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常见病虫害图片_杨树的致命农药_杨树病虫害防治及管理
本文关键词:杨树病虫害防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对各类树种在病虫害防治以及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杨树为例,其本身具有适应能力较强且生长快等特征,在许多地区都可种植,保证做好管理工作可使其达到成材、高产的目标。本文主要对杨树常见病害与对应防治措施、虫害与应对防治措施以及日常管理注意事项进行阐述。
关键词:杨树;虫害;管理;病害
作为我国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杨树生产的关键在于对苗木质量的把握。尤其现阶段城镇化进程中对绿色生产的倡导,更要求做好苗木管理以使造林质量得以提高。但杨树整个生长过程中,若忽视日常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极易使苗木质量受到影响,不利于优质高产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做好杨树病虫害防治与管理成为当前杨树种植中需考虑的重要内容。
一、杨树常见病害与防治
1.1 溃疡病的表现特征与防治
溃疡病多在树皮内存在,且带有一定的感染性。通常杨树生长中很难发现此病症,直至寄主生长呈衰弱态势下才表现出一定的病症。从病症特征看,一般在18℃~25℃温度下,杨树茎部有皮孔、死芽或伤口的存在,形成的坏死病斑表现出黑褐色且以不规则形状存在,一旦病症持续一周且在枝条或树干中都有所存在,树苗很可能发生枯梢甚至死亡的现象。对此病症,晚秋或早春应尤为注意,树皮可能有水泡状病斑或水渍状病斑。假使发现苗木上部出现枯死情况,可判断此时病斑内部存在大范围坏死情况,且树干被病斑包围。即使溃疡病不严重,在病症发生第二年也可看到大量散生小黑点在树皮中出现。另外,在防治方面,要求做到适地适树,对于起苗或栽植等都应避免对树干造成创伤。当完成栽植过程应做好浇水工作,使其成活率得以提高。栽植前还需做好苗木检疫工作,及时对病枝干进行清除。若需引入药物防治方法,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应做到春秋防治结合,可将3度Be石硫合剂或50%退菌特100倍液进行喷施,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1]。
1.2 黑斑病的判断与防治
黑斑病是杨树生长中危险性较大的病害之一,其又被称为褐斑病,如典型的小黑杨、西加杨极易感染此病害。对其判断过程中,可发现有褐色病斑在病叶中存在,若病斑持续5天左右,将有乳白色小点包围整个叶片,当病斑逐范围逐渐扩大后可能以圆形的形式存在,此时叶片将以黑色的形态存在,出现脱落现象。对此种病害的防治首先要求在日常管理中应注重做好有机肥的施撒工作,并及时进行积水与落叶排除,使病原菌得以消灭。同时要求配合药物防治方式,如在感染初期可选用70%代森锰锌600倍液等,但要求喷施过程应在雨季前开展且连续喷3次。若在雨季进行药物防治,需要将0.3%明胶融入药物中,可避免雨水将药物冲掉[2]。
1.3 烂皮病的判断与防治
烂皮病产生的原因多由于树苗存在病原真菌,其会对整个林木进行感染,通常除杨树外,其他树种如槐树或榆树等也易感染此病症,往往被称为出疹子或腐烂病。其在发病中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其中一种为枯梢型病症,无论大树、幼苗或苗木一旦出现烂皮病,枝条处表现为枯死症状,通常由初期暗灰色逐渐扩展,持续一周后使枝条逐渐枯死。另外一种为干腐型症状,多集中在分叉或主干等方面。病症初期主要以肿胀、水渍病斑的形式存在,在失水后往往存在下陷可能。病症后期多表现出黑色小突起,加上气候条件的配合会使病斑以极快的速度进行扩展,严重情况下皮层将呈现剥离与腐烂等情况,病症持续一周左右,树梢处可枯死。对其在防治过程中要求做好壮苗与大苗的培育,若需利用苗圃栽培应注重苗木具备较好的排灌条件且具备一定的土壤条件,且在起苗或运苗中避免对根茎产生伤害。在药物防治下,可利用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进行喷施,确保苗木病菌得以及时消除,若苗木病菌极为严重且存在病虫可直接采取销毁措施[3]。
二、杨树常见虫害与防治
2.1 蝼蛄虫害的防治
