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栽培种植论文 >

大豆滞绿(stay-green)突变体诱变后代生理指标及品质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10 17:17
  为研究大豆滞绿突变体后代中生理指标和品质性状的差异,利用经60 Co-γ诱变的大豆滞绿突变体‘Z-94320’的诱变后代M6为试材,对后代不同种皮色不同子叶色大豆的各时期叶绿素含量、鼓粒期光合作用以及成熟期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表明:滞绿型后代的叶绿素SPAD平均最高可达41.76±0.93,平均变化率可达(12.27±0.70)%,较普通型后代在衰老时期会出现明显的延迟;绿色种皮后代植株叶片的气孔导度会受到抑制,但各类群之间的光合参数无显著差异;滞绿型后代较普通型后代会出现显著的品质提升,且叶绿素变化率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滞绿型类群中浅绿色种皮、绿色子叶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比绿色种皮、子叶大豆分别高出(44.35±0.16)和(21.57±0.03)g/100g,因此,品质更优。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和测定方法
        1.3.1 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测定
        1.3.2 光合参数的测定
        1.3.3 品质性状的测定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滞绿突变体后代分离系的叶绿素含量比较
    2.2 滞绿突变体后代分离系的光合作用比较
    2.3 滞绿突变体后代分离系的品质性状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大豆鼓粒期生长特性的影响[J]. 曹亮,王明瑶,邹京南,于奇,金喜军,张玉先.  大豆科学. 2019(05)
[2]菏泽市7个大豆品种蛋白质与粗脂肪的含量及应用评价[J]. 王德信,杨晓莹.  贵州农业科学. 2018(06)
[3]辐射诱变对不同遗传背景大豆杂交后代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改良[J]. 董丽杰,李盛有,王雅珍,宋书宏,王文斌,曹永强.  大豆科学. 2018(03)
[4]不同甘薯品种的生态适应性比较[J]. 王海岗,吕建珍,陈凌,王君杰.  农业科技通讯. 2017(02)
[5]不同种植方式的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分析[J]. 张琦,潘忠.  农业科技通讯. 2015(09)
[6]植物滞绿机理研究进展[J]. 孙佩光,吴琼,徐碧玉,苗红霞,金志强.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5(02)
[7]国内大豆品种资源中滞绿(stay-green)性状的初步研究[J]. 任钧,王晓磊,高炯,周强,徐永平,蒯本科.  植物生理学报. 2014(09)
[8]影响大豆蛋白质形成和积累的因素研究现状[J]. 高凤菊.  大豆科技. 2014(03)
[9]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综合利用前景[J]. 刘澜.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10]大豆科丰14持绿突变系的初步鉴定[J]. 白红丹,薛树鹏,张娇,郭远,王园清,倪资园,陈学珍,谢皓.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3(04)

博士论文
[1]大豆异黄酮植物雌激素对大鼠乳腺癌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林成招.南京农业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不同大豆品种蛋白质、脂肪、多酚组成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朱怡霖.陕西师范大学 2017
[2]“持绿型”小麦延缓衰老的光合作用机制[D]. 陈骏伯.四川农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90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enghuobaike/36900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6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