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论文创新 >

学术论文论点创新发生机制与创新方式

发布时间:2017-05-04 19:08

  本文关键词:学术论文论点创新发生机制与创新方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学术论文论点的形成一般要经历感受、理解、解释的过程。写作者在提炼论点时,必须根据论点形成的特点,运用适当的方法提炼论点。论点创新的方法包括细化、分化、质疑、深化。学术论文论点的表述实际上是认识、思维由内在到外化的过程,必须借助语言文字才能实现,选择恰当的概念和明确论点存在的条件对论点的表述很重要。
【作者单位】: 江汉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学术论文 论点创新 发生机制
【分类号】:C01
【正文快照】: 一、论点创新发生机制学术论文的论点是写作者在一定的学术范围(这个范围表现为选题)内运用自己的学术积累,对聚集的材料进行思考鉴别所得到的学术见解。依据心理学关于认识发生的理论,学术论文论点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对于写作者而言,学术论文论点的形成,是由模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晓华;学派化与思想创新[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彭启福;“解释学转向”,还是“解释的转向”?——关于现代西方科学哲学走向的思考[J];浙江学刊;2003年01期

3 李华文;论学术论文论点形成的思维机制[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丽湘;;注重词汇教学艺术 提高中学英语教学效果[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年03期

2 许思安;张积家;;教师的性别角色观:“阴盛阳衰”现象的重要成因[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肖静;;背诵课文在我国英语学习中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0年08期

4 王芸;;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习得性无助”现象分析及其对策[J];考试周刊;2011年29期

5 韩彩英;李春涛;;论学派意识与学术生态现实——从国内哲学界学派的境遇及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路径抉择看[J];晋阳学刊;2012年01期

6 刘新庚;黄小明;李超民;;论大学生网瘾心理过程机理及心理行为矫治方法[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叶海声;;兵马俑的地砖[J];家教世界;2012年04期

8 陈佳佳;;浅谈PBL学习模式在职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琼州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尹叶秀;;网络教育体系结构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05期

10 吴滨,金分树,陈婧巧,陈元,荆海蛟,杨森,李金玲;中文体育核心期刊多视角评价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咏梅;刘连生;;《数学教育研究》课程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臧要科;三玄与诠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宇平;品格证据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原晋霞;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苏波;交易者的学习适应性行为对股票市场影响的仿真实验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伶;人本主义教学思想与心理学实验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傅强;影视表演中的节奏、情绪和性格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罗香群;大学生责任心问卷的编制与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赵光灵;高中物理合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焱;论哈姆雷特的动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6 骆远征;贵州省中学生物理学习策略及其归因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7 陆秋;小学体育课程目标实施现状的实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华;《语文》教科书中的“个人”形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肖恒;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高巧林;朱震亨中医心理学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德荣;理解、解释与实践[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论文与学术论文[J];宿州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陈欢;;浅谈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撰写[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9期

3 ;我校计算机学院蒋运承教授、汤庸教授喜获南粤科技创新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稿件规范要求(一)学术论文组成项目及要求[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薛蓉;;衡量学术论文创新水平的若干原则[J];高教与经济;1995年01期

6 马娜娜;;对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写作规范的探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王健;王海滨;;论综述性学术论文的写作[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稿件规范要求(一)学术论文组成项目及要求[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9 ;征稿简则[J];武夷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徐开彬;;贺卫方事件与中国学术的出路[J];社会观察;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景超江;;学术论文参考文献著录浅探[A];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湖北省农业机械学会关于表彰第十届(2002——2003年度)优秀学术论文及作者的通报[A];《农业机械化理论研究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3 赵新平;;让学术论文之“花”在科技工作者心中常开[A];山西省地震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刊[C];2005年

4 刘亚萍;张欣;李娟;;编辑应重视参考文献的把关与核查[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五集)[C];2007年

5 张红;程建霞;刘彤;王小唯;;高校教师、研究生学术论文的发表动机与投稿取向[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文集2008年第1卷——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2次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二届一次学术年会交流学术论文篇目[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7 徐方;;学术论文责编审读例析[A];高校编辑出版文集[C];1995年

8 ;2003年度获奖学术论文总目次[A];中国重汽科协获奖学术论文选编(2002-2003)[C];2004年

9 ;规范关键词选择的决定(试行)[A];中国真空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陈成东;;学术论文中图(表)题的合理表达与使用[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二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谢宗惠;全国航海学术论文呈现兴旺景象[N];中国水运报;2008年

2 记者 杨乐 实习生 余芳;我市学术论文进步巨大[N];南宁日报;2010年

3 实习记者 张作成;学术论文可以自我“克隆”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吐鲁番地区第八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奖领导小组办公室;吐鲁番地区第八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获奖论文公告[N];吐鲁番报(汉);2009年

5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 报告执笔人 高自龙、杨红艳、范晓莉、刘峰、熊春兰;2010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研究报告[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6 通讯员 龙国祥;武汉市局获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N];中国气象报;2010年

7 丁磐石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参加编辑《中国社会科学》的一些体会(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王泽华;学术论文当心走进三个误区[N];光明日报;2001年

9 山东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于修平;学术论文在质而不在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10 记者 张银炎;上海船界58篇学术论文获奖[N];中国船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芳;应用心脏超声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发生机制和二尖瓣环成形术后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发生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2 官键;基质金属蛋白酶-2,9在放射性肺损伤发生过程中的机制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3 陈世香;行政价值体系的历史——生态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彭志越;高校学生社会支持的发生与扩展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陆志方;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发生机制和防治系统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侯振;白介素1受体II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机制和生物治疗中的作用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7 刘fy;HGF与MMP-9在SLE中的异常表达及在血管炎发生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井玲;氟化物刺激成纤维细胞成骨表型表达及其在氟骨症骨周化骨发生机制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06年

9 冯金华;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无复流现象发生机制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10 孟勐;基于语料库的中国作者和英语母语作者英文学术论文中评价语言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晏纲;论观察错误[D];中南大学;2003年

2 倪锡英;学术论文中一种模糊策略—认知型动词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3 诸奇嫣;英汉学术论文引言和结论语类分析及其相关性对比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汪莹;中外英语期刊学术论文第一人称使用对比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5 张珊珊;社会科学学术论文人际意义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6 滕真如;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文体分析及写作[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7 张婧;胃癌细胞SGC-7901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态学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8 郝永超;2001-2005年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武术学术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D];湖南大学;2009年

9 熊林春;从认知语用角度看言语误解[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宋子仑;台湾地区十年间(1996~2005)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分析[D];暨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学术论文论点创新发生机制与创新方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5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angbiaozhuanli/345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8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