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学位论文 >

工学博士学位论文全钢防屈曲支撑及其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

发布时间:2017-05-14 23:07

  本文关键词:工学博士学位论文全钢防屈曲支撑及其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模拟,对全钢防屈曲支撑的性能和构造参数进行探讨,提出了构件的设计方法;通过试验验证其方法并了解支撑的性能及合理构造;对全钢防屈曲支撑框架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提出了该结构体系基于能量的抗震设计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针对防屈曲支撑整体失稳的破坏模式,对外套管所需强度进行了推导,得到一字形内芯和十字形内芯防屈曲支撑外套管刚度的设计公式。针对防屈曲支撑局部失稳的破坏模式,推导出内芯对外套管的挤压力以及外套管承载力的表达式,从而得到了保证两种支撑局部稳定的外套管厚度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内芯宽厚比、间宽比和支撑的厚度比是影响支撑局部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并给出支撑最优间宽比取值。依照全钢防屈曲支撑特点进行内芯的局部稳定性分析,推导出一字形内芯防屈曲支撑不会过早发生屈曲的内芯宽厚比限值为8,在此基础上建议十字形内芯的宽厚比不大于5。考虑内芯多波屈曲产生的变形得出支撑的疲劳寿命表达式,将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后表明,理论公式可以较准确地预测防屈曲支撑的疲劳寿命,并指出宽厚比和间宽比是影响支撑疲劳性能的重要因素。 (2)应用ABAQUS程序,综合考虑多种非线性,计入内芯与外套管的摩擦力建立一字形内芯全钢防屈曲支撑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单轴压力作用下内芯对外套管挤压力的发展过程,以及设计参数对内芯与外套管接触作用、外套管承载力及支撑宏观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内芯与外套管的接触力随着内芯宽厚比、初始缺陷、间宽比的增大而增长,外套管的承载力随着约束比和厚度比的减小而减小,从而引起宏观上支撑承载力的降低;当取最优间宽比时摩擦力对承载力的变化影响很小;支撑临界约束比受到内芯初弯曲、宽厚比和间宽比的影响,经回归确定了临界约束比的拟合公式,并结合理论结果总结了支撑构件设计方法。 (3)以实际工程为依托,对十字形内芯外套方钢管的全钢防屈曲支撑进行支撑构件及子系统足尺试验研究,以了解其性能及合理构造并验证设计方法。首先根据性能要求进行支撑的设计。继而在MTS试验机上对第一根构件进行不含节点板的防屈曲支撑支撑单轴拉压试验,由于加工精度不足引起偏心,端头出现弯曲。改进设计后制作第二根构件进行试验,内芯在与外套管点焊位置断裂,表明内芯屈服段除必要的板件之间的连接焊缝外,不应出现额外焊缝连接接头。采用在下端加劲肋处局部加厚方式限制外套管下滑,设计了第三根构件并安装到加载框架上进行子系统足尺试验,顺利完成加载制度,且支撑的滞回曲线饱满稳定,受压强度提高系数及累积延性系数均满足要求。试验证明,改进后的十字形内芯全钢防屈曲支撑具有良好的延性及耗能能力,并且按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构件设计可以达到设计的目标应变且承载力不降低。 (4)对实际结构进行抗震性能分析,表明此结构在不同地震作用下均满足规范要求且防屈曲支撑符合设计意图,结构在大震下残余变形很小,特大震下结构安全。经能量分析表明,对于同一强度地震动,防屈曲支撑耗能与地震输入能之比稳定,频谱特性和持时对比值影响较小,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加比值增加。与同等用钢量的中心支撑框架结构相比,防屈曲支撑框架在大震以及特大震作用下的损伤等级下降一级,地震动强度越大防屈曲支撑对层间位移角的控制效果越显著。 (5)以梁柱刚接的防屈曲支撑框架为对象,提出基于能量的抗震设计方法。以防屈曲支撑框架中钢框架与防屈曲支撑在目标位移下耗散的能量之和等于地震输入能量为原则分配地震输入能量,从而设计防屈曲支撑,其中的地震输入能量以原钢框架的地震输入能量为标准,计入结构参数的影响进行调整后得到。根据时程分析结果,应用本方法设计的防屈曲支撑框架层间位移角与给定的设计目标较为一致,设计的结构安全可靠。
【关键词】:全钢防屈曲支撑 设计方法 构件足尺试验 子系统足尺试验 滞回性能 抗震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U391;TU311.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6
  • 第1章 绪论16-36
  • 1.1 课题背景16-18
  • 1.2 防屈曲支撑的起源18-19
  • 1.3 防屈曲支撑的研究现状19-33
  • 1.3.1 防屈曲支撑构件的研究19-28
  • 1.3.2 防屈曲支撑框架的研究28-33
  •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33-34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34-36
  • 第2章 全钢防屈曲支撑构件设计方法36-73
  • 2.1 引言36
  • 2.2 防屈曲支撑的整体稳定性设计36-43
  • 2.2.1 一字形内芯防屈曲支撑的整体稳定性37-40
