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仙素对菊苣多倍体的诱导
发布时间:2022-01-26 00:51
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对菊苣生长点进行不同次数的诱变处理。通过观察气孔特征、测定DNA相对含量进行诱变植株筛选鉴定,确定其倍性水平。结果表明,0.2%秋水仙素处理4次,菊苣诱导率最高,为8.16%,获得8株菊苣同源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对照相比,变异植株叶片增厚,叶色加深,叶片褶皱,下表皮气孔变大,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量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单位面积气孔数目减少。本试验共获得23株变异植株,其中22株同源四倍体,1株混倍体,构建了菊苣多倍体诱导技术体系,获得了菊苣多倍体新种质,丰富了菊苣遗传基础,为良种选育提供了材料。
【文章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2020,48(16)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多倍体植株的筛选与鉴定
1.3.1 气孔鉴定
1.3.2 DNA相对含量鉴定
1.4 二倍体与变异植株的比较
1.4.1 叶片大小及厚度的测量
1.4.2 气孔大小的比较
1.4.3 叶绿素含量测定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秋水仙素诱导条件筛选
3.2 秋水仙素对菊苣诱变效果的影响
3.3 二倍体与多倍体菊苣的比较
3.3.1 叶片特征、气孔特征及叶绿素含量比较
3.3.2 菊苣气孔大小、单位面积气孔数目及叶绿体数目的比较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HPLC法测定菊苣中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含量[J]. 热阳古·阿布拉,夏娜,姑丽各娜·买买提依明,木合塔尔·吐尔洪. 食品工业. 2019(03)
[2]菊苣根、茎的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粪肠球菌抑菌差异性研究[J]. 韩畅,党婷,王茹,姚佳,秦冬梅,张云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9(04)
[3]南京地区菊苣品种“沃姆”引种栽培初报[J]. 任冰如,陈剑,梁呈元,凡杭,赵磊,吴菊兰,吕寒,李维林.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8(03)
[4]油菜多倍体诱导技术[J]. 殷婷婷. 江西农业. 2018(10)
[5]秋水仙素诱导丹参多倍体研究进展[J]. 白英豪,张晓丽,李明军. 江苏农业科学. 2018(05)
[6]一串红体细胞多倍体诱导及其子代表型研究[J]. 孔维一,甘颖,陈洪伟,王红利,刘克锋.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8(02)
[7]墨兰‘绿墨素’×大花蕙兰‘世界和平’F1代多倍体诱导初报[J]. 宋莲,杨俊旭,刘丹,李枝林,王玉英. 广西植物. 2018(02)
[8]菊苣的价值及研究现状分析[J]. 池惠武,郭璞,王运琦,刘建宁,吴欣民,张燕. 南方农业. 2018(05)
[9]腋花杜鹃多倍体诱导和鉴定[J]. 彭绿春,陶俊锋,段修安,宋杰,解玮佳,关文灵,李世峰. 核农学报. 2018(02)
[10]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二倍体野生蕉的多倍体诱导[J]. 孙嘉曼,卢江,韦绍龙,韦弟,李朝生,张进忠. 西南农业学报. 2017(09)
硕士论文
[1]不结球白菜、萝卜同源四倍体新种质的创制[D]. 茆吉健.南京农业大学 2016
[2]甜叶菊多倍体诱导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 漆慧娟.浙江农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09483
【文章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2020,48(16)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多倍体植株的筛选与鉴定
1.3.1 气孔鉴定
1.3.2 DNA相对含量鉴定
1.4 二倍体与变异植株的比较
1.4.1 叶片大小及厚度的测量
1.4.2 气孔大小的比较
1.4.3 叶绿素含量测定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秋水仙素诱导条件筛选
3.2 秋水仙素对菊苣诱变效果的影响
3.3 二倍体与多倍体菊苣的比较
3.3.1 叶片特征、气孔特征及叶绿素含量比较
3.3.2 菊苣气孔大小、单位面积气孔数目及叶绿体数目的比较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HPLC法测定菊苣中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含量[J]. 热阳古·阿布拉,夏娜,姑丽各娜·买买提依明,木合塔尔·吐尔洪. 食品工业. 2019(03)
[2]菊苣根、茎的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粪肠球菌抑菌差异性研究[J]. 韩畅,党婷,王茹,姚佳,秦冬梅,张云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9(04)
[3]南京地区菊苣品种“沃姆”引种栽培初报[J]. 任冰如,陈剑,梁呈元,凡杭,赵磊,吴菊兰,吕寒,李维林.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8(03)
[4]油菜多倍体诱导技术[J]. 殷婷婷. 江西农业. 2018(10)
[5]秋水仙素诱导丹参多倍体研究进展[J]. 白英豪,张晓丽,李明军. 江苏农业科学. 2018(05)
[6]一串红体细胞多倍体诱导及其子代表型研究[J]. 孔维一,甘颖,陈洪伟,王红利,刘克锋.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8(02)
[7]墨兰‘绿墨素’×大花蕙兰‘世界和平’F1代多倍体诱导初报[J]. 宋莲,杨俊旭,刘丹,李枝林,王玉英. 广西植物. 2018(02)
[8]菊苣的价值及研究现状分析[J]. 池惠武,郭璞,王运琦,刘建宁,吴欣民,张燕. 南方农业. 2018(05)
[9]腋花杜鹃多倍体诱导和鉴定[J]. 彭绿春,陶俊锋,段修安,宋杰,解玮佳,关文灵,李世峰. 核农学报. 2018(02)
[10]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二倍体野生蕉的多倍体诱导[J]. 孙嘉曼,卢江,韦绍龙,韦弟,李朝生,张进忠. 西南农业学报. 2017(09)
硕士论文
[1]不结球白菜、萝卜同源四倍体新种质的创制[D]. 茆吉健.南京农业大学 2016
[2]甜叶菊多倍体诱导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 漆慧娟.浙江农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09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enghuobaike/3609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