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学位论文 >

创新人才培养 大学_如何成为一个创新人才_创新人才培养面面观

发布时间:2016-07-01 08:13

  本文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加快创新人才培养也成了近年来一个热门话题。许多高校在大学本科阶段纷纷开办了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专门班级,其中的一部分经过评审将进入教育部实施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每个班级以20人计算将取得每人每年10万元的资助。在这样的形势下,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使这样的教学改革试验能更好地符合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达到预期的效果,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我愿意将我自己最近以来的一些想法和看法与大家分享,期望在得到大家的批评与指教后,在认识上能更加深入一步。

  什么是创新?我查了《辞海》,没有发现这一个条目;同时,也没有发现“创新型国家”的条目。作为《辞海》的一名副主编,我觉得这是《辞海》有所欠缺、需要改进的地方,要向编辑部提出建议加以补充。但《辞海》中有“创始”,解释为“首创”;有“创见”,解释为“独到的见解”;有“创造”,解释为“做出前所未有的事情”,等等。因此,可以大体上对“创新”这个词汇有一个了解,但要给出一个精确的定义,恐怕要请有关专家来做。然而,一个名词的意义如果不能精确地从正面加以刻划,有时却可以从它的反面来理解。“创新”的反面或对偶是什么呢?大概是“守旧”吧。至于它的效果是正面还是反面,它的影响是大还是小,在字面上是没有明确界定的。然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创新,我们心目中的创新,在概念、思想、方法、工作、产品等方面,通常指的是带来积极效果的那些;同时,也不会满足于没有什么重要影响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而应该是在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作用、至少在一定的领域中有着相当重要影响的那些东西。这是我们满腔热情对待创新的心理依据,也是我们不成文的共同约定。但是,就字面的意义来说,有些“创新”也可能带来坏的效果,甚至引起很大的破坏作用,对此我们要加以防范或避免;而有些“创新”也可能只具有很小的规模或意义,不应沾沾自喜、止步不前,而是要将其引导到更大的范围及更大的作用方面,努力将小的创新发展为大的创新。

  什么是创新人才?创新不是哪一个领域或哪一类人的专利,更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任何一个行当都会有相应的创新人才。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仅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勇士,也应该算是一个大胆创新的人才。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农民中,那些技术革新能手,那些劳动模范,理所当然地应是相关领域中的创新人才。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第一个发明电灯的、第一个发明飞机的、第一个发明无线电报的,都已在科学史上占据了显赫的地位,无疑是创新人才。在基础科学领域中,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以及为量子力学的诞生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许多科学家,当然属于拔尖的创新人才。在这些人中,还应该包括阿基米德、莱布尼茨、欧拉、高斯等一大批著名的数学家。这些人是创新人才中的佼佼者,他们的创新贡献历史上早有定评,当然不会引起任何争议。困难的是对我们现在所要培养的创新人才究竟如何界定?如果要进行验收,究竟用怎样的指标来进行评估呢?如果一个校友获得了科学上的诺贝尔奖,那自然无话可说,但看看现在一些学校在宣传自己的办学业绩时摆出的成绩,常常有某某校友已担任了什么领导职务,某某校友已成为国外某某大学的教授,某某校友已入选什么人才系列等等提法,难道一个在事业上比较成功的校友就必然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创新人才吗?难道在现行评审制度尚不健全甚至漏洞很多的情况下,就用这种简单的界定方法来认定,就用这些不高而且含糊的标准来要求吗?如果是这样,既然现在已经做得很不错,每个学校讲起自己的办学业绩来都头头是道,又何必再大力提倡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呢?我觉得,创新人才应该完全由客观的创新业绩来界定,而不应该是其他,也不应该循环论证、从本应由其创新业绩获得的荣誉反过来证明其为创新人才;同时,对创新业绩的鉴定还应该坚持一个较高的标准,将奋斗的目标锁定在真正培养出一些出类拔萃的创新人才上。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

 

  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能否培养出创新人才?或者说,什么是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正确定位呢?一个好的大学,一定能源源不断地向国家、向社会输送各方面的杰出人才。但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要真正成才,并做出创新的业绩,真正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创新人才,除了极个别的情况外,通常总要经过10至20年的工作历练,才能逐步变得成熟并显露出来,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一个大学的办学业绩也应该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考验才能真正地显示出来。因此,要求所培养的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就成为创新人才,是不现实的。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的正确定位,,应该是为广大学生将来成长为创新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一个良好、坚实的基础。如果不是这样恰如其分地定位,而是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采用拔苗助长的办法,虽然可能一时轰轰烈烈,但却违背了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破坏了创新人才健康成长的生态环境,一定会走向自己主观愿望的反面,对学生的成长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这是当前一种值得认真注意的倾向,应该设法加以避免。