  • 2.2.2 十字形内芯防屈曲支撑的整体稳定性40-43
  • 2.3 防屈曲支撑局部稳定性设计43-58
  • 2.3.1 一字形内芯防屈曲支撑内芯对外套管的挤压力及其影响因素44-52
  • 2.3.2 一字形内芯防屈曲支撑外套管的临界屈曲荷载52-56
  • 2.3.3 保证一字形内芯防屈曲支撑局部稳定性的外套管厚度56-57
  • 2.3.4 十字形内芯防屈曲支撑的局部稳定性57-58
  • 2.4 内芯板局部稳定性设计58-63
  • 2.4.1 边界条件58
  • 2.4.2 内芯板弹性屈曲理论分析58-60
  • 2.4.3 内芯板弹塑性屈曲理论分析60-63
  • 2.5 防屈曲支撑的疲劳寿命63-71
  • 2.5.1 防屈曲支撑的最大局部应变63-65
  • 2.5.2 光滑试样的应变-寿命曲线65
  • 2.5.3 防屈曲支撑的疲劳寿命65-66
  • 2.5.4 理论与实验的对比66-71
  • 2.6 本章小结71-73
  • 第3章 全钢防屈曲支撑有限元模拟73-98
  • 3.1 引言73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73-74
  • 3.3 内芯对外套管的挤压作用74-82
  • 3.3.1 内芯的变形过程及对外套管的挤压作用74-77
  • 3.3.2 内芯对外套管挤压作用影响因素分析77-81
  • 3.3.3 有限元与理论分析结果比较81-82
  • 3.4 外套管的承载力分析82-84
  • 3.4.1 外套管长度方向的应变分布82-83
  • 3.4.2 影响外套管承载力的因素83-84
  • 3.5 构造参数对防屈曲支撑宏观性能的影响84-90
  • 3.5.1 摩擦力的影响84-86
  • 3.5.2 内芯初弯曲的影响86-87
  • 3.5.3 间宽比的影响87-88
  • 3.5.4 宽厚比的影响88-89
  • 3.5.5 约束比的影响89
  • 3.5.6 厚度比的影响89-90
  • 3.6 防屈曲支撑临界约束比的确定90-94
  • 3.6.1 临界约束比的影响因素90-92
  • 3.6.2 防屈曲支撑的临界约束比92-94
  • 3.7 一字形内芯全钢防屈曲支撑设计方法94-96
  • 3.8 本章小结96-98
  • 第4章 十字形内芯全钢防屈曲支撑构件及子系统足尺试验98-135
  • 4.1 引言98
  • 4.2 工程背景98-100
  • 4.3 防屈曲支撑设计100-106
  • 4.3.1 设计要求100
  • 4.3.2 防屈曲支撑设计过程100-106
  • 4.4 防屈曲支撑制作过程106-109
  • 4.5 防屈曲支撑构件足尺试验109-120
  • 4.5.1 材料性能试验109
  • 4.5.2 BRB-1 试件设计109-111
  • 4.5.3 BRB-1 试验方案111-112
  • 4.5.4 BRB-1 试验结果和分析112-115
  • 4.5.5 BRB-2 试件设计115-116
  • 4.5.6 BRB-2 试验方案116-117
  • 4.5.7 BRB-2 试验结果和分析117-120
  • 4.6 防屈曲支撑子系统足尺试验120-134
  • 4.6.1 BRB-3 试件设计120-122
  • 4.6.2 子系统试验装置及其安装122-127
  • 4.6.3 子系统试验加载制度127-129
  • 4.6.4 子系统试验结果及讨论129-134
  • 4.7 本章小结134-135
  • 第5章 某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135-154
  • 5.1 引言135
  • 5.2 结构概况135-136
  • 5.3 结构模型136-138
  • 5.3.1 建立有限元模型136-137
  • 5.3.2 结构的动力特性137-138
  • 5.4 结构的时程分析138-152
  • 5.4.1 地震记录的选取和调整138-140
  • 5.4.2 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分析140-144
  • 5.4.3 地震动特征对防屈曲支撑结构的影响144-146
  • 5.4.4 地震作用下防屈曲支撑框架能量分析146-149
  • 5.4.5 防屈曲支撑框架与普通中心支撑框架地震反应比较149-152
  • 5.5 本章小节152-154
  • 第6章 梁柱刚接防屈曲支撑框架基于能量的设计方法154-168
  • 6.1 引言154
  • 6.2 地震动输入能量的估计154-156
  • 6.3 设计方法156-160
  • 6.3.1 设计原则及假设156
  • 6.3.2 设计步骤156-160
  • 6.4 设计算例160-166
  • 6.4.1 框架模型和设计条件160-161
  • 6.4.2 防屈曲支撑框架的设计过程161-165
  • 6.4.3 设计方法检验165-166
  • 6.5 本章小节166-168
  • 结论168-171
  • 参考文献171-181
  • 附录181-18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83-186
  • 致谢186-188
  • 个人简历1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宏,俞茂宏;基于遗传算法的钢结构优化设计[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2 刘坚,李开禧,张利,周敏辉;基于极限承载力的钢框架二阶非弹性计算方法[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蒋利学,胡绍隆,朱春明;上海外滩中国银行大楼的安全性与抗震性能评估[J];建筑结构;2005年03期

