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大豆鼓粒期冠层翻叶原因及翻叶对叶片净光合速率和粒重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2-02 16:26
为明确春大豆鼓粒期冠层翻叶原因及翻叶对粒重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28份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鼓粒初期植株顶部4片叶的单叶面积、比叶重、叶型指数、叶片含水量与翻叶率的关系;比较了翻叶与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百粒重及粒重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间翻叶率在0~26.5%之间,且差异显著,其中以‘中黄313’‘、中黄42’和‘中黄13’最高;单叶面积在46~151 cm2之间,其中以‘中黄39’、‘中黄42’和‘中黄13’最大;比叶重在0.536~1.64 mg/cm2之间,其中以‘中黄322’、‘中黄313’和‘中黄13’最低;叶型指数在1.35~3.51之间,其中以‘中黄70’、‘中黄80’和‘中黄42’最低。供试大豆品种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品种单叶面积小,比叶重高,叶型指数大,翻叶率为1.03%;第Ⅲ类群品种单叶面积大,比叶重小,翻叶率高达19.7%;第Ⅱ类群共4个品种,单叶面积、比叶重、叶型指数、翻叶率介于第Ⅰ类和第Ⅲ类群之间。翻叶后显著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平均降幅31.7%,粒数较多的‘新大豆27号’百粒重降...
【文章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2020,36(33)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鼓粒期大豆冠层叶片翻叶及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对供试大豆品种4个性状数据标准化后进行聚类分析(图2),在欧氏距离为10时可将供试品种分为3个类群,不同类群材料农艺性状平均值见表5。由图2和表5可知,第I类群包括14个品种,包括‘HN64’、‘HN71’、‘HN80’、‘HN81’、‘HN83’、‘HN84’、‘HN85’、‘HN87’、‘SN43’、‘SN52’、‘ZH606’、‘DN46’、‘JY60’、‘XIN27’,该类群单叶面积、比叶重、叶型指数和翻叶率分别为61.7 cm2、1.28 mg/cm2、2.83、1.03%,主要特征为单叶面积小、比叶重大、叶型指数大、翻叶率低。第II类群包括4个品种,包括‘ZH30’、‘ZH37’、‘ZH322’、‘ZHD1’,该类群单叶面积、比叶重、叶型指数和翻叶率分别为78.95 cm2、0.71 mg/cm2、1.76、6.13%,介于第I类和第III类群之间。第III类群包括10个品种,包括‘ZH13’、‘ZH39’、‘ZH42’、‘ZH70’、‘ZH73’、‘ZH74’、‘ZH78’、‘ZH80’、‘ZH313’、‘ZH323’,该类群单叶面积、比叶重、叶型指数和翻叶率分别为130.55 cm2、0.69 mg/cm2、1.45、19.70%,主要特征为单叶面积大、比叶重小、翻叶率高。2.6 鼓粒期冠层叶片翻转对粒重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S3307和DTA-6对大豆不同冠层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宫香伟,刘春娟,冯乃杰,郑殿峰,王畅. 植物生理学报. 2017(10)
[2]吉林省不同时期育成大豆品种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相关参数的研究[J]. 夏冬冬,何章,刘冰,白子裕,姚斌,李大勇,张治安. 大豆科学. 2017(04)
[3]大豆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的讨论[J]. 杜维广,盖钧镒. 土壤与作物. 2014(03)
[4]中黄35超高产大豆群体的生理参数[J]. 魏建军,罗赓彤,张力,王晓光,董钻. 作物学报. 2009(03)
[5]不同大豆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J]. 张伟,宋显军,谢甫绨,闫晓艳,邱强,石一鸣. 大豆科学. 2008(03)
[6]大豆不同来源短叶柄性状的遗传和有关农艺性状表现[J]. 赵团结,邱家驯,盖钧镒.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1999(03)
