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学位论文 >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乳腺增生症

发布时间:2016-10-13 10:42

  本文关键词:柴胡疏肝散加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乳腺增生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以中青年妇女居多。属祖国医学“乳癖”范畴。临床表现乳房肿块、胀痛,经前期加重。因其治疗较困难,且有一定癌变率,患者思想负担大,单纯西药治疗,治愈率低,且易复发。故多采用中医疗法。笔者自2001~2003年运用疏肝解郁法,治疗本病5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57例患者,年龄24~49岁,均已婚生育,单侧16例,双侧41例,临床表现乳房胀痛、刺痛,经前期多数加重,内有结节肿块,生气劳累加重,经乳腺诊断仪或B超检查符合乳腺增生症。均排除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癌。1.2 治疗方法 柴胡疏肝散加味,基本方药:柴胡15g,黄芩12g,川芎10g,香附12g,芍药12g,郁金12g,瓜蒌25g,浙贝12g,穿山甲(炮)10g,枳壳10g。兼肾阴虚加枸杞子、女贞子;肾阳虚加巴戟、肉苁蓉,脾虚加党参、黄芪、白术;血瘀加丹参、赤芍、红花;痛甚者加元胡、川楝子。水煎2次、早晚分服,于月经净后7天开始服药,经行停药,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3个疗程评定疗效。

    1.3 疗效评定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拟定。(1)治愈:乳房肿块及疼痛消失,经红外线或B超提示乳房病变消失。(2)好转:乳房肿块缩小,疼痛减轻或消失,红外线或B超检查提示乳房病变征象好转。(3)未愈:乳房疼痛及肿块无变化,红外线或B超检查提示乳房病变无变化。

    2 治疗结果

    治愈42例,占73.6%。好转13例,占22.8%。未愈2例,占3.6%。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33岁,农民,2003年3月2日初诊。双侧乳房肿块疼痛半年余,每随月经周期而加重,在某医院行红外线乳腺扫描诊为双侧乳腺增生症。曾服药治疗(药不详),效不显。患者平素身体健康,近半年来感双侧乳房胀痛肿块,月经中期或生气劳累加重,心烦易怒,查左乳外上象限扪及条索状肿块约3cm×5cm,质稍硬,推之可动。右乳可触及多个小结节,质地柔韧,活动度好,与皮肤无粘连。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证属肝郁气滞,治宜疏肝理气,化瘀散结。处方:柴胡12g,黄芩12g,郁金10g,芍药20g,,川楝子9g,元胡12g,瓜蒌25g,浙贝12g,穿山甲(炮)10g,枳壳10g,木香10g,王不留行15g,川芎10g,丹参20g,甘草3g。水煎2次分服,日1剂。治疗1个月经周期,肿块明显缩小,疼痛减轻。继续治疗2个疗程,肿瘤消散,疼痛消失,随访至今无复发。

    4 讨论

    乳腺增生症是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和功能上的退行性和进行性病变,因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而发生周期性生理增生和复原,黄体期孕酮不足、雌二醇相对增多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血中催乳素升高亦可引起本病。中医学认为,乳癖多因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思虑伤脾,郁怒伤肝以致冲任不调、气滞痰凝而致乳房脉络受阻、积聚不通而发病。治疗多以舒肝理气,化痰利湿,软坚散结,调摄冲任为法。本方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配香附、郁金、芍药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使肝郁之气得舒,穿山甲、浙贝软坚散结,瓜蒌宽胸理气,丹参、川芎活血散瘀,枳壳、陈皮理气化痰除湿。诸药合用共奏舒肝理气、化痰除湿,软坚散结之功。使肝郁之气得舒,积聚之痰得化,瘀阻之血得行,乳房脉络通畅则肿块自消,从而达到治疗乳腺增生的目的。 

    (编辑若 木)

    作者单位:252300山东省阳谷县后席卫生所


  本文关键词:柴胡疏肝散加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90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indetihui/1390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c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