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技论文写作训练在促进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浅谈科技论文写作训练在促进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摘要】:科技写作训练对于培养大学生掌握和分析信息能力、学术严谨性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重点阐述了科技论文写作训练对于培养高素质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性,提出和探讨了有关开展科技写作训练的方法。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人才培养 科技写作训练 创新型
【基金】:西南科技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19xn0800-75
【分类号】:G642.477
【正文快照】: 当前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是培养出一批具有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知识面宽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其中,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科研创新思维和能力是衡量和评价大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指标和依据[1]。科技写作实际上是一门文理相互渗透的交叉学科,它不仅涉及到自然科学的各领域,还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永松;科技写作的形势及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王雯姝;杜晶波;;当前大学生学术道德缺失现象分析及引导[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3 李胜利;科技写作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翠菊;蔡莉莉;;以研究式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05期
2 刘少华;;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对策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1年04期
3 白少布;;CDIO模式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建构[J];价值工程;2011年22期
4 田芳;;信息社会背景下的通识教育与人才培养[J];黑河学刊;2011年08期
5 章蕾;;大学核心竞争力概念及构成要素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6期
6 郑娜;张嘉;;利用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的途径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7 曾婷婷;;探析大学生创业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以广东省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2期
8 蔡彬彬;;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海外第二校园经历”研究[J];高教与经济;2011年02期
9 毕晓芬;孙海伦;;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10 韩荭芳;;浅议高校人才培养新走向——领导力培养[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惠民;刘沧山;张玉光;赵龙庆;姚孟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华小梅;丁坚勇;康俊明;;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张学琛;王保顺;李志德;;实验室管理机关建设与管理人才培养[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赵丽莹;杨波;王小唯;;高校学报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六集)[C];2008年
5 刘鹤成;;浅议学术交流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6 李炎锋;李明;王玲;汪海燕;;教学基地建设结合产学研合作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立国;;中法高等教育教学的比较与思考[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文斌;;两岸关系新进展给无锡市发展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扈继军;;人才蔚起国运兴——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10 吴会江;;高校的人才供应链管理[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李水清 蔡晓英;全国中医药院校在汉谈人才培养[N];湖北日报;2008年
2 蒙克;人才培养:大机技术的澎湃动力[N];网络世界;2008年
3 本报记者 万玉凤;建设人才培养的立交桥[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特约记者蔡亚君、通讯员陆华晖;崇阳加强农村人才培养[N];咸宁日报;2009年
5 通讯员郭大勇 记者欣研 程曦;解放思想大讨论聚焦人才培养,探讨学生成才之路[N];新清华;2009年
6 校长 顾秉林;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再创新百年育人辉煌[N];新清华;2009年
7 副校长 袁驷;解放思想,,继往开来 探讨新百年人才培养的使命与战略[N];新清华;2009年
8 龚晓军;金山探索新型人才培养之路[N];中国黄金报;2009年
9 记者孟令晶;发展数据产业 人才培养先行[N];秦皇岛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王芬兰;人才培养助力经济转型[N];苏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罗丹;规模扩张以来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淑滨;中国高等学校社会价值增值的协同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夏桂华;基于层次定位的我国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吴越;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林蕙青;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朱晓东;大学知识创新体系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10 张铭钟;我国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模式构建[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万曦;西南联大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胡南;美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汤琼英;新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TTP教学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郑婧;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严峻;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张颖;大学权力治理结构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影响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李琰;高校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江娴;化工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何梅;牛津大学人才培养的历史传统与现代走向[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包寒蕊;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理论与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08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angbiaozhuanli/608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