[7]大豆近轴和远轴叶面特征与其高度避日性取向的生理意义[J]. 杨玲,王韶唐. 作物学报. 1999(01)
[8]玉米株型与冠层光合作用的数学模拟研究——Ⅱ.数值分析[J]. 于强,王天铎,孙菽芬,任保华. 作物学报. 1998(03)
[9]从大豆株型结构和生理生化特点看选育超高产品种的趋势[J]. 苗以农,朱长甫,石连旋,许月. 大豆科学. 1997(04)
[10]水稻理想株型品种的生产潜力及其相关特性研究[J]. 吕川根,谷福林,邹江石,陆曼丽. 中国农业科学. 1991(05)
博士论文
[1]大豆品种光合特性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D]. 王继安.东北农业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28782
【文章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2020,36(33)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鼓粒期大豆冠层叶片翻叶及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对供试大豆品种4个性状数据标准化后进行聚类分析(图2),在欧氏距离为10时可将供试品种分为3个类群,不同类群材料农艺性状平均值见表5。由图2和表5可知,第I类群包括14个品种,包括‘HN64’、‘HN71’、‘HN80’、‘HN81’、‘HN83’、‘HN84’、‘HN85’、‘HN87’、‘SN43’、‘SN52’、‘ZH606’、‘DN46’、‘JY60’、‘XIN27’,该类群单叶面积、比叶重、叶型指数和翻叶率分别为61.7 cm2、1.28 mg/cm2、2.83、1.03%,主要特征为单叶面积小、比叶重大、叶型指数大、翻叶率低。第II类群包括4个品种,包括‘ZH30’、‘ZH37’、‘ZH322’、‘ZHD1’,该类群单叶面积、比叶重、叶型指数和翻叶率分别为78.95 cm2、0.71 mg/cm2、1.76、6.13%,介于第I类和第III类群之间。第III类群包括10个品种,包括‘ZH13’、‘ZH39’、‘ZH42’、‘ZH70’、‘ZH73’、‘ZH74’、‘ZH78’、‘ZH80’、‘ZH313’、‘ZH323’,该类群单叶面积、比叶重、叶型指数和翻叶率分别为130.55 cm2、0.69 mg/cm2、1.45、19.70%,主要特征为单叶面积大、比叶重小、翻叶率高。2.6 鼓粒期冠层叶片翻转对粒重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S3307和DTA-6对大豆不同冠层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宫香伟,刘春娟,冯乃杰,郑殿峰,王畅. 植物生理学报. 2017(10)
[2]吉林省不同时期育成大豆品种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相关参数的研究[J]. 夏冬冬,何章,刘冰,白子裕,姚斌,李大勇,张治安. 大豆科学. 2017(04)
[3]大豆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的讨论[J]. 杜维广,盖钧镒. 土壤与作物. 2014(03)
[4]中黄35超高产大豆群体的生理参数[J]. 魏建军,罗赓彤,张力,王晓光,董钻. 作物学报. 2009(03)
[5]不同大豆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J]. 张伟,宋显军,谢甫绨,闫晓艳,邱强,石一鸣. 大豆科学. 2008(03)
[6]大豆不同来源短叶柄性状的遗传和有关农艺性状表现[J]. 赵团结,邱家驯,盖钧镒.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1999(03)
[7]大豆近轴和远轴叶面特征与其高度避日性取向的生理意义[J]. 杨玲,王韶唐. 作物学报. 1999(01)
[8]玉米株型与冠层光合作用的数学模拟研究——Ⅱ.数值分析[J]. 于强,王天铎,孙菽芬,任保华. 作物学报. 1998(03)
[9]从大豆株型结构和生理生化特点看选育超高产品种的趋势[J]. 苗以农,朱长甫,石连旋,许月. 大豆科学. 1997(04)
[10]水稻理想株型品种的生产潜力及其相关特性研究[J]. 吕川根,谷福林,邹江石,陆曼丽. 中国农业科学. 1991(05)
博士论文
[1]大豆品种光合特性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D]. 王继安.东北农业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287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enghuobaike/3528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