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虫草菌丝体蛋白高通量发酵生产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0 04:48
为了获得高产量的蛹虫草菌丝体蛋白,利用高通量液体发酵技术,在菌丝快速生长阶段,通过连续补料方式调节发酵底物,加快菌丝对物料的持续利用,提高菌丝体的生物量及菌丝体蛋白质含量。试验通过对液体发酵参数的研究得出,当发酵液p H为4.10~4.20,发酵液还原糖含量18 mg·m L-1左右,200 L发酵罐连续补液4次(3.5 L/次,含浓氨水96 m L、葡萄糖1 200 g、酵母膏360 g),发酵69 h,获得的菌丝体生物量为2.360g·100-1m L-1,菌丝体蛋白得率达46.5%,菌丝体蛋白含量1.098 g·100-1m L-1;比普通一段式发酵时间缩短3 h,菌丝体蛋白含量提高68.92%。
【文章来源】:中国食用菌. 2020,39(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时间生长速率、生物量变化
由图1可看出,随着时间的变化,菌丝体生物量不断增加,但发酵末期生物量几乎未有变化;调节发酵液p H组的生物量一直比未调节p H的高,如在48 h时生物量相差0.155 g,但后期120 h时生物量相差仅0.05 g,在144 h发酵结束时生物量分别为1.612 g·100-1m L-1、1.615 g·100-1m L-1几乎相同,说明发酵过程中调节适宜p H可以加快菌丝生长,但若不补充碳氮营养,发酵后期会随着碳氮营养的消耗,总生物量将不再发生变化。调节发酵液p H的蛹虫草菌丝生长速率在0~72 h比未调节高,后期却降低,说明需要补充碳氮营养,以提高菌丝的生物量;同时发现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在48 h~72 h时间段蛹虫草菌丝生长速率最高,调节p H和未调节p H分别达到0.014 3 g·h-1、0.013 8 g·h-1。100 m L发酵液补料时的p H及还原糖参数见图2。由图2可看出,随着时间的变化还原糖含量不断减少,到后期几乎未有变化。开始时发酵液的p H为5.22,100 m L发酵液加入40μL浓氨水可调节p H到5.80,48 h后p H降至4.15,加入氨水80μL可调节p H为5.80。在发酵开始时的还原糖为30.49 mg·m L-1,调节p H和未调节p H的发酵液48 h时的还原糖含量分别为17.97 mg·m L-1、18.82 mg·m L-1,128 h时分别为2.68 mg·m L-1、3.06 mg·m L-1,在48 h碳源营养消耗约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蛹虫草高产菌丝体蛋白菌株的ARTP诱变选育[J]. 刘广建,郑惠华,蒋益,张辰,薛璟,季宏更,张蕾. 食用菌. 2020(05)
[2]基于高通量生物反应器和分段式pH反馈补料技术发酵生产L-赖氨酸[J]. 梁恒宇,林海龙,孙际宾,卢宗梅,陈博,孙村民.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06)
[3]食用菌中生物活性蛋白的研究进展[J]. 孙正祥,王瑞霞. 食用菌学报. 2009(02)
[4]鱼粉中真蛋白质含量的测定[J]. 程淑华,崔群英,单巧玲,夏玉琳. 宁夏农林科技. 2008(04)
本文编号:3292162
【文章来源】:中国食用菌. 2020,39(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时间生长速率、生物量变化
由图1可看出,随着时间的变化,菌丝体生物量不断增加,但发酵末期生物量几乎未有变化;调节发酵液p H组的生物量一直比未调节p H的高,如在48 h时生物量相差0.155 g,但后期120 h时生物量相差仅0.05 g,在144 h发酵结束时生物量分别为1.612 g·100-1m L-1、1.615 g·100-1m L-1几乎相同,说明发酵过程中调节适宜p H可以加快菌丝生长,但若不补充碳氮营养,发酵后期会随着碳氮营养的消耗,总生物量将不再发生变化。调节发酵液p H的蛹虫草菌丝生长速率在0~72 h比未调节高,后期却降低,说明需要补充碳氮营养,以提高菌丝的生物量;同时发现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在48 h~72 h时间段蛹虫草菌丝生长速率最高,调节p H和未调节p H分别达到0.014 3 g·h-1、0.013 8 g·h-1。100 m L发酵液补料时的p H及还原糖参数见图2。由图2可看出,随着时间的变化还原糖含量不断减少,到后期几乎未有变化。开始时发酵液的p H为5.22,100 m L发酵液加入40μL浓氨水可调节p H到5.80,48 h后p H降至4.15,加入氨水80μL可调节p H为5.80。在发酵开始时的还原糖为30.49 mg·m L-1,调节p H和未调节p H的发酵液48 h时的还原糖含量分别为17.97 mg·m L-1、18.82 mg·m L-1,128 h时分别为2.68 mg·m L-1、3.06 mg·m L-1,在48 h碳源营养消耗约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蛹虫草高产菌丝体蛋白菌株的ARTP诱变选育[J]. 刘广建,郑惠华,蒋益,张辰,薛璟,季宏更,张蕾. 食用菌. 2020(05)
[2]基于高通量生物反应器和分段式pH反馈补料技术发酵生产L-赖氨酸[J]. 梁恒宇,林海龙,孙际宾,卢宗梅,陈博,孙村民.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06)
[3]食用菌中生物活性蛋白的研究进展[J]. 孙正祥,王瑞霞. 食用菌学报. 2009(02)
[4]鱼粉中真蛋白质含量的测定[J]. 程淑华,崔群英,单巧玲,夏玉琳. 宁夏农林科技. 2008(04)
本文编号:3292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enghuobaike/3292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