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的评价系统
本文关键词:学位论文的评价系统
【摘要】:针对目前学位论文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博士生学位论文为例,研究学位论文的评价方法及其实现。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处理定量评价的数据,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处理定性评价中分档评价的结果,用评语关键句的方法处理定性评价中的评语,并可将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编制相应的基于网络的评价软件系统,实现对学位论文的网上科学评价。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关键词】: 学位论文 评价 方法 软件
【分类号】:G643.8;TP311.132.3
【正文快照】: 本文以博士学位论文为例,研究学位论文的评价方法及编制其系统。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志,其质量不仅反映了博士学位申请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及管理水平。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的结果不仅可以为博士学位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火斤,刘颖,吴振一,杨红;博士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初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晓慧;模糊综合评判与灰色聚类在岩性分类中的应用[J];安徽地质;1996年04期
2 程桦,柳温忠;岩石样本力学参数统计值的模糊—随机处理[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张恒;用大蒜及其提取物保鲜蔬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4 李文果;孙雪林;孙森林;;基于模糊物元模型上的AHP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7期
5 杨松涛;中药组方中的模糊分析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6 何咏玲;层次分析法在企业安全工作评价中的应用[J];安全;1996年06期
7 张国际;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试题库系统[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8 张连革;高校科研水平的模糊综合评判[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吴文鸽 ,杨筱珊;模糊综合评价在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评估中的应用[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4期
10 崔群法,李光海;考核政府绩效的模糊数学模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经平;邹慧君;;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模糊综合评价与决策[A];第十二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李洪伟;艾文国;陈叶飞;;基于模糊集的财务预警模型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何帆;贺仲雄;;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经济协商、约束与控制[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4 苏乃莹;曹思维;;双模糊Vague System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应用[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黄文妍;胡渝清;;浅论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贺伟莲;张子新;;大型桥梁深水基础选型的模糊综合评判[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小爱;惠兴杰;李晓奇;;一种改进的择优比较法及其应用[A];第二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善广;姜淇远;俞铁城;;汉语词汇表混淆度评价的模糊数学模型[A];第一届全国语言识别学术报告与展示会论文集[C];1990年
9 郁正庆;戴蓓倩;张劲松;王长富;;语音模糊观察序列应用于隐马尔可夫模型快速训练的方法[A];第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10 马英霞;李学良;;科技期刊综合学术影响力的模糊聚类分析[A];第6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实践经验与发展战略论坛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刚;股票智能预测决策研究及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0年
2 姜宁;电子对抗仿真系统中的多属性决策理论模型与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3 刘学平;机电产品拆卸分析基础理论及回收评估方法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0年
4 田俊莹;多种纤维混纺织物的研究——亚麻落麻/涤纶混纺织物的开发与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1年
5 许世刚;计算智能及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1年
6 秦丽云;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环境经济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7 苑寅秋;面向机电产品的色彩设计专家系统(MCSES)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8 朱建江;基于软件构件的软件复用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9 苏为华;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0年
10 王文陆;光学子波变换及其在图象处理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199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宇航;博士学位论文评阅制度改革研究与实践[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沈通;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点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刘洁;西安市区地下水开发与地质环境协调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李晓燕;农业强省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5 肖艳颖;津冀区域联合系统分析及对策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0年
6 王永奇;工程机械维修质量评估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7 雒应;GPS全球定位系统在公路路线控制测量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8 辛平;黄土填方路堤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9 车永和;青海省带田玉米引种与高产制种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0年
10 高辉;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模糊有限元应力变形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火斤,刘颖,吴振一,杨红;博士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初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玉清;;高校教育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年02期
2 杨晓荔;;计算学分绩点的一种方法[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1期
3 王晔菁;;关于《大学舞蹈教学应突破传统基本模式》的思考[J];知识经济;2008年08期
4 武书连;吕嘉;郭石林;;2002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年04期
5 杜先涛;;新视角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效果的思考[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6期
6 李晶;;建立高校教师教学档案的方法研究[J];云南档案;2010年01期
7 王磊,蔡志勤,王殿龙,杨光辉,王德伦,滕弘飞;学位论文的评价系统[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葛方英;;关于高效课堂的几点体会[J];语文学刊;2010年20期
9 徐燕婷;;辅导员在道德教育中的角色扮演[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年04期
10 刘敏华;掌握特点 做好青年思想教育工作[J];内蒙古电大学刊;1993年Z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刁彦华;谢静超;毕月虹;樊洪明;赵耀华;;论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2 历励;;浅论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杨林静;;利用层次分析法选择就读学校[A];决策科学与评价——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吴佳时;李健宁;;大学生无气力现象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林蓉蓉;杨云朋;;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思敏;;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和谐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运用[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卫良;大学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伟;论大学生挫折教育[D];武汉大学;2005年
2 喻芒清;大学生成才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鲁媛媛;硕士生导师综合素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4 王阳;中国医科大学“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授课效果的初步评价[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5 刘国华;师范院校环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初探[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温文;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方法[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晁艳;新时期大学生生涯辅导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8 吕宇娟;新疆医科大学临床技能毕业考试的评价与应用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9 罗吉平;粤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方法比较[D];暨南大学;2009年
10 吴振顺;应用型大学核心能力培育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11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indetihui/111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