杨树蝼蛄虫害多表现在东方蝼蛄方面,其属于杂食性害虫,对许多树木幼苗或一般农作物都有一定的危害。通常在土壤中活动的若虫、成虫极易直接咬断幼苗或取食种子,使苗木根部以乱麻状的形态存在。对其在防治过程中,若危害程度较低,可引入毒饵法,将拌和后的毒饵在苗床中进行1.5~2.5公斤的喷撒。若危害性较大便需直接采取药剂喷洒方式,可通过辛硫磷颗粒剂的使用,将其掺入少量细土,在此基础上向地面进行播撒。另外,杨树管理中对于害虫的杀灭也可直接引入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其防治效果也较为明显[4]。
2.2 蛴螬虫害的防治
该类型虫害多以腐食性种类为主,通常在杨树中造成为害的多体现在如大黑鳃金龟等,为害性极为严重。其能够在幼苗下对根系或根茎进行咬食,若苗木出现伤口很可能有病菌侵入其中,引起病害现象。通常蛴螬虫害出现后,苗木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轻拔便可使苗木拔出,且苗木根部以整齐切口的形式存在。对此在防治过程中主要以药剂喷洒方式为主,如用25%异丙磷乳油等可直接进行喷洒,或在5月、11月采取开沟灌水的方式,可使蛴螬数量得以减少。
2.3 地老虎虫害防治
杨树地老虎虫害多表现在小地老虎方面,一般在幼苗叶面或叶径中可发现群集的幼虫。而一般在3龄以上幼虫方面,多在夜间对幼苗进行侵害,直接将其拖入土中进行取食,破坏幼苗的健康生长。对其可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对幼虫采取诱杀的方式,如将敌百虫适量拌入杂草中并在苗圃中放置,能够对幼虫进行诱杀;二是对于成虫,通常需利用拌制好的糖醋液,对于成虫可进行诱杀;三是利用药剂形式。防治中用于杨树地老虎虫害防治的药剂除敌百虫外,也可选择75%辛硫酸乳油1000倍液,既可直接在幼苗周边喷洒,也可在幼苗上进行喷洒,或直接将药剂灌入土中,对幼虫消灭具有良好的效果[5]。
三、杨树日常管理的主要措施
3.1 从灌溉角度
杨树病虫害的防治关键在于日常的有效管理。在灌溉方面,通常对于杨树浇灌时间上,多以萌动阶段、干旱或落叶时期为主。对于生林杨树,干旱季节5~7月份一般为最佳浇灌时期,原因在于此时光照条件较好,在浇灌配合下可使林木生长更为茂盛。而在秋旱情况下,若判定土壤含水量不足70%,也需进行浇灌。另外在浇灌方法选择上,对于杨树生长常用的主要以畦灌为主,浇灌中可根据土壤实际情况进行水量的控制。
3.2 从施肥角度
施肥除具备一定的防病虫害功效外,也可使树木生长速度得以加快。根据相关实验研究分析,杨树生长中合理施肥可使其速度提升至32.2%。但需注意实际施肥过程中通常以冬季作为基肥的施撒,而追肥一般在春夏季节中开展。在施肥方法上大多以沟施方式为主,可以树冠边缘投影为依据进行深度为30厘米、宽度为20厘米、长度为8厘米的沟槽开挖,使肥料均匀施撒。需注意,一般在追肥过程中应将浇灌工作同时进行,这样可使肥效充分发挥出来。
3.3 从除草修枝角度
对于杨树生长中的除草,其旨在使土壤水分与养分得以保障,且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除草还可达到松土的效果,对提高土壤透水与通气性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在杨树修枝方面,最佳季节多以早夏或中夏为主,可根据树龄进行修枝强度的选择,如幼龄林修枝一般为1~2年,而中龄林在修剪时间上多以2~3年为主。修剪过程中应注意避开虫害产卵期,且防治修枝留桩现象的存在,其对于主干材质都可能造成影响[6]。
四、结语
杨树的有效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是提供树木产量与质量的重要途径。实际管理过程中应选用正确的识别病虫害方式,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达到病虫害防治的目标。同时在管理中应做好灌溉、除草、修枝以及施肥等工作,确保杨树能够健康生长,创造更多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谢福余.杨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16):102,120.
[2]王勋.浅谈杨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5,(14):86.
[3]张玉君,任宣百,陆志民,李玉萍,张玉波.杨树苗圃管理常见病虫害防治[J].现代园艺,2014,(18):55-56.
[4]赵亮,韩清华.杨树速生丰产林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J].北京农业,2014,(33):96-97.
[5]田晓平.杨树育苗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J].绿色科技,2010,(11):51-52.
