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学位论文 >

人力资源的副总待遇_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_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危机及其战略转型

发布时间:2016-09-10 13:15

  本文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成为企业最核心的资本,人才的争夺的战烽烟四起,谁凝聚了优秀的人才,就占领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因而,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成为了企业核心工作之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方法在中国企业运用开来,并取得了长远的发展。但随着市场变化的加快、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趋势,业务部门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要求在提高,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发展的挑战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做出相应调整,实现战略转型。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危机

  1、人本主义脆弱,人本主义管理的基础薄弱。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中积淀形成的\"官本位\"意识,在我们每个人的意识里或深或浅地留下一个烙印,严重影响人本管理思想的发展。在国内,人本管理思想的最大对手不是\"资本\",而是\"官本\"。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即意味着选择与传统主流文化对抗,难度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者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以人为本”仅仅停留在口号上,人本管理的思想并没有深入人心,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以及人才观还没有形成。

  2、理论缺乏,,基本没有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当今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界,绝大多数是从国外引进的,很多都并没有经过与中国企业实践有效结合,形成自己特色的理论、制度。一些企业照搬照抄西方企业成功的理论、制度、和管理系统,在自己的企业的不能发挥作用,甚至半途而废,进行不下去。一些西方知名咨询公司在中国搁浅,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土不服,同样也表明了,西方的理论在我们企业的生命力很小。

  因而,我们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面临严重的理论危机。

  3、机制滞后,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在管理中,由于用人方面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往往通过管理者的“印象分”决定人才的价值。但不同管理者的阅历、能力及对待人才看法的差异,具体操作中难免松紧宽严不一、因人而异,使客观、公平、公正的选人原则难以体现。在收入分配方面缺乏与绩效考核挂钩的收入分配机制。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倾向仍很严重。企业制定人力资源计划往往出于应付企业一时的人才短缺,不注意人力资源的战略性开发,不考虑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不能为引进的人才作出合理的、与企业同步发展的职业生涯计划。


  本文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28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indetihui/1128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6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