥”、“雷冠希”、“局长日记”等在网络的“围剿”下迅速落马,“小鼠标扳倒大贪官”俨然成为当下中国社会一道新景观。
微博反腐作为新兴的反腐败手段,在社会舆论一边倒的叫好中,网络反腐的自身局限和道德、法律风险同样值得警醒,其规范化也成为社会思考的重点。“网络反腐:不止于晒艳照、亮房产”,网络反腐应尽快走向互联网开放环境下的“制度性反腐”。
(四)媒体微博崛起,社会舆论场进一步多元化
2012年媒体微博发展势头强劲,以电视、报刊、广播、杂志为主要形态的传统媒体纷纷进军微博,安营扎寨,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的完美结合。媒体微博对于信息传播规律有更精准的把握,加上信息的及时性、较强的客观性以及评论的独特性,更容易获得网友的关注和转评,具有显著的声音传播力与舆论引导力。
2012年7月,,@人民日报 微博的开通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截至2012年12月,@人民日报的微博被转数已高达5826412条,被评数为1900732条,转评比高达32.6%,粉丝数量超过400万。2012年9月14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人民日报社调研时强调主流媒体要积极进军微博领域,鼓励编辑记者开办个人微博,把微博主流声音做大做强。以@人民日报、@新华视点、@央视新闻等为代表的媒体微博“国家队”融入民间舆论场,也使得媒体微博群进一步壮大,声音更为权威,构成了网络舆论场的新生力军。
图5:2012年新浪媒体微博认证数量变化趋势
(五)政务微博迈入成熟
2012年,我国政务微博除保持数量持续增长外,在覆盖面、微博质量、应用水平等方面呈现出不断提升的趋势。基层微博和中央部委微博齐头并进,其中数以万计的基层政务微博在2012年发展迅猛,县处级以下政务微博占总数80%,政务微博进一步实现“全覆盖” 。政务微博出现了“集群化发展”的趋势,多地政府部门联合建设“微博发布厅”,使得原本孤立的政务微博得以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目前,已有北京、新疆、江苏等13个省(区、市)有了自己的政务微博办事厅。
图6:新浪政务微博级别发展变化情况图
目前,我国政务微博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处于务实、应用阶段。政务微博作为打通“两个舆论场”的主力之一,对促进官民互动、拉近社会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六)微评论 vs 信息爆料:评论的舆论张力上扬
在2013年新年第一天,人民日报在其官方微博上宣布:人民日报开辟评论专版,在微博上引起网友的热议。在2012年的诸多热点舆情事件中,“微评论”接替爆料,成为推高舆情热度的助燃剂。当前,相当多的机构类微博相继开设评论专栏,如@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微评论”充分关注社会瞩目事件,在舆情事件中发挥着强大的舆论引导力。“微评论”所包涵的是非观、历史观、人文观等,像是“活的灵魂”,深刻影响着舆论场中的网民态度、价值判断,从而对整个舆情事件的走势产生巨大的影响。始终与网络民意保持亲近的距离,尤其是“以观点取胜”,成为媒体在微博等网络舆论场中发挥舆论影响力的主要方式之一。
(七)对中国政情的高期待
当前,网络问政迈入新的台阶,公众对国家政治和公共政策的关注日趋强烈。2012年,适逢党的“十八大”,社会议政参政热情高涨,并一直延伸到2013年的全国“两会”。十八大召开之后,社会各界和网民对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引领未来发展充满期盼。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在微博上引发舆论热议。中央领导的亲力表率,受到网民的好评。习近平总书记的“南行”被网友“微直播”,网友大呼过瘾。中央领导贴近群众的做法赢得了舆论良好的口碑,塑造了亲民的形象。
“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阐述引起包括国际在内的热议,“中国梦”一词正式进入官方语汇并迅速走红,截至2013年2月底,相关论述文章猛增至15万篇,微博超过400万条。“中国梦”被各界网民解读为的民族复兴之梦、社会民生之梦和个人理想之梦。“中国梦”凝结着国人的思想共识,唱响改革主旋律,已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与集体期待。
本文关键词:微博舆情,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6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angbiaozhuanli/166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