[6]姚东平,韩迎春,程前,程漠远.杨树的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J].吉林农业,2013,(08):64.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黄瓜畸形瓜的发生原因及防治
下一篇:疣纹蝙蝠蛾生活习性及检疫处理技术
杨树病虫害防治及管理相关推荐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杂粮,阐述了目前开发的新型杂粮深加工产品,并对杂粮深加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杂粮;展望;现状
一、杂粮概述
杂粮要包括谷类中的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以及各种干豆类,如黄豆、青豆、赤豆、绿豆等。杂粮富含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及多种功能因子,应验价值高,在食品工业中北广泛用作奶类替代品或添加剂,既是传统口粮,又是现代保健珍品。大多数杂粮还具有药用价值:荞麦仁含有其他谷物所不具有的“叶绿素”和“芦丁”,可以治疗高血压;糜子因产在干旱贫瘠的黄士高原,各种微量元素含量有其特殊的比例,利用甘、陕、宁、晋民间传统方法,可以很容易的治疗胃病;玉米食品可加速肠部蠕动,避免患大肠癌,还能有效地防治高血脂硬化、胆结石等。
二、杂粮深加工的现状
将粗粮种子颗粒磨成面粉,再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生产各种面制品是目前粗粮深加工产业的主导。市场上已经开发出的此类粗粮深加工食品有杂粮什锦挂面、杂粮挂面、杂粮面包等,这些产品超市的柜台上随处可见。被加工利用较多的粗粮品种有绿豆、燕麦、小米等。如绿豆植物蛋白饮料以其营养丰富、清热利尿的功效而广受消费者的欢迎,绿豆糕、绿豆沙更是受到人们的喜爱的传统产品;小米锅巴、速冻小米粥等系类在方便食品市场上也较为普遍。其他如荞麦、薏米、豌豆、高亮、鹰嘴豆等目前开发较少,仅仅局限于初级加工食用。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渐提高,追求饮食多样化,讲究膳食结构,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需求和时尚,各种杂粮越来越受到现代人们的青睐。由于杂粮本身具有粗糙、不易加工的特点,使人们很难经常食用或连续食用,为提高杂粮食品的适口性,杂粮深加工成为目前企业与科研院校的开发与研究的重要领域。
三、新型杂粮深加工产品形式
21世纪,粗粮食品已成为健康饮食的消费时尚。随着对粗粮食品营养价值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粗粮深加工产物被开发出来,出现了更多的深加工产品
3.1杂粮中蛋白提取物
荞麦种子经碾磨、碱提、浓缩、中和、杀菌、干燥制得的荞麦蛋白萃取物(Bukwheat Protein Extract,BWPE)有较强的胆固醇抑制作用。国外对荞麦蛋白质的利用主要是将其作为产品的配料,以及改善食品的组织结构,增加营养价值。
3.2油榨物
荞麦胚芽经洗涤、脱水干燥、压榨后制得荞麦油。荞麦油中含有的脂肪酸种类多且丰富合理,其中苦荞油中含油酸47.1%,含亚油酸36.1%;薏仁油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强机体免疫,降低因化疗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的功效,其营养保健功效已得到工人。利用超声波超声强化提取薏仁油,在利用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对薏仁油脂肪进行萃取分离,发现其含量较多的油酸和亚油酸。
3.3黄酮类物质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拔毒生肌降糖、降脂等生物功效,并可吸收系外线。从荞麦中提取的黄酮作为医药原料和添加剂用于制作中成药、营养保健食品、护肤霜、防辐射面霜、淋浴液、生物类黄酮胶囊、生物类黄酮牙膏等制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此外,生物类黄酮物质还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来一直油脂酸败且无毒副作用。含黄酮物质的荞麦功能饮料、大麦茶、大麦咖啡、绿豆汁、薏苡仁保健饮料、燕麦乳、小米奶饮料等;而辅以牛奶、蔗糖、经乳酸菌发酵制成的荞麦酸奶、小米酸奶、薏苡仁酸奶则属于发酵型饮料。
3.4多糖、淀粉类提取物
大麦含有55%-65%的淀粉,其淀粉可用于制作天然淀粉,淀粉衍生物、果葡萄糖浆等;薏苡仁多糖是从生产薏苡仁后的残渣中提取出来的,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3.5 β-葡萄糖和葡聚糖凝胶
从燕麦中提取出的β-葡聚糖作为功能性食品的成分,可应用在食品、美容和医药行业;燕麦水溶性β-葡聚糖凝胶是一种弱凝胶,作为食品配料添加到食品中的口感舒适,且无异味。
3.6发酵、烘焙制品
在蒸煮的大豆中加入荞麦、食盐混合发酵而成的荞麦酱,外观为酱红色,风味独特,懒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及其它有利氨基酸均比普通酱类高;荞麦醋则具有苦荞特有的香气,酸味柔和,营养丰富。烘焙食品是食品中的一大类。目前已有将苦荞叶经粉碎后添加到小麦面粉中生产富含黄酮物质的保健型面包、桃酥;以小麦粉、籽粒苋粉为原料制成的面包和以苦荞面粉、小麦面粉为主料生产的蛋糕、面包等。
3.7膨化食品和方便食品
目前,以黑小米、黑玉米、黑豆等黑色粗粮为主要原料加工膨化食品已出初现倪端。采用科学的工艺,在最大限度地保留其黑色素及其他营养成分基础上,又在配料中加入奶粉等营养物质和呈香物质,产品营养丰富、口感好,适合各类人群食用,且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杂粮方便食品曾以杂粮挂面居多。
3.8酒类食品
四川凉山地区的彝族人民就用苦荞麦为原料酿酒。大麦是生产啤酒的主要原料,而小米、高粱、玉米也均可用来生产白酒或啤酒。其中,以小米为原料生产出的新型酒产品成为市场上的新宠。
四、杂粮深加工的发展趋势
从整体上看,我国杂粮产业至今还是以原粮购销为主,深加工产品太少。产业业化程度不够。采取先进加工技术,积极走新型工业之路以提升和壮大杂粮产业已势在必行。利用现代加工高新技术和食品生物技术对杂粮进行深度开发,丰富杂粮产品市场,提高杂粮产品附加值是杂粮生产加工及产业化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刘云宏,易军鹏,白丽芳. 浓缩杂粮面包预拌粉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4,03:85-86.
