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论文选题 >

谢望新作品_谢望新的散文创作片谈

发布时间:2016-10-04 09:04

  本文关键词:谢望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散文的魅力在于,它是一种超越功利的文本,它的书写方式是最朴素的,,也是最艰难的,因为它是从真诚抵达真诚,从心灵走向心灵的,因而最忌心灵的造假,诚恳庄重、有感而发始终应是散文话语的主流。谢望新的散文显然是在坚守这种写作准则,在描绘亲情这片情感的汪洋时,他认真捕捉那些巨浪波涛和细微涟漪。谢望新的散文看似朴实无华,可是构思精巧,遣词造句也相当凝练精准,有一种经过岁月历练后的传神和美感。在这些朴素的文字背后隐藏着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他不露声色地寄寓内心深情,大巧若拙,充满诗意和哲理。

  汪洋恣肆,动辄数万言,这是谢望新散文的显要特点。谢望新曾在一次文学研讨会上说过:“作家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了解的深刻程度和对社会现实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作家的作品审美品位和审美价值。”而深度和广度,反映到散文中,就是一个“气象”问题。谢望新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也有敏锐的观察视角,所以他的散文自有一种“大气”贯穿其中。比如在《珍藏起一个名字:母亲》这篇作品中,作者并没有单纯讲述母亲的故事,也没有一味的倾泻自己对母亲复杂的情绪,而是上升到更高的境界,直达生命真谛的哲理,用“偶然与必然的规律”来评价母亲的故事。最后他说:“我认定,亲人之间,特别是至亲之间,一定有灵魂的感应。”因而导出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却能与母亲在电话里对话。作者无意珍藏母亲,却有意将母爱张扬。这篇长达万言的散文把母亲的灵魂赤裸裸地公诸于世,让自己怀念的同时,也让读者知道“我”的悲惨身世与母亲的悲苦,记住“我”有一个这样不幸而又充满人间真爱的母亲,引发人们对于生命对于亲情更多的思考。这就使得散文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小情怀,更能体现力度和深度。

  文本创新实验是谢望新散文创作的一个着力点。谢望新的散文跨文体写作特征明显,比如纯粹写真人真事的散文《你带走一片阴云》就曾经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事实上,谢望新并非专事散文创作的作家,他先是以文学评论、报告文学闻名,并涉足过影视创作,值得一提的是近年还创作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第一部手机短信体小说”。他学者的身份和多种文体历练决定了他的散文具有开拓性和先锋意义。他在散文中,善于采取独特的视角达到创新的目的。如《有一种生命在沉默里》,用第二人称“你”的叙述角度来写作者“我”;在《五台山车祸纪实》这篇散文中又用第二人称“你”的叙述角度来写作者“我”和同行们“他”;在《寒冷春天的女人们》这篇散文中,又用第三人称“他”的叙述角度来写作者“我”。叙述视角的变换,造成了一种新鲜感,使语言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并留下艺术空白,丰富了散文表达的意蕴,对提升散文自身的叙事艺术、加强散文自身的文体实践,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本文关键词:谢望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0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swd/130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a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