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能源型企业成长分析与评价研究
第 1 章 绪论
本章阐述了研究互联网+背景下能源型企业成长力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了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历程,回顾了企业成长评价方法,最后提出本文的创新点和基本框架。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本文的选题来源于导师主持的忻州市“十三五”综合能源基地发展规划的项目。综合能源基地是指在能源生产地整合各类能源进行生产的综合工业基地。综合能源基地需要在生产地有丰富的的资源量,企业有大规模的生产量,能够生产出大量能源产品或能源加工产品,这些产品大部分用于外销,只有少部分内部消化。
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布了 31 个省份 2015 年上半年 GDP 数据,其中山西省的GDP 为2.7%,排名为倒数第二名,最后一名的辽宁省GDP 为2.6%,两者仅差0.1%。山西当前的经济持续下行,经济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能源型产业是山西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而煤炭是最重要的能源,煤炭价格的自 2013 年以来整体下滑,山西优混 5500 大卡历年来在秦港的平仓价持续“四连跳”,2012 年 635 元/吨,2013年 535 元/吨,2014 年 480 元/吨,2015 年 390 元/吨。“一煤独大”导致山西经济和能源型企业抗风险能力差,能源型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链势在必行。
2013 年国务院印发了《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了建设山西、鄂尔多斯盆地、蒙东、西南、新疆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山西积极响应,提出了建设三大煤炭基地、三大煤电基地、两大煤层气基地,构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综合能源基地,推动高碳资源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2014 年 6 月习主席发表讲话中强调了能源的重要性,并提出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我国正进入经济发展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逐步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2015 年的十二大上,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和制定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网络技术与传统制造业融合,促进互联网金融和工业互联网长久发展。2015 年 7 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到,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
煤炭作为传统的化石能源,在人类工业化历程中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如今,煤炭行业开始步入夕阳行业,取而代之的是核电、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等清洁环保的发电方式。我国与美国在气候变化协定中承诺,要在 2020年实现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 15%,我国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保障能源安全的需求下,通过技术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成为能源型企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能源型企业将向低碳化、无碳化转型,以新能源和传统能源中相对环保的天然气为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煤炭加工转换中的清洁化、高效化程度。山西输煤输电并举战略、能源产业绿色发展等政策措施,为能源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能源型企业应推动能源生产领域变革,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实现绿色环保高效转型。
.........................
1.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1.2.1 企业成长理论综述
成长是指有机体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马歇尔(1890)首次提出企业类似于生物有机体,是拥有共同愿景和目标的人组成的有机体。企业成长是指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和履行社会责任,组织结构、经营结构、技术结构等优化,与外部环境协调适应的过程。企业成长理论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主题,学者从不同理论角度对企业成长进行了研究。本文将企业成长分为传统型的企业成长、互联网型的企业成长。
(1)传统型的企业成长
传统型的企业成长包括企业内生成长、企业外生成长、企业网络化成长。
①企业内生成长
资源基础理论是企业内生成长的理论依据,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资源和能力决定企业成长,企业家和管理者通过创新将现有的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以及在创新中发展的能力是企业成长的动力。
企业成长的思想来源于亚当·斯密(1904)的“劳动分工影响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离不开企业内部生产要素组合的不断优化,创新就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组合。潘罗斯(1959)在熊彼特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成长理论,并提出企业内部知识创造可以推动企业成长。企业内部的生产要素有资源和能力,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能力包括知识、经验、技能等。
不同的学者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有不同的认识,主要包括管理能力、独特胜任、战略性资源、核心胜任、组织能力、核心能力、缄默知识、物质资源和人类释义等。
企业成长追求成长经济、追求规模经济、多样化经济的复合经济效益,成长的最基本的方式是产品的创新,首选方式是自主创新发展和集群化发展,在竞争与合作过程中选择最优战略决策的过程就是企业能力培育的过程。企业成长的动力包括企业家导向、职业培训、内生性知识、内部能力、技术创新、战略人力资本等。
企业内生成长理论认为企业成长的动力是内部的资源和能力,但过度强调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很可能导致刚性,从而限制企业成长。同时,忽略了外部环境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虽然企业内生成长理论有诸多的不足,但是对企业成长仍有重大的意义。
........................
第 2 章 互联网+背景下能源型企业成长力模型构建
本章首先对能源型企业的定义进行阐述,结合互联网+背景对能源型企业成长的影响,总结出能源型企业成长的新特点。通过分析互联网+背景下能源型企业的动力、阻力、创新力构建出能源型企业成长力模型。
2.1 能源型企业概念及特点
2.1.1 能源型企业概念
(1)能源的概念及分类
能源被称为能源资源或是能量资源,作为现代人类社会和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已成为整个人类社会生存的物质基础。关于能源,有多种定义。《大英百科全书》中定义能源包括所有燃料、阳光、水、风等,人们可将其转化为能量。中国的《能源百科全书》中定义能源是一种载能体资源,能直接或者间接为人类提供各种形式的能量。
(2)能源型企业概念
能源型企业一直是国内外重点关注的企业类型,但翻阅文献并未找到能源型企业的定义,由于能源型企业与资源型企业类似,故借助资源型企业的定义对能源型企业定义。
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资源型企业进行了定义,姜文来等(2002)认为是对特定的自然资源进行生产或加工的企业,黄娟(2005)、文先明(2005)、王锋正(2007)认为是生产经营矿产资源的企业,李兴旺(2005)、马莉(2007)、朱院利(2008)认为开发不可再生资源的企业,伊国伟(2007)认为依赖自然资源生产制造人民生活所需的企业,陈明政等(2008)、颉茂华(2011)认为通过对原材料自然资源的垄断生产产品的企业。
综合上述观点,本文研究的能源型企业是指能源、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通过对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占有开发利用,主营业务项目以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消耗为基础,并以此实现成长的企业。
.........................