[2]陈永福,刘春成. 中国杂粮供求:基于局部均衡模型的结构与模拟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8,07:53-62+80.
[3]谭斌,谭洪卓,张晖,刘刚,刘英. 杂粮加工与杂粮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 粮食与食品工业,2008,05:6-10.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杨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下一篇: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的探究
杂粮及杂粮食品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相关推荐
摘要:杨树是作为防护林等工程的主要树种之一,它的栽培和病虫害的防治有很大的意义,作为林业部门的一项基本工作,杨树的栽培和病虫害的防治是极为重要的,所以林业部门要做好杨树的栽培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为我国的林业发展做出贡献。为了能够促进杨树的稳定生长和高效的产量,就要做好杨树的栽培工作,要掌握先进的栽培技术和栽培手段,提高杨树的成活率,做好杨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现本文就对杨树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进行论述,并提出防治措施。仅供交流借鉴。
关键词:杨树;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实现杨树快速生长、产量丰收、高质量的基础和核心就是杨树的培育过程,所掌握的栽培技术的好坏直接对杨树的树叶和整个树木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我国的北方地区,气候干燥,自然条件不是很好,气温较低,且干旱少雨,风少天气比较多,这就为林业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因而,也对杨树的栽培技术有了用于之地,所以,为了使杨树生长的更好,就要提高杨树的栽培技术,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杨树的病虫害。
一、杨树的栽培技术
1、选取优良树种,发挥遗传增益作用
杨树生长的好坏有树种有一定的影响,优良的数种所培育出来的树苗一定是健壮的,看树苗是否健壮的标准是短期生的苗木的胸径在2.5cm以上,根幅在40cm以上,健壮的树苗能够使杨树高效生长、丰产增收。优质的树苗还能够充分吸收水分、木质优化、树干没有任何的损伤且不弯曲、更没有任何的病虫损害,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自主育苗。杨树的培育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有性繁殖,另一种是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对培育的技术有较高的要求,而且杨树的种子较小,保存起来很困难,获取的难度系数也比较高,而且还容易发生遗传变异,所以有性繁殖的方式在今天很少被使用;但无性繁殖的栽培技术的使用却是很频繁的,利用杨树的再生能力强等优势进行杨树的无性繁殖是很方便的,况且杨树种条的利用也是简便易操作的,它有利于杨树的稳定遗传特性。
2、林地的选择和整理
杨树的栽植对土地也有一定的要求,但它的整地要求也较容易掌握,杨树适合生长在土壤肥沃,水分充足、光照充足的砂质土地上。盐碱程度高的土地是不宜种植杨树的,杨树也不利于栽植在没有水利灌溉的贫瘠干旱的林地中,当杨树处于生长时期时,容易发生洪涝的地点不能够栽植杨树。杨树的生长需要良好的土壤透气条件,因为它的根系比较发达,呼吸能力较为强大,所以土壤贫瘠的林地也是不宜种植杨树的,更不利于杨树的生长发育,它的成活率是较低的。在进行杨树培植前,首先要对土壤进行深翻处理,来保证土壤的水分和肥力,是土壤的透气指数上升,提高杨树发达的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利用。土壤的深翻是要掌握一定的深度的,要根据土壤的坚硬程度多土壤进行适当的深翻处理,从而有利于杨树的栽植工作,促进杨树的生长。
3、抓好栽植环节
栽植树苗前,应验收栽植穴的深度和大小,对于小符合要求的必须重新返工,直到验收合格之后才能进行栽植。杨树造林推行“四大一深”的科学栽植方法,其具体内容为:大塘1m,大苗苗高要3.5m以上,大株行距,大水浇足,深栽80cm左右。杨树植苗造林的技术关键也可以用“三埋两踩一提苗”来概括,具体来说就是:先埋20cm深的表土,然后将苗放入,再埋土至70cm左右深,将培土踩紧实,最后埋土至地面,再次将培土踩紧实,接着将苗往上提拉,以利根系舒展,浇足水。在此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栽植时必须把苗干深插穴底,使苗干基部入土深度达到80cm以上,并立即将表土回填于穴底部,使苗干与土壤紧密结合,再分层填满打紧。如果遇到土壤干燥时,栽培后必须适度浇水,以保其成活率。
二、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近年来,随着“林木产业年”、“杨树产业年’等一系列林业活动的开展,在全国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东北和华北栽培了大量的杨树。但随着杨树面积的小断扩大,,随之而来的病虫害的危害也日趋严重,这也与杨树的树种单一、生物多样性降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杨树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杨树黑斑病、杨树溃疡病、桑天牛、杨尺蛙、杨黄卷叶螟等。根据危害杨树小同种类的特点,我县相关部门深入研究和实践,采取了多种切实有效的防治办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食叶类害虫
防治方法:人工清除越冬蛹,尤其是摘除第1,2代幼虫虫苞,利用成虫趋光性,灯光诱捕诱杀成虫;利用白僵菌或苏云杆菌防治,或用90%敌百虫、80%敌敌畏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1 000倍液喷洒。其他食叶类害虫如杨小舟蛾、刺蛾等可参照杨扇舟蛾的防治方法。
2、蛀干类害虫
