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栽培种植论文 >

基于学科知识图谱的紫云英研究态势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05 10:48
  利用文献计量法,结合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分析技术,对1992—2018年间紫云英研究的外文文献和中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为紫云英研究者跟踪研究前沿、把握研究方向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中国是紫云英研究的主要国家,且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有着密切的合作;多数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国内形成了核心作者群;紫云英国际研究热点集中在紫云英—土壤—水稻养分运筹和紫云英根瘤菌领域;国内研究热点集中在紫云英—土壤—水稻养分运筹、紫云英根瘤菌、紫云英品种选育、紫云英功能产品开发等领域。结合紫云英研究突现关键词分析,近年来紫云英研究的热点集中在紫云英—土壤—水稻养分运筹方面,契合紫云英作为稻田绿肥的主体功能。 

【文章来源】: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0,41(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基于学科知识图谱的紫云英研究态势分析


紫云英研究论文在WOS和CNKI数据库中年度分布

土壤图,紫云英,水稻,土壤


在紫云英还田腐解方面,王飞等[21]采用网袋法模拟亚热带单季稻区紫云英盛花期的还田腐解和养分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紫云英前期腐解快,后期腐解缓慢,其养分累积释放率表现为钾>碳>氮>磷;马艳芹等[22]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紫云英腐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氮肥施用量可刺激紫云英的腐解和氮素的释放。在紫云英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方面,周国朋等[23]在湖南稻区和江西稻区开展7年绿肥定位监测试验,研究表明,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可提高土壤碳库活性,增加可溶性有机质的分子量及腐殖化程度;王艳秋等[24]在湖南稻区和江西稻区开展8年绿肥定位监测试验,研究表明紫云英还田可改善稻田土壤pH,提高土壤全氮、有机质、无机氮和有效磷含量;杨曾平等[25]以农业部衡阳红壤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基地长期冬种绿肥稻田为平台,分析了28年冬种绿肥后土壤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与冬闲相比,冬种紫云英大大提高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并提高了土壤质量指数和土壤功能等级。在紫云英还田影响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方面,李增强等[26]在浙江稻区开展6年绿肥定位监测试验,研究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紫云英还田处理能够显著增加纤维素酶、蔗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万水霞等[27]在安徽稻区开展7年绿肥定位监测试验,研究表明,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微生物熵及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改善稻田土壤生物学性状产生显著影响。在基于紫云英的水稻化肥减施、提高水稻产量方面,Xie等[28]在江西稻区通过定位试验表明,紫云英替代20%或40%化肥的情况下,土壤肥力和早晚稻产量高于单施氮肥的处理;万水霞等[29]在安徽稻区通过定位试验表明,施用紫云英绿肥能够显著提高水稻籽粒产量,增加水稻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和水稻结实率,化肥减施量可达30%。在稻草还田方面,周国朋等[30]研究表明,稻草留高茬套种紫云英,可提高紫云英的鲜草产量,通过稻草—紫云英联合还田可以提升土壤肥力、提高水稻产量;周兴等[31]研究表明,晚稻留高茬种植紫云英,不仅可以提高水稻产量,还可以获得较佳的经济收益。科研人员从紫云英还田培肥土壤,水稻化肥减施,稻草还田提高紫云英鲜草产量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从而形成了紫云英—土壤—水稻的研究链,如图6所示。3 结论与展望

国家,紫云英,合作关系,总量


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在某一研究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影响力[16]。利用WOS自带分析检索功能,对197条检索结果进行不同国家发文数量分析(图2(a) )。结果表明:中国、日本、美国、韩国、澳大利亚、波兰是主要的发文国家,中国发文量为98篇,占总量的49.7%;日本发文量为62篇,占总量的32.0%;美国发文量为16篇,占总量的8.1%,韩国发文量为14篇,占总量的7.1%;澳大利亚发文量为7篇,占总量的3.6%;波兰发文量为7篇,占总量的3.6%;其他国家发文量为32篇,占总量的16.2%。中国作为紫云英的原产地,是发文数量最多的国家,充分发挥了紫云英研究的产地优势。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对发文国家的合作情况进行分析(图2(b)),结果表明:中国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有着密切的合作研究,且在国际上也有着较高的影响力。2.2.2 主要研究机构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化肥减施对紫云英还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转化酶活性的影响[J]. 李增强,张贤,王建红,曹凯,徐昌旭,曹卫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04)
[2]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的大数据可视化研究[J]. 高云峰,徐友宁,祝雅轩,张江华.  地质通报. 2018(12)
[3]我国环境行为研究20年:历程与展望——基于CNKI期刊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 王晓楠.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02)
[4]不同施氮水平对紫云英腐解与土壤供氮特性的影响[J]. 马艳芹,杨文亭,黄国勤.  南方农业学报. 2018(09)
[5]基于知识图谱的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研究前沿态势分析[J]. 顾丹丹,李雅,刘梅,雷会珠,刘杨.  广西植物. 2019(06)
[6]21世纪我国稻区种植紫云英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谢志坚,周春火,贺亚琴,宋涛,于洋,吴佳.  草业学报. 2018(08)
[7]1999~2016年期刊《绿色化学》载文的计量分析[J]. 李爽,翟琰琦.  化学通报. 2018(07)
[8]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蒿属植物研究进展[J]. 陈林,宋乃平,王磊,杨新国,李学斌,苏莹,李月飞.  草业学报. 2017(12)
[9]稻草高茬-紫云英联合还田改善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J]. 周国朋,谢志坚,曹卫东,徐昌旭,白金顺,曾闹华,高嵩涓,杨璐.  农业工程学报. 2017(23)
[10]中国绿肥科研60年回顾与未来展望[J]. 曹卫东,包兴国,徐昌旭,聂军,高亚军,耿明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06)



本文编号:3419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enghuobaike/3419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6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