  明确并坚持大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这样一个定位,并不是降低大学的责任和要求,更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实现的。为了做到这一点,就基础科学、特别是数学的学生而言,不仅要求他们对所学的学科有浓厚的兴趣,有旺盛的求知欲,要求他们对所学专业及相关的学科打好坚实的基础,而且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推动他们参加创新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还要培养他们有为献身科学而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更要造就他们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个人、集体与国家这三者的关系上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和认识。这样一些知识、能力和素质是在大学阶段应该得到培养的。而且,当这些学生走出学校、步入社会后,面对种种机遇和挑战,也一定会持续地发挥作用,真正出类拔萃的创新人才才可能在此基础上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当这些学生将来总结自己的成长道路和成长经验时,如果能深情地回忆起自己在大学阶段所受的教育和培养,充分地肯定大学阶段为自己一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母校、对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我们的大学就算是完成了自己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神圣任务,真正做到不辱使命了。“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正是我们应当追求的。

  培养创新人才的提法是否能替代教育方针中关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或者说,我们的教育方针能否简单地归结为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呢?回答应该是否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体现我们教育方针的一个总的要求,创新人才培养不能以偏概全地代替它,只能是对这一总的要求做必要的强调和重要的补充,特别是在德育方面的一个必要的强调和重要的补充。道理很简单,我们培养的人才要真正对人类的进步做出有益的贡献,就必须是一个对国家、对人民、对人类有强烈责任感的人,就必须具有献身科学、报效祖国、造福人类的宏图大志,这不能仅仅用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来加以概括。第一个发明细菌战的人,应该也算是一种“创新”,但这样的创新人才只会遭到人们的唾弃。鲁迅和周作人是同胞兄弟,他们在文学上的造诣可能也不相上下,但是谁又会欣赏这个认贼作父、卖国求荣的汉奸周作人呢?!在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中,海森堡是突出的一位,但他却是一个忠实的纳粹分子,这样的人难道值得我们效法吗?!因此,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决不能仅仅在专业的训练上层层加码,而忽视了或无形中削弱了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造成历史的错误。

  在这方面,我想特别强调一下,绝不要对那些特殊选拔出来作为拔尖创新人才来培养的学生,有意无意地用种种光环套在他们头上,例如命名“天才班”、“拔尖班”、“少年班”,对高考状元不适当地宣传、鼓吹等,使他们总感到自己与众不同,甚至误认为自己是“天才”,在趾高气扬的同时,背上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这样做,不仅会造成他们和广大同学之间的隔阂,影响德、智、体、美的全面成长,而且对专业的学习也会带来好高骛远、浮夸急躁等负面的影响,给他们在心灵、性格及学习等方面带来极大的伤害,严重地削弱其心理素质及承受能力,和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学习与成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班级中一时领先,不等于永远领先;在学校中表现突出,不等于在社会中也表现突出。在人才的成长与培养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真正最终成才、建功立业的人,往往不是那些自视甚高甚至自命不凡、而又急功近利的人,而恰恰是那些志向高远、心态平和、不断进取的人。过早地背上“少年英才”的包袱,在举手投足之间都要摆出一付与众不同的姿态,小小年纪活着有多累!习惯于一帆风顺、要什么有什么的人,稍遇困难或挫折,往往会惊慌失措,惶惶不可终日,甚至失去信心、自暴自弃,这样心态的人,难道能够在科学的道路上走得很远吗?!要提高这一部分同学的心理素质,唯一的办法是不要人为地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在培养过程中从思想到行动上抹去一切可能造成他们与众不同的特殊化痕迹,对他们在思想及业务上更加严格的要求,帮助他们溶化到整个学校的整体环境中,让他们在自由平和的心态下更快地成长,否则就是在另外一种形式下摧残青年,后果不可设想。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虽然不应该用培养创新人才来替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但加速培养创新人才这一提法的确有其明确的针对性,是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一总体要求必要的强调和重要的补充,不仅有其深远的意义,而且有其现实的价值。我们的老师,在传授知识方面往往胸有成竹,但在启迪思想方面却常常显得无所作为。我们的学生,有学习认真、考试拿手的传统,在接受知识、掌握知识方面应该说还是很强的,但思想往往处于受束缚的状态,迷信权威,迷信书本,循规蹈矩,少年老成,很少独立思考、大胆提问,更少标新立异、离经叛道,虽可能满腹经纶,但十分缺乏创新的意识、精神和能力。这是我们的教育落后于先进国家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也是我国科技落后于先进国家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现在提出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可以说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其意义和作用不可以低估,我们一定要以满腔的热情来对待它,来支持它,来推动它。

 