防治方法:幼林注意抚育除杂,保持林内通风透光,在幼虫期用毒签或用注射器将有机磷农药500倍液注入蛀孔再用湿泥封住;在成虫羽化期(7―8月)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施树干杀灭成虫;花绒坚甲和啄木鸟对天牛有抑制作用,应加以保护利用。
3、刺吸类和瞒类
防治方法:防治草履蚁可选择氧化乐果等农药,红蜘蛛可用三氯杀瞒醇1 000倍液,叶蝉可用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1 000倍液喷雾防治。
4、杨灰斑病
危害多种杨树,从苗木、幼树到大树都能发病。以苗期和幼树受害最重,病叶早落嫩梢枯顶。病害发生在叶片及嫩梢上,在叶片上先生出水渍状病斑,后期病斑上发生深绿色突起的毛点,即病菌的分生抱子盘。幼苗顶梢和幼嫩树梢病后死亡变黑,失去支撑力下垂。病害的发生与降雨、空气湿度关系密切,6―7月高温多雨易引发病害,尤其是苗圃地以及幼树。 防治方法:注意扦插苗不宜过密,实行轮作,不重复使用同一地块作苗圃,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喷雾杀菌,15d进行1次,坚持3―4次,消除病株病枝。
5、杨树溃疡病
3月中下句感病植株的干部出现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质地松软,手压有褐色臭水流出,有时出现水泡,内有略带腥臭的勤液,5,6月水泡自行破裂,随后病斑下陷呈深褐色。4月上中句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并突破表皮,当病斑包围树干时,树上部枯死。
防治方法:适地适树,避免长途运输及假植时间过长;加强抚育管理,培育壮苗,提高抗病力,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喷树干,用多菌灵防治亦可。
三、结语
通过对杨树栽培技术的论述,使我们了解到在杨树的栽培过程中要做好杨树的树苗的选择问题,因为只有优良的苗木才有利于杨树的成活率和杨树的生长发展,通过无性繁殖方式对杨树进行栽培,能够提高杨树良好遗传提高的效益,还有在培植过程中要做好土地的选择,只有水分充足、肥力给力的土壤才能够利于杨树的生长发育,还要对种植杨树的土地进行深翻处理工作,提高杨树吸收更深层土壤的养分。本文还介绍了影响杨树生长的病虫害,针对不同的病虫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利于杨树的成活率,促进我国林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福余.杨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2(16)
[2] 葛向蓉. 浅谈杨树病虫害防治的营林及生物措施[J]. 内蒙古林业. 2012(08)
[3] 陈晶洁,邬加明,张云波. 培育速生杨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18)
[4] 陈雁平,薛利忠.杨树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0(06)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杨树林区种苗质量探析
下一篇:杂粮及杂粮食品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
杨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相关推荐
摘要:林业建设的质量直接受到种苗质量的影响。在目前的杨树林区,为了能够使得种苗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合理的依靠了科技创新的手段,从而保障了林业建设的总体质量。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杨树林区种苗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依靠科技创新提升种苗质量的方法和建议,从而提升杨树林区林木的整体质量。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可以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科技创新;种苗;质量;杨树林区
目前社会的发展对林业建设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为了能够使得林业建设的质量得到提升,就需要合理的依靠科技创新来对种苗的质量进行提升,尤其是在杨树林区,种苗工作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林区的整体建设质量,因此,就需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利用科技创新拉对杨树林区种苗质量进行合理的提升。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杨树林区种苗质量进行详尽的探究。
一、种苗工作的发展与科技创新
林业建设的基础就是种苗,种苗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林业建设的质量。我国的杨树林区在建设之初,就致力于对种苗质量进行提升,发展至今,我国的杨树林区已经逐渐建造了将近1万h/m²的杨树实验林,并且杨树林木产量丰富。而之所以会获得如此大的成功,就是因为不断的进行科技创新,种苗工作不断对新型的科学技术进行应用,这才使得我国杨树林区的种苗质量得到了提升,从而提高了林木的产量。
我国的杨树林区的种苗工作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种苗试点工作发展到如今的全面种苗经营。不但苗木的质量逐渐提升,而且林木的产量也逐渐的提升。种苗中的科技含量也大幅度的增加,很多的种苗工作都逐渐形成了一项系统工作。
目前,杨树林区种苗工作发展势头良好,种苗的面积逐年扩大。林木的年产量也逐渐的提高。满足了相关行业发展的需求。其中部分进入到了工程建设中,部分进入到了市场中,利用率也在逐渐的提升。目前的杨树林区种苗工作已经渐入正轨,逐渐发展成为了领头林区产业。
