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论文发表校际差异研究——以湖北省黄石市主城区18所中学教师十年发文为例
本文关键词:中学教师论文发表校际差异研究——以湖北省黄石市主城区18所中学教师十年发文为例
【摘要】:对黄石市主城区18所中学的教师在2000~2009年间论文发表数量和主题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从十年论文总量和十年校均发文量来看,重点中学显著高于普通中学,高级中学显著高于初级中学;②从十年论文发表的主题来看,"学科教学"类比例最大,"文学与科普"类第二,其他类别所占比例极小;③从变化趋势来看,重点中学和高级中学在2002、2004年发文量上有大幅增加,而普通中学和初级中学的发文增量较小。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中学教师 科研论文 发表量 调查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系统研究”(编号2008y29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35.1
【正文快照】: 教师教科研(teacher research)是教师在教育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以教育教学情境及主体活动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索教育教学与学生发展规律的创造性活动。长期以来,从事教育科研仅被视作研究人员的专职,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教师作为研究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董素静,任奋兰;北京市中学化学教师教育科研基本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化学教育;2005年03期
2 衷明华;李文辉;赖鹤捚;;潮州市高中化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现状调查[J];广州化工;2007年05期
3 丁连信,王爱新;济南市初中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现状及分析[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魏宁;一项对于中小学教育科研论文的统计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09期
5 赖小琴;;师范生教师专业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术论坛;2008年06期
6 张孔义;语文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惠闵;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卫东;“新课改”背景下非重点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梁忠;顺德区容山中学教育科研的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竹;;高职教育供求理论模型的构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李强;;从教育经济学视角看我国教育公平问题[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罗箭华;彭婷婷;;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的困境与出路——以广东省惠东县上村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4 毕正宇;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史海玲;大学教育质量的危机——“考前突击现象”剖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杨龙发;;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6期
7 安剑波;;新疆东部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问题探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10期
8 王贤;;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二十年研究状况之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吴克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功能的多元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04期
10 饶勇;;腾冲瑞滇镇联族村民族经济与教育发展初探[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奚隽;;公共安全教育中的供求关系探析[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闫晓庆;;对部分农村学生放弃高考的原因与影响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刘纯阳;;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及其基本对策——来自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调查[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王雪娟;陈永康;;山西省普通高校物力资源利用效率实证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胡春梅;;山西省普通高校财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实证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吴克明;;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钱林晓;;竞争条件下义务教育系统内教育资源配置无效性的分析与对策[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管艳琴;王鹭娟;;完善财政拨款体制 促进高等教育公平[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李建忠;;我国高等教育个人需求分析[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菁;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张仿松;财政教育投资及其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燕玉铎;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祝志芬;中国义务教育福利制度的发展及其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强;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模式与选择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杨斌;农村教育投入:绩效、机制与模式[D];西南大学;2011年
8 陈福祥;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D];西南大学;2011年
9 赵金坡;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赖秀龙;区域性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书青;农民工就业现状与对策[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曲万波;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礼;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姚海琼;基于溢出效应的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石菊虹;专业发展视角下的学校班主任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魏学佳;西安市城市基础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黄支民;电子商务在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应用[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9 马丽丽;河北曲周新义务教育法实施状况考察[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赵家龙;中部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凯;涵养科学精神——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省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赵丹凌;教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对一种新的教师教育理论的探索[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宁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解与可行途径[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4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5 李春山;中小学教师如何确定科研课题[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年02期
6 胡定荣;教师教育科研观的误区与出路[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年04期
7 肖钰士;论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年04期
8 R.J.斯腾伯格,J.A.霍瓦斯,高民 ,张春莉;专家型教师教学的原型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1期
9 王建军,黄显华;校本课程发展与教育行动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张军才;教师要做课改的研究者[J];湖南教育;2004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闵钟;论教师成为研究者[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正国;;卢瑟福关心中学教育[J];人民教育;1980年11期
2 韩敏;;董老答儋县一中学教师的诗信[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3 张留钧;;中学教师应具有书写基本功[J];菏泽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4 郑绍玲;谈我省中学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5 徐开平;木匠出身的“七连冠”——记宁蒗县红桥乡中学教师陈代文[J];云南教育;1994年11期
6 ;成才短波台[J];中文自修;1994年01期
7 国玉斌;;建立中学教师学历培训考试题库势在必行[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5年04期
8 康浩,李应林,,洪汝华;无悔人生──记汝南县三门闸中学教师赵鸿银[J];河南教育;1996年03期
9 东有;;妻子是教师[J];教师博览;1996年12期
10 魏宗宣;关于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姗姗;;中学教师职业人格与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胡平;;中学教师心理契约违背与职业发展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黄涛;;关注教师健康,缓解工作压力——普通中学教师工作压力缓解之我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4 邹平;秦素琼;吕志革;;苗族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和自尊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李夏妍;张敏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相关因素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宋文琼;;哈尔滨市中学教师职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刘春兰;关荐;;中学教师心理弹性模型的建构[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宫贤平;王惠萍;;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舒敏熠;;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心理健康[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秦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雷新;一位中学教师的“三问”[N];人民政协报;2010年
2 朱安平;中学教师也能评“教授”[N];中国妇女报;2003年
3 单亮;徐州财政出资引进中学教师[N];新华日报;2005年
4 记者 谢苗枫 实习生 林晓昕 通讯员 粤教宣;中学教师报正高须支教一年[N];南方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吴小莉;中学教师阅读:在“应试”与“素质”之间徘徊[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6 王克勤 姜木金;全国著名中学教师“同文异教”研讨在镇举行[N];镇江日报;2008年
7 记者 吴骞 通讯员 任甲斌;我市中学教师远程研修新课程[N];莱芜日报;2009年
8 余微;杜郎口中学教师香港献课引热评[N];中国教师报;2009年
9 江 强;谁来为中学教师“减负”[N];中国教师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张兴华 秦冠藏;中学教师漫画首次走进高考作文[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林秀;英语科研论文中的言据性[D];厦门大学;2009年
2 李彦花;中学教师专业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孙远路;西南民族地区中学教师工作胜任力主要构成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赵红斌;应变对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力学响应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5 宋涛;神经干细胞的蛋白表达及神经胶质瘤分级与蛋白表达相关性分析[D];中南大学;2008年
6 翟小宁;中学教师能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瑜;成都市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马静华;从Z校中学教师的职业体验看学校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鹏;石家庄市区中学教师网络课程资源应用及管理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国来;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因素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5 陈剑梅;中学教师素质结构及现状评价[D];苏州大学;2003年
6 马福凯;当前中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7 胡郅虹;中学教师时间管理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韦东;中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许瀚月;中学教师批评学生口头用语的教育现象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吴思廉;中学教师的反思、应付方式、自动思维及其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07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uzhibaogao/1107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