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学位论文 >

创新性法律研究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实证调查——以全国法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为分析样本

发布时间:2017-05-25 18:14

  本文关键词:创新性法律研究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实证调查——以全国法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为分析样本,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通过考察1999-2011年间法学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提名论文产出的内外因素,发现法学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与作者年龄、博士前就读院校和专业、科研能力、导师的指导水平、培养机构和重点学科关联度高,与学习年限和学习方式的关联度弱。并结合关联性因素提出创新性法律研究人才培养的建议。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创新性法律研究人才 影响因素
【基金】: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从引证看法学领域内外部知识交互影响实证研究”(11YJC820026)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经济法学研究格局分布及主题变迁(1996-2011)”(CXJJ-2012-308)
【分类号】:G643.8
【正文快照】: 1研究缘起博士研究生教育处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顶层,肩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及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重任。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的系统总结,是衡量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知识创造的重要载体,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云;周学军;;历年教育学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产出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2 陈立新;;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计量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3 熊文;曹一雄;张淑林;;以优博论文评选为动力促进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提升[J];教育与现代化;2007年02期

4 杨中楷,孙玉涛;1999~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分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07期

5 秦发兰;胡承孝;;1999—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9期

6 陈至立;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及导师座谈会上的讲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年05期

7 王则温,张君 ,陈智峰 ,赵张耀 ,周煦炎;从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的基本情况探讨博士生培养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09期

8 古继宝;彭莉君;张淑林;;全国优博论文作者与其本科毕业院校的关系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1期

9 张淑林;彭莉君;古继宝;;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特征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5期

10 王鹏;崔洁;;高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分布特点与评选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婧;李金山;赵斌;;农科高校生物学博士学位论文纵向比较研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2 王英;李晓乐;;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研究范式特点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罗群;申功璋;;对提高本校博士生整体培养质量的思考——从10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得到的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王晓辉;;《关于欧洲高等教育伦理价值和原则的布加勒斯特宣言》的解读与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5 于雪霞;赵勇强;石春生;;国防科技奖励促进技术创新的系统动力学建模[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6 高水红;共享的幻象——信息社会中关于教育知识的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袁同成;;试析我国学术研究的量化考评制度[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8 陶范;;审稿专家的责任和权利[J];编辑学报;2010年06期

9 黎永莲;;科研量化考核的“道德异化”分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刘尧;研究与创新: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建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青海;;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纽带作用——读《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樊阳程;;机器发现与科学发现[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3 卢艳君;;对默顿科学社会学未来发展走向的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4 付恒阳;段联合;;论科学发现的非偶然性——默顿的科学多重发现思想评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郭荣茂;;科学制度与风险社会[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胡慧河;;默顿的科学规范在学术期刊编辑中的适用[A];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第7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岳天明;;试论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精神[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庞燕;胡胜利;;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旧教科书中有关科学家内容的比较[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杨雄胜;张国法;刘旭;于成永;酆尘颖;;中国会计研究规范及其成效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10 程志波;李正风;王彦雨;;科学治理视野下的中国科学共同体:问题与对策[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汉熙;面向科学出版的科学信息本体结构及其生成与发布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蓉;论库恩科学哲学的社会学转向[D];武汉大学;2010年

6 刘辉;科研诚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熊小刚;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燕华;大学科研合作制度及其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邱楷;我国地方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激励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白勤;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超;约翰·齐曼的科学哲学思想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万觉鸣;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文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汪明进;区域技术创新环境的构建及其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李晓锦;从技术理性到理性技术的嬗变[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庞雪晨;近代云南农学书刊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陈曼;科学文化发展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吕娜;潜规则的功能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吴莹;钱学森社会工程思想新探索[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田甜;1927-1965年芝加哥大学物理学科的发展历程[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朱穗鹰;追赶型国家科研腐败治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云;周学军;;历年教育学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产出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2 熊文;曹一雄;张淑林;;以优博论文评选为动力促进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提升[J];教育与现代化;2007年02期

3 肖念;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J];江苏高教;1999年04期

4 钟刚,谢赤;从两篇“百优”论文多维透视我国会计学博士生的培养质量[J];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05期

5 杨中楷,孙玉涛;1999~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分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07期

6 刘艳琼 ,黄朝峰;1999~200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相关性分析及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11期

7 李晓轩,曹效业,陈浩,马颜;我国青年科技将帅人才团队建设及学术交流现状研究[J];科研管理;2002年04期

8 熊斌;陈真英;;影响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个关键因素[J];理论界;2008年05期

9 谢安邦,潘武玲;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12期

10 Б.Кедров;顾镜清;;科学技术革命:起源、规律性和前景[J];世界科学译刊;1980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弘萍;医学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产出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世奎;沈文钦;张帅;;博士修业年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美比较的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04期

2 蒋承;;博士生学术职业期望的影响因素研究——一个动态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3期

3 瞿州莲;;影响西部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问题的因素[J];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4 宋争辉;;关于展开“教学型本科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研究”的若干思索[J];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5 黄永炳;;影响高校实验教学的因素及对策探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2年03期

6 刘福满;;高校科研成果经营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1期

7 邱庚香;刘政;龚姚腾;;浅议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及其影响因素[J];高教论坛;2006年03期

8 吕淑云;任艳秋;;以教学评估为契机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12期

9 刘炜;董玲;;高等教育收费影响因素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10 李祖祥;;当前影响大学生择业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电芝;金盛华;;跨越两性界线——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与成因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杨金梅;胡冬梅;张楠;;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研究[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杨清;陶美重;;透析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定价影响因素[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毛建青;;影响高等教育规模的主要因素及其协整关系分析[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高丹;;基于PDCA原理的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自主改进研究[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郭全根;;高校中青年教师离职倾向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第四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孙祥;庆承松;;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成因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8 陈栩;;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因素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钟云华;应若平;余素梅;;大学毕业生求职渠道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王明华;郭兰;;高校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寰;大西南地质灾害“号脉人”[N];工人日报;2006年

2 记者  王菲菲 实习生 陈丹;大师对话神奇的化学元素碳[N];厦门日报;2006年

3 记者  翟帆;百位五四奖章获得者受聘高校辅导员[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文书锋、李国忠、葛丽梅、刘淑玲、马国玉、史改兰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赢在起点[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杨政;俄罗斯开始实施全国统考 中学金银奖章含金量下降[N];光明日报;2007年

6 仝静海;优惠照顾政策确定[N];河北日报;2008年

7 洪 蕾 ;中医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8 记者  赵琳 通讯员  王瑛慧;8位洋大师受聘厦大名誉教授[N];厦门日报;2006年

9 田静 生云龙;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N];新清华;2006年

10 胡胜文;育人是大学的第一要务[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涛;高校教师敬业度影响因素及其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廖茂忠;学生贷款违约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王冬;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研制及初步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4 王馨竹;大学生金钱态度的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丁岚;“985工程”实施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董磷茜;大学毕业生从学校向工作转换机理的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丁澍;本科生及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王港;我国体育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影响因素的体系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9 曾志嵘;高等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行为现状及其对教学质量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10 彭建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晶慧;我国高等教育需求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2 钱红丽;青年教师队伍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耿秀梅;我国大学教师的学术责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倩;大学生个人现代性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意义[D];苏州大学;2009年

5 唐小璐;师范生的教师角色意识形成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尹晓龙;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发展现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谈有花;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8 张燕天;大学生西部就业的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洪德山;西部高校人才流失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白利娟;陕西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影响因素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创新性法律研究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实证调查——以全国法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为分析样本,,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4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indetihui/394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e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