二、种苗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近年来,我国的杨树林区种苗工作虽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其中不能够说没有任何问题的存在,种苗工作中的一些固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而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苗木管理模式采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满足现今杨树林区种苗工作的发展要求,从而导致种苗质量无法得到提升;其次,目前的种苗工作没有指定出详尽的工作方案,系统规划上有着一定的不足,在树种选择的过程中,往往没有一句杨树林场实际的土质特点以及气候条件来进行树种的选择,使得树种的生长效率不佳;再次,种苗工作在经营的过程中,体制上存在较大的弊端。由于经营体制存在问题,导致种苗工作的运行机制以及管理机制都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些机制中存在的一些固有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从而就影响到了种苗的质量;然后,是在种苗产业化进程中,市场综合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最后,是对种苗的规范、监督管理不够,林场领导对种苗工作重视程度有差异,造成林场所属苗圃改革发展不平衡。
杨树林区种苗工作存在的上述问题,除体制、机制、管理等多种因素外,科技创新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其主要表现在:第一,有关种苗工作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还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特别是一些林场所属苗圃,偏重于工程项目的争取,而忽视将科技渗透到生产中去。第二,综合技术应用不够,单项技术水平尚可,技术集成和应用推广水平较低。第三,科技与生产脱节,全局科技成果达12项之多,但转化率较低。第四,种苗建设中科技投入少,试验示范面窄,科技普及率低。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势必会影响林区种苗产业化的进程、质量和效益。
三、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杨树林区种苗质量的措施和建议
1、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在种苗产业
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因此在今后的种苗产业化进程中,在提高对种苗工作紧迫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的基础上,要更深刻认识科学技术与种苗产业化的关系;要把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种苗质量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从规划设计、计划制定、品种确定、生产经营等方面全面依靠科技进步,确实加大各道工序的科技含量;要加强领导,采取积极有效的措
2、科学制定规划,建立科技支撑体系
种苗产业化涉及多方面的学科,整个工程就是各有关学科的集成,因此,要科学规划、科学设计。在林业基础建设上,要抓好林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林区在制定种苗产业化规划时,应确定总体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对下属各苗圃确定工作重点,实行分类经营,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整体推进。要加快建立全区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从种苗产业的实际出发,搞好现有科技力量的整体布局,尽快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科技人才队伍和与之相应的机制。有条件的林场和苗圃,要发挥技术优势与生产建设单位合作建设种苗项目。
林场和苗圃作为科技支撑单位,负责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的引进吸收、转化运用、推广开发及技术培训等工作,生产建设单位负责项目建议任务的组织实施和项目区的管理工作。
3、大力推广引进优良品种和树种
一是要有计划地引进防沙治沙新品种,如四翅滨藜、大果沙棘等,进行选优繁育,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二是对中金、群改系列等杨树新品种要组织专门生产,加大推广繁育力度,制定推广计划,使之尽快在不同地区的杨树适生区大面积推广发展,形成现实生产力。
4、注重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
要根据全区种苗产业化的进程和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一批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去,充分发挥科技在工程建设中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要强化科技创新,搞好技术培训,调动全区各苗圃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技术水平,使林业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科技育苗真正落到实处。
5、建立种苗信息中心和营销网络
要在全区现有基础上,建立健全种苗质量监督体系、效益评价体系,将全区各苗圃的生产、管理、销售活动全部输入计算机,进行统一管理,以便总结经验,改进工作,逐步实现种苗生产信息网络化、管理现代化和销售市场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杨树林区在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仅种苗工作效率得到提升,而且林木的种植面积也逐渐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杨树林区的发展。但是在杨树林区的种苗工作中,却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存在的因素有很多,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了种苗的质量和种苗工作的开展,因此,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来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提高杨树林区种苗的质量。通过本文的探究,相信一定会为杨树林区种苗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宋海龙,鲜文悦.南阳市杨树林地立体效益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04)
