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论文创新 >

想象力与古典诗词教学——古代文学教学与创新思维培养研究论文之三

发布时间:2017-09-06 01:38

  本文关键词:想象力与古典诗词教学——古代文学教学与创新思维培养研究论文之三


  更多相关文章: 想象力 记忆表象 理解领悟 形象思维 情感空间


【摘要】:想象力是发展创新思维的翅膀。古代文学教学,应当充分利用古典诗词所具有的想象空间,从引导学生储备丰富的记忆表象、培养敏锐的理解领悟力、激发创造性的形象思维力和拓展多样的情感空间等方面入手,在赏析作品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想象力 记忆表象 理解领悟 形象思维 情感空间
【分类号】:I206.2*4
【正文快照】:   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对老师详细分析讲解过的作品,学生往往洋洋洒洒,对答如流;对自学的篇目,却只能简单地讲出“结构严谨”、“语言精炼”、“情感真挚”,或是“成功地使用了比喻、夸张、对比等手法”一类的套话,即使偶有谈及意境、风格,也是点到即止,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增流,彭发胜;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翟苏民;对中学美育现状的一得之见[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周小仪;从形式回到历史——关于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4 赵白生;“我与我周旋”——自传事实的内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李瑛;唐代送别诗意象营造的个性化[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6 曹德和;修辞学是否属于边缘学科讨论述评[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7 王渭清;人格面具膨胀的启示——《白鹿原》人物形象的符号象征意蕴探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8 魏家海;古诗英译中意象定位的意图性[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陈景春;试论审美体验的传播[J];编辑之友;2005年01期

10 胡淑慧;冯延巳、晏殊词异同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春翎;;古典文学作品英译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阐释——兼评林语堂译介《浮生六记》中的审美体验[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国娟;;温庭筠两阕《梦江南》的写作艺术[A];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一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其亨;庄岳;吴葱;;处处书堂选字名 无非道古淑今情——清代皇家园林景名用典的审美意义[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三辑)[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剑云;太康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2 赵伶俐;审美概念理解对审美感受和创造性思维影响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汪丽君;广义建筑类型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5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6 杨合林;玄言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7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9 田林;大遗址遗迹保护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郑利军;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艾娥;乔吉散曲意象的美学透析[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2 姚丽萍;从受众选择角度对电视新闻编辑的考察[D];暨南大学;2003年

3 范海玉;刘长卿五言律诗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4 张胜利;论文学的宇宙境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杨洲;人品、诗品、画品——论王冕的人品及其诗画创作[D];河北大学;2001年

6 郭亚宾;耶律楚材诗歌特质论[D];河北大学;2001年

7 徐茂雯;陈子龙诗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8 余意;论宋代文人雅词的审美品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郑珂;中英情感隐喻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唐兵;近百年中国美育观念演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爱青;符号与意义[D];河南大学;2003年

2 李巍;优雅的古典——曹文轩小说论[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01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angbiaozhuanli/801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7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