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人生观后感_极限人生简介_《极限人生》观后感
本文关键词:极限人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极限人生》观后感之一:
假期里,再次捧起了这本《极限人生》。最初看这本书大约十四五岁吧,内容虽然只记得大概,但给我的印象却是非常深刻的。再读这本书时,感觉熟悉而又陌生,但它带给我的那种震撼却是从前不曾有过的。
这部小说的作者叫朱彦夫,1933年出生在沂蒙山区,从小家贫如洗,一天学堂没进过。1947年参军,打了上百次伏,立了三次功,负了十多处伤。这部小说的主人公——石痴,就是作者的生活原型。石痴在朝鲜二五○高地阻击战中身负重伤,昏迷中将自己被打出挂在脸上的左眼球吞进了肚子里。回国后,他被截去了四肢,成为一个没手没脚的“肉轱辘”。但他勇敢地迎接命运的挑战,回村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后来,石痴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他克服残躯带来的种种不便,顶着各种流言蜚语,带领群众改变了家乡的贫困面貌。
在这部小说中,石痴刻苦锻炼生活自理能力这部分情节,是我最受感动的部分。他受重伤回国治疗,曾几度面临生命的危险,,最后被推入“太平室”等死。但谁也没有料到,在进入“太平室”93个日日夜夜之后,石痴竟奇迹般地复活了!开始,看到自己的断臂残躯,他和所以正常人一样,也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但在经过了“跳楼事件”之后,他打消了轻生的念头,立志要好好活下去!困难无疑是巨大的,要想从一个吃喝拉撒都需要有人照料的重残人,变为一个生活能基本自理的“正常人”,其中的艰辛是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制造了重回休养院的假象后,石痴把自己封闭在了一间屋子里,他不分昼夜地练习自理能力,靠着每天吃三块霉腐的瓜干,喝两口泥罐里的水,他竟然坚持了五十多天!虽然成效不大,但他坚信,凭着自己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意志,终会有成功的一天。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几年的磨炼,石痴学会了装卸假肢、吃饭、穿衣和便解,还学会了认字、读书和写字。我想,只有细细读过此书的人,才能真正理解石痴的苦难,石痴的坚强,石痴的付出。
小说的前几页有几张照片,是作者生活的一些片断,而第一张给我的印象最深刻,那是作者坐在简陋的炕头,用两只断臂夹着笔在进行书稿的创作。难以想象,这部30多万字的小说就是在这里,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诞生的。七年,他整整用了七年的时间!如果说,当年奥斯特洛夫斯基以超人的毅力口述著书,塑造的保尔· 柯察金的形象,鼓舞、教育了千百万人的话,那么,本书的作者朱彦夫则是用自己的生命之光,提示了人生的价值和含义。我相信,凡是读过这本书的人,一定会从中领悟、思索许多许多……
《极限人生》观后感之二:
利用假期时间,我再次阅读了朱彦夫的《极限人生》这本书。我再一次被主人公那顽强不息的自立精神深深地震撼了。作者朱彦夫,堪称“中国当代的保尔”。他少小参军,参加过淮海、渡江等上百次战役、战斗,内脏、头部多次负伤。在朝鲜战场,他又负重伤被截去四肢,并失去左眼。重残后,他不向命运低头,拼命锻炼生活自理能力,担任了25年的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改变了一个贫困村的落后面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一天学没上过的他,仅凭四肢全无的孤躯,顽强拼搏用心耕耘,历时七年,七易其稿,居然写出了一部长达30多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这部作品,以作者自身为生活原型,以求生、拼搏、奉献为主线,塑造了石痴这个重残人自强不息、不屈服于命运的形象,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我每读一章,人物的形象就在我眼前愈来愈清晰,感慨也就油然而生。读完之后,我从中悟到了很多,在此就其中几点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 平安、健康即是福。
当石痴成了四肢皆无、并少一只眼的重残人之后,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几乎全部丧失,有饭不能吃,有路不能走,这成了他生活下去的最大障碍。然而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他并没有消沉下去,他不向命运低头,而是凭借常人难以想像的、超人的毅力,拼命锻炼自理能力。吃饭,正常人最基本的生存本领,到了石痴那儿,却成了比阵地还要难攻的“堡垒”。为了攻破这个“堡垒”,他瞒过了自己的亲生母亲,造成已回疗养院的假象,暂时与世隔绝,独居囚室,靠着屋里面仅有的十几斤霉腐的瓜干和半泥罐水,进行残酷的“生活自理”锻炼,最后由于断食缺水,劳累过度晕过去,差点把命都搭上。相比之下,我们该是多么幸福啊!手能拿,脚能走,眼能看,耳能听,拥有自由,我们已经拥有了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了,在别的方面又何必斤斤计较呢?
本文来自文章中国,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关键词:极限人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2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angbiaozhuanli/52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