[2]夏祥,丁奎,曹锦明,张胜,杨晓娟,俞蓉,翟秋红.姜堰市杨树林下间套作模式总结[J].现代园艺.2012(09)
[3]冯岩.略论人工杨树林的栽培史及其资源现状[J].农业与技术.2012(04)
[4]周林.杨树林带定量施肥效果的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13(01)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液相色谱法检测粮油农残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杨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杨树林区种苗质量探析相关推荐
摘要: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粮油作为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一种油品也是农残控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液相色谱法检验粮油农残也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应用的过程中操作相对比较简单,灵敏度也比较好,不需要大量的样品支持,所以也得到了人们的欢迎。本文主要分析了液相色谱法检测粮油农残的研究进展,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粮油产品;前处理;高效液相色谱;农药残留
一、引言
农作物害虫防治工作中,农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是非常明显的,这一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很多国家对农药残留的监督和研究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强,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的方法在操作上比较便捷,此外检测的精度较高,所以在农药残留的研究和检测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粮油是家庭日常用品,所以对其农药残留予以控制也是十分关键的一个内容。
二、粮油产品的前处理技术
2.1传统的前处理技术
农残的前处理技术主要涵盖了两个过程,一个是提取,一个是净化。按照农药性质和样品类型的差异,我们可以选择振荡法、索氏抽提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因为在检测的过程中,样品的成分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在对成分进行提取之后还要对杂质进行有效的处理,比较常用的就是吸附柱层析法,吸附柱当中要填充适量的活性炭和氧化铝等。
借助溶剂转换,我们可以有效的解决提取和净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冲撞。比如我们可以采用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等比例混合溶剂来提取油品当中的农残成分,此外还要用氮气将提取液吹干,之后还要使用乙腈进行转溶处理,此外也可以使用超声波的方式进行助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将油脂和待测农残分离出来,这样也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提取液中油脂含量超过标准而出现SPE净化无法得到正常的开展。这种方式需要较长的时间,同时还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造成伤害,检测的精确程度也无法得到充分的保证,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和创新,保证检测的质量和水平。
2.2前处理技术的发展
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些新的前处理技术,这些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展现出更大的优势,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对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进行简要的阐述和介绍。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这种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应用处在临界温度和压力状态下的高密度流体,将其当做溶剂,从而对物质进行有效萃取的一种方法。在该技术应用中,常用的流体形式为二氧化碳,这种方法无毒无害,同时还不会对样品构成严重的污染,但是在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的一点是其不能检测极性化合物。
固相微萃取技术。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应用了待测物质在萃取相和基体之间始终保持非均相平衡的状态,等到待测的组分都吸附到固定相涂层当中的时候,对于不易挥发的有机物可以采用该技术和液相色谱技术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这样也就可以更好的保证分离的质量和效果。固相微萃取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展现出更加明显的优势,其去除杂质的能力更强,同时组分回收的效率也更高,所以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使用字啊差别十分明显的化合物前处理当中,其处理的效果要比液相色谱法更好,因此这种技术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粮油产品中农残
