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素质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的统计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个人素质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的统计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如何提高科研工作者的创新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界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而个人素质对科研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文章通过对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科研工作者的统计分析,研究了个人性格、教育经历、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对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
【关键词】: 个人素质 科技创新能力 影响
【分类号】:G316
【正文快照】: 一、研究的背景如何提高科研工作者的创新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界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影响科研工作者的创新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不仅包括客观方面的制度保障、硬件设施、软件配套、文化传统等,还包括主观方面的个人素质、主观能动性等。显然,个人素质在科研工作者的创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俊琳;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迎利;;贝尔实验室诺贝尔奖项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中小学教育家形成机制研究”课题组;中小学教育家形成机制的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3 邓毅芳;符少辉;;构建和谐社会中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年03期
4 胡仁东;;大学组织学术发展的动力机制探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年09期
5 钱振华;;国内科技哲学领域合著者派系分析与可视化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曾华锋;钱彦琮;陈晓兵;;武器研发的伦理困境与科学家的道德责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王德胜;;化学元素发现史的统计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2期
8 曾杰;试论人生成功的基本要素[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2期
9 刘静茹;;谈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10 刘扬弃;;浅析科学界的社会分层[J];沧桑;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田闯;;诺贝尔奖奖金来龙去脉初探[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王雪源;;科学界马太效应的批判[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邝小军;科技工作者社会分层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辉;科研诚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惠峗;组织隐性知识共享的管理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邱楷;我国地方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激励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杨茂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流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漆捷;意会知识及其表达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刘六生;省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宋刚;中国技术管理学科演进发展状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路璐;企业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环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马艳粉;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丽军;高职新生入学适应中多渠道支持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妍华;河北大学在校硕士研究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侯静;地方高师院校转型中专业设置的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朱广生;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冯炎莲;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及网络工具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孟博;探究我国法律服务行业律师收入的赢家通吃现象[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赵辉;高等教育事业单位功能目标和系统环境的演变[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于淑瑞;河南省高等教育竞争力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云启;我国入世后农业知识产权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2 周建科;加入关贸总协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3 郑晔;浅论家庭消费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2期
4 杜健;南亚核风暴及其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07期
5 陈宁;广告信息对消费者品牌决策加工的影响[J];商业研究;1999年03期
6 滕维藻,张岩贵;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经济安全的影响以及我国的因应措施[J];南开经济研究;1999年05期
7 张婷;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及影响[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8 杨欣欣;中美价值观念差异及其对语言文化的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9 李淑清;加入WTO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和对策[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0 胡习斌,占志雄;加入WTO对福建农业的影响与对策[J];福建农业学报;2000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文骏;童利标;李从利;袁魏华;陈文兵;;军校学员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冯聪;;落实《决定》精神,加强地质人才培养——关于高校地学人才培养的建议[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青年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6年
3 李先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陈刚;李昕;裴健;;新专业建设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哈工大材料化学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思考[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5 陈金炎;;加强地质人才队伍建设 增强地质科技创新能力[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地矿经济理论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舒飞涛;崔洪章;许静;张树兰;;把握科技创新政策 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7 盛培秀;;科技创新型人力资源开发之对策分析[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中可;苏维词;马黎;;影响贵州企业科技创新的互动机制及对策研究[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1—2004)[C];2005年
9 许景辉;张成凤;;“引、育、管”式的电气专业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模式研究[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任冬梅;;关于增强国有大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A];山西省科技情报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红 记者 胥茜;论文无创新 一票能否决[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王握文邋周珞晶 吴丹;11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启示[N];科技日报;2008年
3 记者 欧阳春艳;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揭晓[N];长江日报;2005年
4 中共九江市市委书记刘积福九江市人民政府市长 蔡晓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N];科技日报;2004年
5 ;重庆工学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N];重庆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姚琳;科技创新引领经济腾飞[N];广西日报;2006年
7 本报特约通讯员 汤宏;播撒创新的种子[N];解放军报;2006年
8 记者 赵勇进邋通讯员 李春春;通州科技创新添后劲[N];南通日报;2007年
9 记者 丁常英;五年内省级技术中心达150家[N];石家庄日报;2006年
10 杨勋 刘静岚 杨胜辉;共同创建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N];湘潭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华;结构主义文论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陈祖君;论汉语文学期刊影响下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D];四川大学;2007年
3 樊星;影响·契合·创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刘樦;释宝唱与《比丘尼传》[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翟运开;知识转移粘滞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金钢;俄罗斯文化与现代东北文学[D];山东大学;2007年
7 赵改萍;元明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的发展及影响[D];四川大学;2007年
8 刘冬林;东道国贸易环境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梁桂芳;杜甫与宋代文化[D];山东大学;2005年
10 杨菁;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贷市场供求主体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永学;道光帝崇俭抑奢之探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2 张兆兴;美国利益集团与中国最惠国待遇(1990—2000)[D];山东大学;2006年
3 许颖华;加载水平力的微型种植体对幼犬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4 程刚;破山海明禅师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
5 乐帧益;魏晋玄学与辞赋[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丁冠宇;家庭教育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静怡;美国风景园林师学会奖与美国风景园林发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8 李顺成;21世纪初澳大利亚的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其对中澳关系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8年
9 郭其轶;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景观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蔡榕津;武则天在唐前期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个人素质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的统计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2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angbiaozhuanli/412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