4 李国强,刘玉姝;平面钢框架结构极限承载的体系可靠度评价[J];建筑钢结构进展;2005年04期

5 王娜;邵英秀;;多层钢框架与混凝土框架结构住宅设计分析[J];山西建筑;2007年04期

6 李成福;;谈监理对钢框架结构工程质量的控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曾志攀;;刚桁架结构厂房的设计[J];钢结构;2007年05期

8 完海鹰;王建国;王秀喜;;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拟动力实验研究[J];实验力学;2009年04期

9 陆铁坚;张建军;余志武;;梁柱半刚性连接的钢框架非线性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10 李枫;;基于APDL语言某钢结构住宅优化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临洁;蒋焕迎;;钢框架结构稳定基本概念之我见[A];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湘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贵州分册)[C];2007年

2 蒋焕迎;;钢框架结构稳定的计算方法初探[A];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湘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贵州分册)[C];2007年

3 王乐斌;白玉星;揭智渊;王珊;韩丽芳;;基于上限法的钢框架结构火灾作用下临界温度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邹昀;张振炫;;轻型钢框架支撑体系振动特性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5 包永成;舒赣平;;基于抽柱法的某高铁交通枢纽站钢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分析[A];'2011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丁双;詹小娜;;内填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框架结构动力时程分析[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7 马春艳;段树金;林玉森;;榫卯连接组装钢框架自振特性试验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0年

8 霍静思;胡聪伶;;钢框架连续倒塌动力效应研究[A];第三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任家骥;;铸钢节点的设计与试验[A];第十一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崔名相;陈向荣;周剑;刘中伟;;钢框架—填充墙结构体系受力特点以及ANSYS在其结构中的应用概述[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骏;把软肋做硬[N];中华建筑报;2002年

2 於立华;潮峰钢构承建钢构项目[N];建筑时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沐林;急师生之需 展钢构之长[N];中华建筑报;2011年

4 方晓全 方锐;肥东官兵发明防护救生架[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09年

5 本报记者 高虹;带你逛东环“车站之最”[N];海南日报;2010年

6 杨骏;哪些因素决定超级高楼前途?[N];中国经营报;2002年

7 记者 梁茵 通讯员 吴竹英;我国最大测井仪器研制基地进入投产准备阶段[N];中国石油报;2009年

8 记者 杨骏;超级高楼还有前途吗?[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9 佳木;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建筑师 密斯·凡德罗[N];中国建材报;2001年

10 梁圆文;告别还是迎接一个超高层建筑时代[N];中国建材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宁;全钢防屈曲支撑及其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马宁;工学博士学位论文全钢防屈曲支撑及其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胡立黎;水平地震作用下梁填充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邹浩;钢框架风荷载作用下适用性研究及可靠度分析[D];湖南大学;2012年

5 杨帆;大空间及框架钢结构受火全过程数值模拟及损伤评估[D];清华大学;2010年

6 王玉田;梁端翼缘扩大型连接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7 熊俊;强震作用下钢框架焊接节点损伤性能和计算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8 何嘉年;基于体系可靠度的半刚性钢框架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9 刘少文;内摇摆柱—多层钢框架结构体系受力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10 薛强;考虑二阶效应的钢框架抗震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铁军;钢框架—中心支撑双重抗侧力体系的剪力分配率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2 于鹏;P-Δ效应及结构阻尼对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动力性能的影响[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3 陈国兴;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受力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4 贲庆国;钢框架结构地震作用下累积损伤分析及试验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5 王涛;多层钢框架结构整体稳定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6 侯桂欣;小高层钢结构住宅双重抗侧力体系抗震性能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7 刘强;基于FCM算法的多层钢框架模糊优化设计[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8 谢淮宁;钢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王宝峰;在役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胡聪伶;钢框架连续倒塌动力效应及约束钢梁悬链线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工学博士学位论文全钢防屈曲支撑及其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6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indetihui/366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5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