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栽培种植论文 >

不同种植密度、叶位与叶龄对蕲艾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2-09 19:38
  为指导蕲艾规范化种植和科学采收,该文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叶位和叶龄对蕲艾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稀植能促进蕲艾植株茎粗增加,叶间距紧凑,叶片增大,枯叶率降低,有效叶片数增加;密植可以显著提高蕲艾亩产量和叶片出绒率,但会降低单株产量和有效叶片数。不同产地蕲艾,均是随着植株叶位的降低和叶龄的增大,蕲艾叶片大小和百叶重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叶片下表皮的非腺毛密度和叶片出绒率逐渐减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蕲艾叶片桉油精、樟脑、α-侧柏酮和棕矢车菊素含量逐步降低,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含量逐渐增加,而龙脑、乙酸龙脑酯和异泽兰黄素的含量是先增加后大幅降低的趋势。随着植株叶位的降低和叶龄的增大,蕲艾挥发油、酚酸和黄酮类成分的含量逐渐减少;PCA分析可将蕲艾植株叶片质量特征分为中、上部10~30 d叶龄和中、下部40~50 d以上叶龄2个部分。综合以上因素,生产上蕲艾根茎种植密度以28 000株/亩左右(株行距为10 cm×20 cm,1亩≈667 m2)为适宜,田间有效株树以14.28万株/亩左右为适宜;蕲艾采收上建议分为农历"三月三日"和"五月五日...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2020,45(1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不同种植密度、叶位与叶龄对蕲艾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混合对照品(A)和蕲艾样品(B)的GC-MS图

色谱,原酸,样品,色谱


色谱条件为:采用Agilent EClipse XDD-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2 min,10%~20% A;12~25 min,20%~25% A;25~50 min,25%~65% A;50~55 min,65%~10% A),流速0.8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330 nm,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对该法进行方法学考证,结果符合相关规定。线性关系分别为Y新绿原酸=3 910X-3.504 8(R2=0.999 5),Y绿原酸=391.77X+6.43(R2=0.999 2),Y隐绿原酸=2 693.4X-3.395 6(R2=0.999 3),Y异绿原酸B=4 792.3X-4.2(R2=0.999 7),Y异绿原酸A=5 036.9X-7.25(R2=0.999 5),Y山柰酚=1 851.5X-41.482(R2=0.999 7),Y棕矢车菊素=1 542.7X-41.433(R2=0.999 7),Y异泽兰黄素=1 531.9X-125.43(R2=0.999 1),见图2。1.9 数据统计与分析

密度图,叶龄,叶片,产地


随着叶龄的增加,艾叶的出绒率逐渐减小,产地1中叶龄为20,30,40,50 d和50 d以上时艾叶出绒率比叶龄为10 d的艾叶出绒率分别降低了8.67%,16.53%,19.60%,22.80%,32.80%;产地2中叶龄为20,30,40,50 d和50 d以上时艾叶出绒率比叶龄为10 d的艾叶出绒率分别降低了3.72%,7.67%,12.47%,23.62%,30.58%;产地3中叶龄为20,30,40,50 d和50 d以上时艾叶出绒率比叶龄为10 d的艾叶出绒率分别降低了3.72%,17.07%,21.18%,32.99%,38.90%。上述结果表明蕲艾叶片在幼叶期时出绒率最高,随着叶龄的增加和叶位的降低,艾叶的出绒率逐渐降低,见图5。2.3 对蕲艾叶片中挥发油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光照强度对钩藤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J]. 王健健,姬拉拉,邓小红,吕立堂,喻理飞,关萍.  中国中药杂志. 2019(23)
[2]种植密度对菊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徐扬,刘引,郭兰萍,刘大会.  中国中药杂志. 2020(01)
[3]不同光强下北细辛的光合特性及有效成分差异研究[J]. 方阔,马海琴,王振兴,孙成贺,张舒娜,张亚玉,田义新,王志清.  中国中药杂志. 2019(13)
[4]不同部位烤烟挥发性有机酸含量与烟叶品质的关系分析[J]. 陈思昂,张环纬,陈彪,金伊楠,朱智威,魏烁果,李东亮,许自成.  河南农业科学. 2019(02)
[5]植物非腺毛形态发生及其功能研究进展[J]. 刘艳霞,马亚丽,兰海燕.  植物生理学报. 2018(10)
[6]玉米密植群体下部叶片衰老对植株碳氮分配与产量形成的影响[J]. 李荣发,刘鹏,杨清龙,任昊,董树亭,张吉旺,赵斌.  作物学报. 2018(07)
[7]GC-MS法测定艾叶中5种挥发性成分的含量[J]. 李玲,吕磊,吕狄亚,丁德英,朱臻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20)
[8]光对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研究进展[J]. 潘俊倩,佟曦然,郭宝林.  中国中药杂志. 2016(21)
[9]茶树不同叶位叶片功能性状与光合特性研究[J]. 王峰,陈玉真,王秀萍,尤志明,陈常颂.  茶叶科学. 2016(01)
[10]5种不同种植密度蕲艾中桉油精的含量比较[J]. 朱祥松,王伟华.  中国药房. 2015(24)

硕士论文
[1]光影响茅苍术倍半萜类挥发油生物合成的机理研究[D]. 李强.广东药科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531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enghuobaike/3531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4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