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新品种南安点区域试验
发布时间:2022-01-26 02:59
2016年引进27个甘薯新品种开展区域试验,27个品种分为紫色组、食饲兼用型组、优质淀粉型组3个组别。试验结果表明:紫色组中金薯14和福薯317平均每667m2产量分别比对照福宁紫3号增产92.6、80.0kg,差异达显著水平;金薯14薯形长纺锤形,薯皮紫红色,薯肉紫色,高抗蔓割病;福薯317薯形长纺锤形,薯皮、薯肉紫色,中抗蔓割病。食饲兼用型组中的福宁薯20号和龙薯35号平均每667m2产量分别比对照金山57增产448.6、410.7kg,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福宁薯20号薯形长纺锤形,薯皮薯肉白色,高抗蔓割病;龙薯35号薯形下纺锤形,薯皮薯肉桔黄色,中抗蔓割病。优质淀粉型组中莆薯12号和福宁薯21号平均每667m2产量分别比对照广薯87增产305.3、289.3kg,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莆薯12号和福宁薯21号薯形均为长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黄色,其中莆薯12号中抗薯瘟病。以上6个甘薯新品种可在南安市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
【文章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2020,(11)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地点
1.4 栽培管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表现
2.1.1 紫色组参试甘薯新品种产量
2.1.2 食饲兼用型组参试甘薯新品种产量
2.1.3 优质淀粉型组参试甘薯新品种产量
2.2 外观品质
2.2.1 紫色组参试甘薯新品种外观品质
2.2.2 食饲兼用组参试甘薯新品种外观品质
2.2.3 淀粉型组参试甘薯新品种外观品质
2.3 抗病性
3 品种综合评价
3.1 紫色组参试甘薯新品种
3.1.1 金薯14
3.1.2 福薯317
3.1.3 龙紫9号
3.1.4 龙紫8号
3.1.5 金薯17
3.1.6 福宁紫5号
3.1.7闽福紫313
3.1.8 榕紫7号
3.2 食饲兼用型组参试甘薯新品种
3.2.1 福宁薯20号
3.2.2 龙薯35号
3.2.3 福宁薯22号
3.2.4 龙薯33号
3.2.5 金薯16
3.2.6 泉薯39
3.2.7 龙薯599
3.2.8 福宁薯17号
3.2.9 金薯19
3.2.1 0 莆薯10号
3.3 优质淀粉型组参试甘薯新品种
3.3.1 莆薯12
3.3.2 福宁薯21号
3.3.3 金薯18
3.3.4 闽福薯188
3.3.5 福薯811
3.3.6 龙薯34号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4~2015国家特用型甘薯品种南方区域试验广西试点报告[J]. 滑金锋,陈天渊,黄咏梅,李彦青,吴翠荣,李慧峰. 南方农业学报. 2017(03)
[2]2015年国家特用甘薯新品种南方(龙岩)点试验初报[J]. 陈根辉,黄艳霞,林子龙,郭其茂,杨立明. 福建农业科技. 2016(09)
[3]福建甘薯(紫薯)新品种区域试验宁德试点初报[J]. 卓敏. 安徽农业科学. 2016(20)
[4]2015年南方薯区龙岩试点甘薯新品种试验初报[J]. 陈根辉,郭其茂,黄艳霞,林子龙,杨立明.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6(02)
[5]2013年广西甘薯品种区域试验桂林点报告[J]. 侯丽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4(16)
[6]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J]. 曾瑞柳,潘祥华,卓敏,王少华,周敏亚. 福建农业科技. 2014(05)
[7]国家南方2011年甘薯新品种龙岩点区域试验初报[J]. 黄艳霞,林子龙,陈根辉,郭其茂,杨立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13(Z1)
[8]福建甘薯新品种龙岩点区域试验初报[J]. 陈根辉,郭其茂,林子龙,杨立明.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13)
[9]福建省2002年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总结[J]. 罗维禄,邱永祥. 福建农业科技. 2003(04)
本文编号:3609675
【文章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2020,(11)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地点
1.4 栽培管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表现
2.1.1 紫色组参试甘薯新品种产量
2.1.2 食饲兼用型组参试甘薯新品种产量
2.1.3 优质淀粉型组参试甘薯新品种产量
2.2 外观品质
2.2.1 紫色组参试甘薯新品种外观品质
2.2.2 食饲兼用组参试甘薯新品种外观品质
2.2.3 淀粉型组参试甘薯新品种外观品质
2.3 抗病性
3 品种综合评价
3.1 紫色组参试甘薯新品种
3.1.1 金薯14
3.1.2 福薯317
3.1.3 龙紫9号
3.1.4 龙紫8号
3.1.5 金薯17
3.1.6 福宁紫5号
3.1.7闽福紫313
3.1.8 榕紫7号
3.2 食饲兼用型组参试甘薯新品种
3.2.1 福宁薯20号
3.2.2 龙薯35号
3.2.3 福宁薯22号
3.2.4 龙薯33号
3.2.5 金薯16
3.2.6 泉薯39
3.2.7 龙薯599
3.2.8 福宁薯17号
3.2.9 金薯19
3.2.1 0 莆薯10号
3.3 优质淀粉型组参试甘薯新品种
3.3.1 莆薯12
3.3.2 福宁薯21号
3.3.3 金薯18
3.3.4 闽福薯188
3.3.5 福薯811
3.3.6 龙薯34号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4~2015国家特用型甘薯品种南方区域试验广西试点报告[J]. 滑金锋,陈天渊,黄咏梅,李彦青,吴翠荣,李慧峰. 南方农业学报. 2017(03)
[2]2015年国家特用甘薯新品种南方(龙岩)点试验初报[J]. 陈根辉,黄艳霞,林子龙,郭其茂,杨立明. 福建农业科技. 2016(09)
[3]福建甘薯(紫薯)新品种区域试验宁德试点初报[J]. 卓敏. 安徽农业科学. 2016(20)
[4]2015年南方薯区龙岩试点甘薯新品种试验初报[J]. 陈根辉,郭其茂,黄艳霞,林子龙,杨立明.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6(02)
[5]2013年广西甘薯品种区域试验桂林点报告[J]. 侯丽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4(16)
[6]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J]. 曾瑞柳,潘祥华,卓敏,王少华,周敏亚. 福建农业科技. 2014(05)
[7]国家南方2011年甘薯新品种龙岩点区域试验初报[J]. 黄艳霞,林子龙,陈根辉,郭其茂,杨立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13(Z1)
[8]福建甘薯新品种龙岩点区域试验初报[J]. 陈根辉,郭其茂,林子龙,杨立明.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13)
[9]福建省2002年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总结[J]. 罗维禄,邱永祥. 福建农业科技. 2003(04)
本文编号:3609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enghuobaike/3609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