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战略1985_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战术
本文关键词:红色战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红色战略---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战术
2005/10/9 作者:三元主人
核心提示:前言,第一章红色战略简介,国美和娃哈哈成长之道,什么是红色战略?,第一部分红色战略的原则,第二章农村包围城市原则,第三章根据地原则,第四章游击战原则,第五章战略退却原则,第六章集中兵力原则,第七章运动战原则,第八章第一部分小结,第二部分红色战略高手,
前言...3第一章红色战略简介...4
第一部分红色战略的原则...5
第二章农村包围城市原则...5
第三章根据地原则...7
第四章游击战原则...12
第五章战略退却原则...13
第六章集中兵力原则...16
第七章运动战原则...18
第八章第一部分小结...20
第二部分红色战略高手...20
注释...20
前言
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源自其几千年不断的战争和民族融合。作为一个地大物博国家,中国承载了亿万众生的生存和不断的来自域内外各种势力的挑战。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记载,可以追追溯到战国时期的燕、赵、秦、魏等国长城防御体现。从另一侧面也可以说,中华文化根本就是多元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从商周之际的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楚国的狩猎文化;从汉匈之间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都是这种情形的历史写照。
为全世界华人引为称颂的大唐盛世,可以说就是民族融合后产物。风云际会、战争频繁和将星云集的南北朝对抗,说到底就是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最终对抗。在两大主旋律最后在隋唐升华为统一的乐章,奏响了一曲盛世凯歌。
隋唐之际中原文化面临的生存危机,最终由民族融合解决了。面对彪悍的游牧民族,中原以农耕为主的汉民族显得有点弱不禁风。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原汉民族在组织管理上却是领先的,而游牧民族要统治广大的中原地区,却不能不依靠中原民族的管理能力。这样的历史机遇,为民族大融合提供了最佳的条件。于是,吸收了先进管理能力和彪悍体性的新民族出现了,它很难说是谁吞并了谁,只能说是互相融合。
清朝末年,在内外交困的历史危机前,毛泽东创造性的将中国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从而拯救了中国。1840年的鸦片战争,清王朝在中西碰撞中不堪一击,从而将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重危机。从那时起,林则徐、洪秀全、李鸿章、康有为和孙中山等一大批中华民族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为中国的独立富强做出了努力,可惜都失败了。在最危险的时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创造性的将马克思革命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才最终将中国带出了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奴役的境地。
毛泽东的思想体系和战略是近代中西两大文化交流融合产生的伟大成果。像历史上历次文化撞击、融合一样,这也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起来,才完成的。而实践也证明,全盘西化和全盘中化不仅不能救中国,而且将注定失败。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毛泽东思想体系和战略战术是在一系列的失败的过程中,用血泪换来的。
今天,,面临新的世界经济一体化环境下企业治理挑战。许多企业家、咨询顾问开口必言波特、闭口必说企业文化。当然,这些仅仅是当今中国企业治理理论界全盘西化的一个侧面写照,其实这样也没有什么,要是有效倒也不必说什么,但问题是许多企业却在实行中发现许多的不适应。那么,到底什么是适应中国企业的治理方式,我们认为它首先必须立足于中国五千年文化积淀和西方企业治理的全新融合、创新的思想体系。而毛泽东思想体系和战略战术就是适合这一条件的,并且是行之有效、并离我们并不远的企业治理文化,我们将从中找寻适合中国企业的发展战略。
第一章红色战略简介
红色战略是指导中小企业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国际企业集团的战略方法。它不仅帮助企业在众多强势大企包围下立足、并生存下来,而且还指导它们突破强势企业全面的进攻“围剿”;它还指导进入成长停滞期的企业,重新焕发从勃勃生机,成为明星企业;基于国内外企业战略同质化、白热化的......点击查阅全文......↓
本文关键词:红色战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8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indetihui/158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