  在上面所述的基础上,在基础学科特别是数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中,我觉得应该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明确学校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正确定位,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营造促使创新人才茁壮成长的环境和氛围上,着力提升整个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坚持内涵发展,使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大熔炉一直火光冲天、烈火熊熊,而决不能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口号下,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做出违背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错事和蠢事。

  2.为培养基础学科特别是数学方面的创新人才,一定要注意培养其旺盛的求知欲,通过认真、严格的训练,打好坚实而全面的基础。由于基础科学的稳固性,这样的基础决不会无用或过时,是一直能够发挥作用的。这是一个必要的基本功,是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得以成功和发展的基本保证。要创新,要做出创新性的成果,也必须在这个基础上向前发展,决无其他的捷径。没有积累就没有创新,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在沙滩上是不能建立高楼大厦的。要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使他们站在坚实的土地上,而不是鼓励他们毫无根据地胡思乱想。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平步青云。不打好坚实的基础,投机取巧,所谓创新,只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不打好坚实的基础,即使在短期内小有所成,也注定走不多远,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辉煌。

  3.为培养基础学科包括数学方面的创新人才,一定要注意培养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钻研精神,着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书本固然要认真学习,权威固然要足够尊重,但学习的目的决不是为了做书本的奴隶,在权威面前顶礼膜拜;相反,要超越书本,超越权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争取为人类做出尽可能大的贡献。靠死读书,靠死记硬背、加班加点,哪怕一时取得了好的考试成绩,也是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完全背道而驰的。老舍有一部不太出名的小说,题目是《二马》,我在中学时代曾经看过,差不多什么都忘记了,但却记住了其中的一个细节:小说的主人公之一老马,在教会学校里念过书,虽然每次考试成绩都不超过35分,但他英文单词记得真不少,英文文法也背得很熟。他不服气那些学得比他好的同学,有时拿着《英华字典》,把得100分的同学拉到清静的地方去,“来,咱们搞搞!你问咱50个单字,咱问你50个,倒得领教领教您这得100分的怎么个高明法儿”,于是把那得100分的英雄撅得干瞪眼,他也就得胜回朝了。这样的学习方法,这样的学生,即使把整个《英华字典》都背得出来,即使变成了一部百科全书,又哪里能找到一丝一毫创新的影子呢?!

  一些在科学上有成就的学者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都着重强调了好奇心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有的甚至明确表示决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离经叛道的想法。正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他们不断发问,反复思索,一步步地深入科学的殿堂,并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如果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不使他们养成怀疑发问和寻根究底的习惯,不使他们由被动接受知识的消极状态转变到主动汲取知识、发现知识的积极态势,他们是不可能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创新人才的。作为老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学,更要鼓励学生问,绝不能以讲堂上的鸦雀无声而自得其乐甚至洋洋得意。学问这个词,包含的是学和问这两个字,就是既要学,又要问。不仅要向老师发问,向书本发问,还要经常向自己发问,养成思考的习惯,使思维一直处于一个活跃的状态,才能逐步培养起自己的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变得更加聪明,更有智慧。过去我们经常说,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固然十分重要,但从培养创新人才的角度看,还应该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并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切实加以贯彻和保证。要发问,而且要问在点子上,问出水平来,就必须思考,而且是认真深入地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发现知识的真谛,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也才能看到已有概念、理论和方法的不足或缺陷,找到可以开展创新活动的突破口,开拓创新活动的天地,并明确自己前进的目标和方向。

  上面这两段中所说的内容,古人其实早已阐述过。《论语·为政》篇中就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这就是说:只学习不思考,只能囫囵吞枣;而只思考不学习,也必将一事无成。子夏说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被我们复旦大学列为校训,也是同一层意思。在培养创新人才的时候,重温古人的这些教导,实在是得益匪浅。

 