2.2 互联网+背景下能源型企业成长力的分析
互联网环境直接影响着能源型企业的各个方面,不仅影响能源型企业成长的内部因素,而且影响能源型企业成长的外部环境。本文从能源型企业的动力、阻力、创造力来分析能源型企业的成长力。其中动力分析从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阻力分析亦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2.2.1 能源型企业成长的动力分析
(1)外部动力
能源型企业成长离不开环境的支持,本文从宏观环境和市场环境对外部环境展开了分析。其中,宏观环境对能源型企业成长的动力包括政治法律动力、经济动力、技术动力、自然资源动力等,市场环境对能源型企业成长的动力包括产业动力和市场动力。
①政治法律动力
能源型企业成长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较大,国家的政策直接影响能源型企业的成长。2011 年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鼓励能源型企业加大清洁能源的投入,减少传统能源的产量,把生产产生的气体污染物、固体污染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法律方面,中国目前关于煤炭的立法主要包括《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煤炭法》以及有关矿产管理部门发布的一些行政规章、各级政府发布的地方性法规等。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形成“倒逼机制”,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产量给予约束性指标,大力支持新能源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②经济动力
由于之前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致使能源型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出现了供给与需求的失衡。近两年我国正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下游行业对能源的需求量进一步降低,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国家要发展壮大仍然离不开能源的支撑,我国正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新能源对经济成长的影响,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比例,这直接影响了能源型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进而影响能源型企业的成长。因为现在的能源型企业大多以传统能源的消耗为主进行价值创造,新能源占能源消耗比例较低,对能源型企业成长的贡献也较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促进能源型企业找到新的成长点,循环绿色地发展。
③技术动力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能源型企业带来了机遇。能源型企业可以提高互联网的利用率,了解下游企业或者用户的需求,避免盲目扩大规模。互联网对于能源型企业而言,能够提高能源型利用率,促进能源型企业的成长。互联网背景下诞生的互联网思维可以推动能源型企业成长方式的转变,,创造出新的成长方式。能源型企业与外部企业和客户之间的沟通增多,企业也变得更加开放与包容。
.....................
第 3 章 互联网+背景下能源型企业成长力指标体系构建...................27
3.1 能源型成长力影响因素确定............27
3.1.1 用 KJ 法归类影响因素...............27
3.1.2 用 Delphi 法筛选影响因素...................28
第 4 章 实证分析...........................36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36
4.2 问卷的回收.......................37
第 5 章 结论与展望..........50
5.1 研究结论....................50
5.2 管理建议...................51
第 4 章 实证分析
本章通过对忻州市综合能源基地内 86 家能源型企业的实际调查以分析能源型企业的成长,具体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对忻州市综合能源基地内的 12 家能源型企业成长力的预调研,分析了能源型企业成长力指标的信度,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出该问卷可以进行大规模调研。
第二阶段,通过对忻州市综合能源基地内的 86 家能源型企业成长力进行问卷调查,借助 SPSS20.0 对能源型企业成长力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
本研究采用书面形式的调查问卷进行收集数据,在设计问卷的过程中,通过预调研,验证了调查问卷的合理性。
在预调研阶段,对忻州市综合能源基地内的 12 家能源型企业发放了问卷,共发放了 50 份。由于全程参与被调查者填写问卷,收集到了 50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到 100%。为了保证能较为全面的反映能源型企业的情况,选择了不同类别的能源型企业。调查的能源型企业的基本情况如表 4.1 所示。
....................
第 5 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在互联网+背景下能源型企业成长出现了新的特点,目前能源型企业整体成长乏力,为了能够生存下来,必须明确企业内部的动力、阻力和创新力。本文构建了能源型企业评价指标,对能源型企业的成长力的评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研究互联网+背景下能源型企业成长,得出了以下结论:
(1)通过互联网+背景下能源型企业的动力、阻力、创新力分析,构建出能源型的能源型企业成长力模型。在互联网+背景下分析能源型企业的动力分别从政治法律动力、经济动力、技术动力、自然资源动力、产业动力、市场动力、管理动力、文化动力进行分析;阻力分别从政治法律阻力、经济阻力、技术阻力、自然阻力、产业阻力、市场阻力、人员阻力、财务阻力、文化阻力进行分析。最后构建出互联网+背景下能源型企业成长力模型。
(2)通过文献分析,构建出互联网+背景下能源型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提取出互联网+背景下能源型企业的成长力的影响因素,分类提炼出能源型企业的成长力的关键因素,构建出评价能源型企业成长的一级指标,分别是宏观环境指标、市场指标、财务指标、管理指标、文化指标、人力指标、创新指标七个指标。并构建出七大指标下的 40 个题项,形成能源型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
(3)通过实证分析,构建出互联网+背景下能源型企业成长力评价模型。通过实地调研获得了忻州市综合能源基地内 86 家能源型企业的一手资料,通过SPSS20.0 对这些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将 40 个题项重新分类和命名,分别是企业创新力指标、企业执行力指标、企业适应力指标、企业竞争力指标,并得出能源型企业成长力评价模型。
(4)利用互联网+背景下能源型企业成长力评价模型对 86 家能源型企业的成长力评价分类。通过聚类分析,将能源型企业分为成长力最强,成长力较强、成长力较弱、成长力最弱的四类。同时与因子分析的结果对比,进一步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19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uzhibaogao/119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