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果枸杞的愈伤诱导及细胞悬浮体系的建立
发布时间:2022-01-14 13:54
以黑果枸杞无菌苗的叶片为材料,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培养的最佳激素组合进行筛选,通过研究不同初始接种量、碳源、光暗条件对悬浮培养体系的影响,确定最佳培养条件,并对悬浮细胞的生长特性进行监测,建立黑果枸杞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结果表明,叶片诱导愈伤的最佳激素组合是WPM+KT 0.5 mg/L+2,4-D 2.0 mg/L+蔗糖20 g/L+琼脂5.0 g/L,诱导率100%,且愈伤组织质地疏松,生长快;最佳细胞悬浮培养条件是:细胞初始鲜重接种量1.5%,碳源为蔗糖,光照培养或弱光培养;所建立的细胞悬浮系生长是"S"型曲线,培养第25 d,细胞生长量最大,细胞干重达到最大值10.1 g/L,是接种时的12.6倍。
【文章来源】: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0,39(1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黑果枸杞叶片诱导
根据愈伤诱导及继代培养的试验结果,选择继代20 d左右、疏松型、一致性较强的的叶片愈伤组织进行细胞悬浮培养。初代悬浮细胞在2~4 d后愈伤组织逐渐分散,4~6 d培养液开始变浓,10~20 d细胞处于快速生长期,培养液更加浓稠(图3A),21~25 d趋于稳定,28~30 d后培养液逐渐变灰褐色(图3B),细胞衰老。初代培养的细胞状态不稳定,大团块较多。去除较大细胞团块的继代1次的细胞分散更快,继代2次之后状态稳定,获得黑果枸杞悬浮培养细胞系。图3 悬浮细胞培养
悬浮细胞培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葡萄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和优化[J]. 王玲,李琰,代伟娜,严静,张朝红. 生物技术通报. 2018(08)
[2]基于诺丽叶片愈伤组织的细胞悬浮系的建立[J]. 张正雪,蓝增全,吴田. 生物技术通报. 2018(05)
[3]楸树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和植株再生[J]. 高晗,陈发菊,王毅敏,梁宏伟.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8(02)
[4]植物细胞悬浮培养中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研究进展[J]. 陈月华,朱艳,张翔,秦民坚.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6(03)
[5]珍稀濒危植物银鹊树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和植株再生[J]. 韦虹宇,梁宏伟,张博,李在留. 分子植物育种. 2016(03)
[6]长春花悬浮培养条件的优化[J]. 廖礼佳,李祥会,杨军,伍春莲.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7]药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J]. 高超,储智勇,黄宝康.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3(03)
[8]药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研究进展[J]. 王娟,高文远,尹双双,刘辉,魏长龙. 中国中药杂志. 2012(24)
[9]百里香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J]. 徐世千,李晓东,张建国. 西北农业学报. 2011(10)
[10]新疆紫草细胞悬浮培养过程研究[J]. 葛锋,王剑平,王晓东,赵兵,王玉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0(03)
本文编号:3588624
【文章来源】: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0,39(1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黑果枸杞叶片诱导
根据愈伤诱导及继代培养的试验结果,选择继代20 d左右、疏松型、一致性较强的的叶片愈伤组织进行细胞悬浮培养。初代悬浮细胞在2~4 d后愈伤组织逐渐分散,4~6 d培养液开始变浓,10~20 d细胞处于快速生长期,培养液更加浓稠(图3A),21~25 d趋于稳定,28~30 d后培养液逐渐变灰褐色(图3B),细胞衰老。初代培养的细胞状态不稳定,大团块较多。去除较大细胞团块的继代1次的细胞分散更快,继代2次之后状态稳定,获得黑果枸杞悬浮培养细胞系。图3 悬浮细胞培养
悬浮细胞培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葡萄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和优化[J]. 王玲,李琰,代伟娜,严静,张朝红. 生物技术通报. 2018(08)
[2]基于诺丽叶片愈伤组织的细胞悬浮系的建立[J]. 张正雪,蓝增全,吴田. 生物技术通报. 2018(05)
[3]楸树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和植株再生[J]. 高晗,陈发菊,王毅敏,梁宏伟.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8(02)
[4]植物细胞悬浮培养中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研究进展[J]. 陈月华,朱艳,张翔,秦民坚.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6(03)
[5]珍稀濒危植物银鹊树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和植株再生[J]. 韦虹宇,梁宏伟,张博,李在留. 分子植物育种. 2016(03)
[6]长春花悬浮培养条件的优化[J]. 廖礼佳,李祥会,杨军,伍春莲.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7]药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J]. 高超,储智勇,黄宝康.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3(03)
[8]药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研究进展[J]. 王娟,高文远,尹双双,刘辉,魏长龙. 中国中药杂志. 2012(24)
[9]百里香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J]. 徐世千,李晓东,张建国. 西北农业学报. 2011(10)
[10]新疆紫草细胞悬浮培养过程研究[J]. 葛锋,王剑平,王晓东,赵兵,王玉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0(03)
本文编号:3588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enghuobaike/3588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