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服刑人员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前言
犯罪心理学认为,服刑人员的犯罪行为与其人格特质密切相关,不健全的人格特质直接或间接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刘惠邦等人(2005)调查研究显示服刑人员人格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2]。了解服刑人员的人格特质,有助于监狱系统更好地分析掌握偏向何种人格特质的个体易产生违法行为,不同服刑人员间人格特质有何不同,并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开展改造工作。此外,服刑人员的人格特质与其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关注服刑人员的人格特质有助于监狱开展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工作。与此同时,应对方式也是影响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之一。服刑人员入监后脱离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亲人朋友的分离,人际关系的适应以及对自我身份的转化等,对他们来说均是带来压力的应激事件,服刑人员采用何种方式来应对,直接关系到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在面临应激事件时,良好的应对方式能够调节个体情绪状态,,减轻应激事件对其造成的伤害,是对个体心理健康起促进作用的。因此,研究服刑人员的应对方式可以为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矫治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建议。鉴于此,本研究拟考察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究服刑人员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如何影响其心理健康,试图分析三者间存在何种关系,以期为现实工作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撑与建议。
....
1 文献综述
1.1 心理健康文献综述
影响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有许多方面,总结以往研究可知,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受人口学变量、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多方面的影响。施永斌等人(2007)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CL-90 对宝山监狱 2000 例服刑人员进行评定,结果发现服刑人员的焦虑、抑郁情绪与学历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未婚及离异服刑人员的心理状态差于已婚的,焦虑情绪在不同刑期间存在显著差异[18]。那龙等人(2008)的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是影响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因素,负性情绪易出现在年龄较小的服刑人员身上,并且比年龄大的服刑人员表现显著,精神病性症状也极可能出现。此外,他们还发现,服刑时长也易造成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变,服刑时间越长的人员,更容易出现躯体化症状、强迫及焦虑[19]。高伟(2014)研究表明,暴力型犯罪的服刑人员在敌对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经济型犯罪及其他犯罪类型的服刑人员[20]。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还受有无职业影响,谭春生(2009)研究表明,有无职业的服刑人员在心理健康状况上差异显著,无职业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有职业者,在人际关系方面更加敏感,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方面严重程度高于有职业者[21]。江琴等人(2013)发现,高神经质的人格和低社会支持水平是影响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22]。1.2 人格特质研究综述
卡特尔将人格划分为具有四个层次的模型,分别为: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后又提出了 16 种根源特质,并根据此编制了 16 种人格因素调查表(16PF)。卡特尔将这 16 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定义为:乐群性、聪慧性、持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情绪稳定性、紧张性。他认为这 16 种人格特质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程度不同,但都具备,可借助 16PF 来进行分析。现代特质理论代表人物艾森克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他认为,虽然人格的外显行为表现为多种多样的,但是起到支配行为作用的人格维度却只有几个,这些少数的人格维度构成了影响个体行为模式的人格结构。艾森克将人格划分为三个基本的维度,即内外倾性(E)、精神质(P)、神经质(N)。他认为个体在这三个维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它们虽然独立但又相互协调,很少有人仅在单一维度上表现显著。此后,艾森克以上述三个人格维度为基础,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并在 1964 年第二次修订过程中,增加了“说谎”(L)维度[24]。3.研究设计...............13
3.1 研究对象...........133.2 研究工具...............14
3.3 问卷发放..................14
4.研究结果.........15
4.1 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15
4.2 男性服刑人员人格特质分析.............19
4.3 男性服刑人员应对方式分析..........22
5 讨论.................29
5.1 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分析..................29
5.1.1 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29
5.1.2 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29
5.2 男性服刑人员人格特质状况.......30
5.2.1 男性服刑人员人格特质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30
5.3 男性服刑人员应对方式状况..........31
5.3.1 男性服刑人员应对方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31
5.4 男性服刑人员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32
5 讨论
5.1 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发现,男性服刑人员 SCL-90 各因子分与总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说明与正常人相比,男性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造成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差的原因可能有:服刑人员处于拘禁封闭的环境中,被迫劳动且人身自由得到限制,生活方式与被捕之前截然不同,在被捕前后环境的巨大落差造成服刑人员心理的冲击与不适应;服刑期间来自监狱管教、家庭、社会各方的压力使服刑人员极易产生焦虑、抑郁、悲观等负性情绪。有相关研究表明,服刑人员的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当面对负性情绪时,他们较难从亲人朋友方面获得开导与支持,长期处于负性情绪中使得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服刑人员较常人相比,往往更为冷漠残忍、冲动易怒,社会规范意识与道德准则缺失,正是因为他们偏离常态的性格特征和认知水平,使其更易产生心理问题。5.2 男性服刑人员人格特质状况
本研究发现,男性服刑人员在内外倾性、神经质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全国男性常模,掩饰性得分显著低于全国男性常模。即服刑人员的人格特质是高外倾性、高神经质、低掩饰性。已有研究表明,高外倾性表现为渴望刺激、寻求兴奋、情绪冲动;高神经质表现为易焦虑、抑郁、情绪难以自控;低掩饰性一方面说明服刑人员回答问卷真实度高,另一方面表明服刑人员心理不成熟、社会化程度低。本研究精神质维度上男性服刑人员得分为 7.53±3.36,全国常模得分为 7.32±3.29,两者得分较为接近且服刑人员稍高于常模,但在这一维度上两者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样本容量的差异造成的,不排除劳动改造对服刑人员人格特质的重塑。.........
6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运用 SCL-90、EPQ、应付方式问卷对临汾监狱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人格特质、应对方式进行调查,得到如下结论(1)男性服刑人员 SCL-90 各因子分与总分均显著高于全国正常人群常模,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不同服刑人员在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捕前职业、犯罪类型、原判刑期上存在显著差异。(2)男性服刑人员与正常人群相比,人格特质呈高外倾性、高神经质、低掩饰性,人格特质偏离常态。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犯罪类型、原判刑期、已服刑期的服刑人员,人格特质差异显著。(3)男性服刑人员应对方式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幻想、合理化、自责。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是男性服刑人员最常使用的。在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捕前职业、犯罪类型方面,不同的服刑人员选择的应对方式不同。(4)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质、应对方式有密切关系。SCL-90 各因子及总症状指数与人格特质中神经质、精神质维度,应对方式中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与求助呈显著负相关。此外,内外倾与抑郁因子显著负相关;掩饰性与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总症状指数显著负相关;解决问题与敌对、恐怖因子显著负相关。(5)男性服刑人员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呈显著相关,其中内外倾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精神质与解决问题呈显著负相关,与幻想呈显著正相关,掩饰性则反之。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19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uzhibaogao/119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