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引文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引文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博士学位论文 引文分析 中医药学 文献计量学
【摘要】:目的了解中医药专业人员的文献信息需求特点和规律,为图书馆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2009年的164篇博士学位论文的引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引文量、引文类型、学科专业引文情况、引文语种、引文年代、期刊被引频次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4篇博士学位论文的引文总计24 379篇,篇均引文量为149篇,其中中文引文占66.5%,英文引文占33.1%;引文类型主要是期刊(77.2%)和现代图书(17.7%);不同专业篇均引文量有所不同,中医外科学最多为226篇,引用英文文献最多的专业是中医妇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后10年累计被引用率为79.12%,被引高峰期在出版后2~6年,外文文献出版后10年累计被引用率为68.42%,被引高峰期在文献出版后4~8年;期刊引文分布在1481种中文期刊及1723种外文期刊上,引用频次10次及以上的中文期刊有214种,外文期刊有142种。结论博士研究生的文献需求量较大,中文和英文是引文的主要语种,期刊是主要情报源,期刊文献分布符合布拉德福文献分布规律。
【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博士学位论文 引文分析 中医药学 文献计量学
【基金】:中央财政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ZZ03033、ZZ060302)
【分类号】:R-5
【正文快照】: 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代表着某一专业的发展方向,或是导师所承担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一定的创新性[1]。研究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这些被引用的参考文献,较确切地反映了他们与导师和本学科其他科研人员的专业文献需求。为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何怡,徐芮,王沛;从学位论文的引文分析看硕士研究生的文献需求[J];津图学刊;2002年03期
2 白瑞雪,冯玛联,孙凤录;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引文统计与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1年03期
3 凌冰,吴贤奇,张茂新,权彦丽;从学位论文的引文分析看农业院校博士生对期刊文献的需求[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3年02期
4 高景昌,李西双;博士生学位论文引文分析及其文献需求[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1年04期
5 陈立新;刘则渊;;引文半衰期与普赖斯指数之间的数量关系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7年01期
6 孟凡红;;民国中医药文献抢救整理的思路及设想[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邴守兰;段逸山;任宏丽;沈伟东;周波;;近代中医期刊特点及研究意义[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5期
2 张红亚;师范本科生毕业论文及引文的统计分析[J];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03期
3 陈京莲;胡玮;;文献半衰期与普赖斯指数之间的关系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年01期
4 张淑萍;沈宁;;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引文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7年04期
5 宋志红;;特色学科馆藏建设发展思考——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文献资源馆藏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年02期
6 刘翠娥;;《湖南农业科学》近年工作回顾及办刊设想[J];湖南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7 王雅戈;;我国信息管理专业博硕士学位论文及引文文献特征分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5年06期
8 李曦峰,赵炜霞;引文分析在图书馆期刊馆藏资源建设中的作用——济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硕士论文引文分析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05年03期
9 吕蕊芹,赵立宏,黄小苏;研究级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策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10期
10 吴文花;;高等院校农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引文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立新;力学期刊群的内外关系与学科结构[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赵围;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国防科技情报知识管理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淑萍;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2 侯坤;科技期刊引用和被引用的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亢瑾;河北省体育学科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综述[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孟凡红;中医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5 黄开颜;基于GoPubMed和中国引文数据库的《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文献计量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河;国图民国文献面临消失殆尽的危险[J];北京档案;2005年05期
2 高景祥;《天津理工学院学报》引文分析与评价[J];津图学刊;2000年01期
3 高景昌,安珍;《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论文引文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4 龙丹;沈阳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引文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姜爱蓉;;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J];图书馆杂志;1999年06期
6 张芝兰;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图书馆学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引文分析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1998年01期
7 张贤澳;引文分析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图书情报工作;1998年03期
8 张晓芬;信息意识与现代化人才——从学位论文的引文分析看高校研究生的信息意识[J];图书情报工作;1998年09期
9 张于平,江燕生,覃香妹;从参考文献的统计分析看我校基础医学研究生的文献利用状况[J];医学情报工作;1998年04期
10 卢黛琳,叶琦,周月芹,陈桂章;确定我校医学核心期刊的实践[J];医学情报工作;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将举办“中医药人才建设与专科发展高峰论坛”[J];江苏中医药;2010年11期
2 ;最新消息:《中医药学报》2008年影响因子已跃升为0.509[J];中医药学报;2010年04期
3 孙雷;;中医药学专业分子生物学本科教学心得浅谈[J];中医教育;2010年06期
4 张容瑜;尹爱田;安健;;中医药循证医学的哲学基础及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年08期
5 ;2003年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四)[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3年04期
6 龙军;郑仕中;潘苏华;马宏跃;吴丽;;中医药院校临床药学专业中药调剂学课程的教学体会[J];安徽医药;2010年12期
7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简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19期
8 梁华龙,郭芳;中医药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二)[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7年02期
9 张丽娟;杨振君;;2009年《中国病案》载文及引文分析[J];中国病案;2010年07期
10 向佳;;让中医与孔子学院携手共进[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华中医药杂志》稿约[A];第八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晓平;;21世纪高等西医药院校中医药学教材改编探讨[A];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专辑(下)[C];1999年
3 ;《中华中医药杂志》稿约[A];2008国际传统医药创新与发展态势论坛暨国际医药产品博览会文集[C];2008年
4 ;河南省中医药学会科普工作总结[A];2007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文集[C];2007年
5 ;《天津中医药》获奖情况[A];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神经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6年
6 周阿高;夏翔;丁钰熊;王宇峰;史永奋;;西医院校如何设置中医药学课程的研究[A];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7 王永炎;;中医药学学科建设研究方向的思考[A];2008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医内科学科建设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前言[A];第四届全国糖尿病(消渴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9 干祖望;;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的书面讲话[A];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赵雪丽;;山西省发展中医药国际教育的思考[A];2006国际传统医药创新与发展态势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潇湘;北京中医药学会换届[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2 陈枫 胡延滨;省中医药学会昨换届[N];南方日报;2010年
3 记者 胡彬;北京中医药学会喜庆60华诞[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4 记者 胡彬;北京中医药学会喜庆60华诞[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5 卢亭;中国中医科学院向医生患者赠新书[N];科技日报;2006年
6 秦秋;陈竺王国强到中国中医科学院调研[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刘敬霞;创新,别无选择[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8 秦秋;中国中医科学院携手可口可乐[N];健康报;2007年
9 秦秋;肖培根李连达院士获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N];科技日报;2008年
10 周颖;探索高层次传承人才培养新模式[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建;口腔修复学教学及临床三维多媒体平台的建立[D];四川大学;2006年
2 田丽娟;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6年
3 李德顺;古代气候变迁与汗法沿革的相关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庞挺;我国药学服务型人才需求预测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8年
5 胡建华;我国纳米生物医学发展及高端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李董男;宋代以来中医黄疸证治史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周鸿艳;中国古代医学教育简史[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游江;明清时期中医学术从温补向寒凉发展的临床背景[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段志光;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易凌;生物医学PhD培养模式的系统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弘萍;医学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产出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2 邱s,
本文编号:881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indetihui/88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