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农田土壤温度、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5-14 05:13
为探究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农田土壤温度、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采用覆膜、添加秸秆、添加秸秆再覆膜不同种植模式,以普通种植方式为对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生育前期,土壤平均温度差异为:添加秸秆再覆膜处理>覆膜栽培处理>添加秸秆处理>普通种植(CK);添加秸秆再覆膜处理的株高、茎粗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株高较其他处理增加了1.9%~39.6%,茎粗较其他处理增加了13.7%~22.6%;添加秸秆再覆膜处理产量达到44 022 kg·hm-2,比对照(21 091 kg·hm-2)增产109%;覆膜处理产量39 490 kg·hm-2,比对照增产87.2%;添加秸秆处理产量为22 211 kg·hm-2,比对照增产5.3%。因此,添加秸秆再覆膜的处理能显著提高马铃薯田间土壤温度、增强植株长势、增加产量。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内容及方法
1.4.1 土壤温度及方法。
1.4.2 马铃薯生物性状、产量及方法。
1.5 数据分析与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2.2 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育期的影响
2.3 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物性状的影响
2.4 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本文编号:3817255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内容及方法
1.4.1 土壤温度及方法。
1.4.2 马铃薯生物性状、产量及方法。
1.5 数据分析与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2.2 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育期的影响
2.3 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物性状的影响
2.4 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本文编号:3817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enghuobaike/3817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