  4. 为培养基础科学包括数学方面的创新人才,还要特别注意鼓励他们文理相通,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念一些诗词,懂一点琴棋书画,看若干小说,对学理科的人来说,决不是为了附庸风雅。它不仅是生活中一个必要的调剂,而且应该成为优秀创新人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数学讲究严格的形式逻辑,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这使数学的论证与表述天衣无缝、丝丝入扣,不仅使人信服,而且带来一种美感。但是,单靠三段论的逻辑思维,造就不了真正的创新。马克思说过:“每一种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种神圣事物的亵渎”。数学上的原始创新,一些现在看来美不胜收的重要数学思想、概念、理论和方法,在一开始往往是混乱粗糙、难以理解甚至不可思议的,它们决不是单纯逻辑思维的产物,而是大胆提问和猜想,敢于突破前人成果及思维模式的结果,有些甚至可以说是神来之笔。否则,能有解析几何和微积分吗?能有非欧几何吗?能有集合论吗?能有当今热门的混沌和分形吗?广义函数论的建立,同样是一个突出的例子。我们习惯使用的函数概念,是由欧拉首创并得到公认的。它将自变量与因变量点对点地对应起来,记为y=f(x)的形式,很易于理解和操作,整个微积分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在应用中后来广泛使用的像δ-函数那样具有高度奇异性的“函数”,却无法纳入它的框架,这促成了广义函数论的诞生。创造这一理论的法国数学家L. Schwartz靠的不是形式逻辑的推理,而是别出心裁地通过作用在任一给定试验函数上的效果来整体地定义函数,由此建立了整套广义函数的理论。由于彻底颠覆了函数的习惯定义,在很长的一段时期中,他遭遇了来自各方面的责难和非议,但一直为捍卫他的这一创新见解而战斗,最终使这一理论得到公认,并由此而获得了1950年的菲尔兹奖。像这样的创新,需要的主要不是逻辑思维,而是像形象思维那样的发散思维模式。屈原作为一位诗人,在“天问”中一口气对大自然提出了那么多深刻而富于启迪的问题,难道不应该成为我们的一个生动的榜样吗?!看来,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数学创新人才,不仅要有数学家的严谨与专注,而且要有诗人的激情与遐想。

  在这方面,我觉得还要注意结合专业,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学科的人文内涵,了解数学在推进人类文明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自觉地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跳出关门读书及闭门造车的狭隘视野,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高度来提升对学习和研究数学的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要促使学生关注、学习和了解一些数学史,从中看到数学这门学科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趋势,并从一些杰出数学创新人才的成长道路中找到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这样的学生,才可能具有一个宽阔的视野,高尚的情怀,才真正有可能成大的气候,做大的贡献。

  5. 为培养数学方面的创新人才,要在教育过程中创造一种环境,找到一些方法,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介入数学的发现或创造过程,鼓励并推动学生在学习期间解决一些理论或实际问题,参加创新实践,取得切身的体验,切实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近些年来广泛开展的数学建模竞赛,试题来自实际的需要,没有现成的答案,没有固定的方法,没有指定的参考书,没有规定的数学工具,也没有已经成型的数学问题。在竞赛中,学生主要靠独立思考、反复钻研并相互切磋,去形成相应的数学模型与问题,进而分析问题的特点,寻求解决的方法,得到有关的结论,并根据实际需求判断结论的对错与优劣。实践证明,这可以让学生亲口尝一尝梨子的滋味,亲身体验一下数学的创新过程,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不少参赛的学生用“一次参赛,终生受益”来概括了他们的感受。这自然不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但应该可以给我们以启发和借鉴。

  6. 为培养基础学科包括数学方面的创新人才,还要注意树立他们献身科学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科学的道路是漫长的,也是艰苦的。真正要成长为一个创新人才,除了其他因素之外,一定要持之以恒,经得起岁月的严峻考验,大浪淘沙。在起跑时暂时领先、甚至风头很足的人,如果害怕困难、避重就轻,如果不甘寂寞、见异思迁,如果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如果患得患失、踌躇不前,就一定不能坚持到底,决到达不了成功的彼岸。真正的成功者,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只能是那些心无旁骛、不畏艰苦、坚持不懈的开拓者。正因为如此,不少才子型的人容易在科学的道路上中途夭折,最终一事无成,而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最后成大器的往往是起初并不突出、甚至不在大家视野中的人。这是我们在现实中多次看到的普遍现象,不能不将这一点纳入我们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框架。对作为创新人才来培养的学生,不仅要他们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表现突出,更要坚定他们的信念,鼓舞他们的意志,使他们决心为人类的文明和科学的进步,献身科学、执着追求,在科学的道路上锲而不舍、义无反顾。

  7. 丰子恺先生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人正像盖图章那样用一个固定的模子制作出一个个一式一样的人才产品出来。这幅漫画所讽刺的是教育不计个性、千人一面的现象,应该说有其强烈的针对性。如果说在人才的培养上要重视个性,则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更应该如此。说得更明确一些,创新人才的概念包含了极丰富的内涵和各种层面上的众多表现形式,决不能用一个框框把它固定、限制起来,决不要追求一个统一的培养模式,一套全体适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培养方案和措施。我们只能根据培养创新人才的总体要求,尊重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努力减轻而不是加重他们的学习负担,杜绝那些好看而不中用甚至有害的种种举措,给学生以更多自由支配、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宽松自由而又积极进取的环境中,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和谐、自在并更快的成长。如果能真正出现这样的局面,相信在若干年后我们一定会对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交上一份出色的答卷。(本文系作者于2010年11月6日在第六届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上的报告。)

 


  本文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44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indetihui/644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b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