液相色谱法因为其简便、快速和高效而在农残检测中有广泛的应用。研究人员结合固相萃取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植物油中的克百威和甲萘威农药残留,样品通过正己烷溶解,再用乙腈进行萃取,旋转蒸发浓缩近干,甲醇溶解上样至SPE-C18小柱,用90%甲醇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滤膜过滤,取20μL上样至Waters公司专为分离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而生产的色谱柱Carbmate分析,流动相为V(乙腈)∶V(水)=68∶32,检测波长为280nm。在0.05~0.5μg/mL的线性范围内,采用此方法菜籽油中甲萘威的回收率89.7%,相对标准偏差为3.9%,克百威的回收率为90.3%,相对标准偏差为4.5%,大豆油中甲萘威回收率为98.9%,相对标准偏差为4.8%,克百威的回收率为92.4%,相对标准偏差为4.6%。说明用此法对农药残留回收率高,且试验间精密度较高。
四、液质联用技术检测粮油产品
用液质联用法来确定未知农残具有简便、快速和可操作性强的优势。由于许多有机氯农药相继被许多国家禁用或限制使用,而许多昆虫对有机磷农药品种产生了抗性,因此氨基甲酯类农药的施用量逐渐增加,各国对这类农药残留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所以需要建立适当的检测方法来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由于其极性较大在高温条件下易分解,因此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不太理想,所以用液质联用的方法来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最为恰当。
有关专家研究了进出口粮谷中抗蚜威、甲硫威等9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及液质联用分离检测条件,他们将小麦粉或大米磨碎,加入乙腈均质提取,旋转蒸发浓缩后,用丙酮∶乙醚(体积比为20∶80)溶解,转移至氧化铝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样品溶解在甲醇-乙酸铵溶液中,上样至ZORBAXEclipseXDB-C8柱,流速为0.3mL/min,逐步提高甲醇比例进行梯度洗脱,质谱条件为正离子扫描,电喷雾电压为5250V,碰撞气流为5L/min,试验结果表明,9种氨基甲酸酯农药在0.1~100μg/L内线性良好,小麦种仲丁威10μg/kg,其余农药均为1μg/kg;大米中仲丁威、灭多威为10μg/kg,其余均为1μg/kg,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该方法背景干扰较少,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
由于橄榄油对于人体健康有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建立其合适的农残检测技术是保障其安全的基础。研究人员用乙腈和石油醚对橄榄油中的农残进行提取,用Florisil硅土小柱进行净化,使用该基质固相分散净化法橄榄油中除草剂特丁津的回收率大于96%,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净化后样品上样至ZORBAXEclipseXDB-C8柱,用乙腈进行线性梯度洗脱,质谱条件为毛细管电压4000V,干燥气流速为9L/min,温度为300℃,碰撞电压为190V,除草剂特丁津的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的特征离子峰m/z为174,该方法的线性浓度范围为0.005~0.5mg/kg,线性为0.991,检测限为0.2μg/kg,相对标准偏差为5.5%(n=5)。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精度,线性及准确性较好,能有效地排除样品中基质干扰,比较适合于检测油脂产品中农残含量。
五、结语
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关注,各国对于农药残留的标准也日趋严格,而粮谷及油脂产品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建立简便、快速、高灵敏度和重现性好的粮油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手段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这需要联合使用新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如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技术等来最大程度地回收样品中的农药残留,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来快速可靠地检测出农药残留,特别是极性较大的农药残留。随着固相萃取柱的发展和高效液相色谱柱的不断完善,以及质谱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效液相色谱法必将在粮谷及油脂类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发挥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萍.我国水果农药残留现状及解决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4)
[2]利用UHPLC/SQ300MS分析农药残留[J].食品安全导刊.2011(08)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不同植被栽植方式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下一篇: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杨树林区种苗质量探析
液相色谱法检测粮油农残的研究进展相关推荐
本文关键词:杨树病虫害防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24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indetihui/112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